张恩树临床用药三特色
(2024-09-06 14:17:44)
张恩树临床用药三特色
摘自2024-9-5中国中医药报
杨晓明 张月瑶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张恩树系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化裁时方,自拟经验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从医近60年,临床用药注重配伍,善用引经之药,用药“轻、清、灵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用药经验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用药特色
注重配伍。理法方药是辨证论治的内容。张恩树认为,临床用药,组织处方,必须要符合治疗法则的要求,而治疗法则的确定,有赖于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所以理、法、方、药是不可分割的。例如:张恩树将柴胡与黄芩、法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配伍,则起和解作用;柴胡与桂枝、青蒿等药配伍,则起发散透邪作用;柴胡若与党参、黄芪、白术、升麻、陈皮、炙甘草等药配伍,则起升提作用。又如治疗痹症,张恩树喜用制乳香、制没药,二药是伤科常用药,张恩树治疗风湿痹痛时,常将这两味药与炙桂枝、川芎、威灵仙、防己、天仙藤、络石藤、海风藤等药配伍,此时制乳香起活血定痛的作用。诚如《本草纲目》言乳香、没药“皆能止痛”;《珍珠囊》载乳香能“定诸经之痛”。所以张恩树治疗痹症时,常将制乳香配入祛风除湿之剂中,确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棱、莪术均为活血祛瘀药。张恩树通过辨证论治,将这两味药配入不同的方药中,治疗不同的疾病。如治疗肝脾肿大,将三棱、莪术与炒柴胡、炙鳖甲、丹参、石见穿等药配伍,则有疏肝散结、活血祛瘀之功;在治疗食道肿瘤瘀血内结证时,将三棱、莪术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八月扎、藤梨根、丹参、川郁金等药配伍,则有活血消瘀、抗癌散结之力。
善用引经之药。引经实质上起“向导”作用,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如治疗前额头痛,用白芷为引;两颞部头痛,用川芎为引;外感而巅顶痛,用藁本为引;头痛连及项背,用葛根为引;在治疗咽喉病时,用桔梗为引,因桔梗能载药上浮,达到咽喉部;治疗下肢病时,用牛膝为引。
张恩树指出,运用引经药,不可忽视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性能。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有寒、热、虚、实不同,所以对引经药必须加以区别应用。
用药轻、清、灵活。张恩树组方遣药,倡导轻、清、灵活。笔者在跟师学习中,记录的医案约有三千多则,其中每味药剂量在10g左右,约占整个医案处方的85%。他认为,轻可拨动气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常用药有杏仁、川贝母、炒牛蒡子、桔梗、炙枇杷叶、旋覆花等。其中桔梗、旋覆花的用量在5g上下,其余药仅用10g,这与“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理论是相符合的。这是张恩树的用药一般规律,但是对于特殊患者,其亦不排除运用重剂。
在组方上,张恩树讲究君、臣、佐、使,条理分明。每张处方用药一般在9~10味,药味不多、不杂,突出一个“清”字。
张恩树的方药不但轻、清,而且灵活。如治疗乙脑,患者喉间痰声漉漉,张老运用礞石滚痰丸清化痰热,效果颇佳。一旦痰声消失,即撤去礞石滚痰丸,再辨证用药,做到病情变,方药亦随之改变。对于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张恩树认为“下后应急补脾”,即从下法转入健脾培土,组方用药上显示出一个“灵活”。这些全赖学有根底,巧思独运。
典型验案
刘某,男,37岁,1991年12月19日就诊。患者左侧偏身运动障碍,吞咽困难,不能进食2天,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遂入院就诊。入院3天,经治疗后其效不显,后延请张恩树会诊。刻下:左侧半身不遂,头痛,乏力,左眼视物不清,语言蹇涩,喉间痰声漉漉,吞咽困难,时有呃逆。苔腻微黄,脉弦滑。脑电波检查:广泛中度异常,慢波以右侧为甚。
诊断:脑干脑炎。
辨证:痰热互结,木旺风腾,络道失利,胃失和降。
治则:清化痰热为先,佐以平肝降逆。
处方:海浮石、炒竹茹、炒枳实、橘皮、茯苓、川郁金各10g,石决明(先煎)15g,代赭石、干柿蒂各10g,沉香片(研末兑服)2g。煎汤鼻饲,每日2次。
用上方治疗1周,病势已有好转。张恩树继以清化痰热为主,稍事出入治疗2周,诸症悉减,患者说话、发音正常,能食,仅吞咽稍费力,苔薄而干,脉细弦。张恩树认为此系患者大病之后气阴耗伤,转拟益气养阴治之。处方:黄芪、玄参、麦冬、石斛、干地黄、茯苓、橘皮各10g,甘草5g。上方续服1周,痊愈出院。
按 脑干脑炎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有关。张恩树认为从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仍属正气不足、感受温热病毒所致。初诊时从热、痰辨治为主,使热清痰化而获效。后期气阴不足的虚象显露,又转用益气养阴之剂,终使患者痊愈出院。
摘自2024-9-5中国中医药报
杨晓明 张月瑶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张恩树系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化裁时方,自拟经验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从医近60年,临床用药注重配伍,善用引经之药,用药“轻、清、灵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用药经验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用药特色
注重配伍。理法方药是辨证论治的内容。张恩树认为,临床用药,组织处方,必须要符合治疗法则的要求,而治疗法则的确定,有赖于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所以理、法、方、药是不可分割的。例如:张恩树将柴胡与黄芩、法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配伍,则起和解作用;柴胡与桂枝、青蒿等药配伍,则起发散透邪作用;柴胡若与党参、黄芪、白术、升麻、陈皮、炙甘草等药配伍,则起升提作用。又如治疗痹症,张恩树喜用制乳香、制没药,二药是伤科常用药,张恩树治疗风湿痹痛时,常将这两味药与炙桂枝、川芎、威灵仙、防己、天仙藤、络石藤、海风藤等药配伍,此时制乳香起活血定痛的作用。诚如《本草纲目》言乳香、没药“皆能止痛”;《珍珠囊》载乳香能“定诸经之痛”。所以张恩树治疗痹症时,常将制乳香配入祛风除湿之剂中,确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棱、莪术均为活血祛瘀药。张恩树通过辨证论治,将这两味药配入不同的方药中,治疗不同的疾病。如治疗肝脾肿大,将三棱、莪术与炒柴胡、炙鳖甲、丹参、石见穿等药配伍,则有疏肝散结、活血祛瘀之功;在治疗食道肿瘤瘀血内结证时,将三棱、莪术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八月扎、藤梨根、丹参、川郁金等药配伍,则有活血消瘀、抗癌散结之力。
善用引经之药。引经实质上起“向导”作用,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如治疗前额头痛,用白芷为引;两颞部头痛,用川芎为引;外感而巅顶痛,用藁本为引;头痛连及项背,用葛根为引;在治疗咽喉病时,用桔梗为引,因桔梗能载药上浮,达到咽喉部;治疗下肢病时,用牛膝为引。
张恩树指出,运用引经药,不可忽视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性能。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有寒、热、虚、实不同,所以对引经药必须加以区别应用。
用药轻、清、灵活。张恩树组方遣药,倡导轻、清、灵活。笔者在跟师学习中,记录的医案约有三千多则,其中每味药剂量在10g左右,约占整个医案处方的85%。他认为,轻可拨动气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常用药有杏仁、川贝母、炒牛蒡子、桔梗、炙枇杷叶、旋覆花等。其中桔梗、旋覆花的用量在5g上下,其余药仅用10g,这与“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理论是相符合的。这是张恩树的用药一般规律,但是对于特殊患者,其亦不排除运用重剂。
在组方上,张恩树讲究君、臣、佐、使,条理分明。每张处方用药一般在9~10味,药味不多、不杂,突出一个“清”字。
张恩树的方药不但轻、清,而且灵活。如治疗乙脑,患者喉间痰声漉漉,张老运用礞石滚痰丸清化痰热,效果颇佳。一旦痰声消失,即撤去礞石滚痰丸,再辨证用药,做到病情变,方药亦随之改变。对于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张恩树认为“下后应急补脾”,即从下法转入健脾培土,组方用药上显示出一个“灵活”。这些全赖学有根底,巧思独运。
典型验案
刘某,男,37岁,1991年12月19日就诊。患者左侧偏身运动障碍,吞咽困难,不能进食2天,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遂入院就诊。入院3天,经治疗后其效不显,后延请张恩树会诊。刻下:左侧半身不遂,头痛,乏力,左眼视物不清,语言蹇涩,喉间痰声漉漉,吞咽困难,时有呃逆。苔腻微黄,脉弦滑。脑电波检查:广泛中度异常,慢波以右侧为甚。
诊断:脑干脑炎。
辨证:痰热互结,木旺风腾,络道失利,胃失和降。
治则:清化痰热为先,佐以平肝降逆。
处方:海浮石、炒竹茹、炒枳实、橘皮、茯苓、川郁金各10g,石决明(先煎)15g,代赭石、干柿蒂各10g,沉香片(研末兑服)2g。煎汤鼻饲,每日2次。
用上方治疗1周,病势已有好转。张恩树继以清化痰热为主,稍事出入治疗2周,诸症悉减,患者说话、发音正常,能食,仅吞咽稍费力,苔薄而干,脉细弦。张恩树认为此系患者大病之后气阴耗伤,转拟益气养阴治之。处方:黄芪、玄参、麦冬、石斛、干地黄、茯苓、橘皮各10g,甘草5g。上方续服1周,痊愈出院。
按 脑干脑炎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有关。张恩树认为从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仍属正气不足、感受温热病毒所致。初诊时从热、痰辨治为主,使热清痰化而获效。后期气阴不足的虚象显露,又转用益气养阴之剂,终使患者痊愈出院。
前一篇:清肺止咳化痰通便清肺抑火丸
后一篇:历节病治验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