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医名方通阳消暑饮

(2024-07-24 19:13:20)
名医名方
通阳消暑饮
摘自2024-7-24中国中医药报
沈炳章,1943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脾胃病及疑难杂病。
组成:瓜蒌皮9g,枳实9g,赤茯苓12g,杏仁9g,芦根12g,鸡苏散9g(包),藿香梗9g,姜半夏9g,厚朴6g,白蔻仁5g(后下),陈皮6g,黄连3g。
功能:通阳化饮,清热消暑。
主治:胃肠型感冒见倦怠乏力,头昏困重,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细,证属暑热夹湿者。
用法:每日1剂,常法煎服。
方解:胃肠型感冒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的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本病归属于中医学“暑湿”“湿热”的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肺、脾胃。
暑为阳邪,先伤于上。暑热袭扰,气分先阻,清肃不行,胸闷汗出。暑气通心,则心烦口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其次,暑多夹湿,再伤于中。天之暑热与地之湿浊蒸腾,人身之阳气被湿邪阻遏,漫布三焦,诸症百出。在上则头昏困重,在中则恶心呕吐、腹胀便溏,在下则行走无力。当暑与湿相合,病势缠绵,若汗之则不易彻底,过清则可伤阳,微温失度则易助热,治疗颇为棘手。故通过宣肃肺气,通达阳气,使三焦气化得行,则暑消热散,遂以此为方名。
方中瓜蒌皮、枳实清热散结。赤茯苓,入心、小肠经,与白茯苓相比,利湿热之力更胜。鸡苏散(六一散加薄荷)辛凉透表,芦根清热除烦。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加杏仁宣肃肺气,通调水道。脾湿困遏中州,加藿香梗芳香化浊,半夏、陈皮降逆止呕,白蔻仁、厚朴行气消痞,少量黄连燥湿止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伏暑内发,三焦均受,然清理上中为要”,故全方以宣上、畅中为侧重点。在用药上,轻苦微辛流动之品以开泄,透风于热外;甘淡微温以祛湿,渗湿于热下。该方集藿朴夏苓汤、连朴饮、三仁汤等诸方之长,共奏通阳化饮、清化暑热之功。
加减运用:头晕口苦者,加柴胡、黄芩;腹胀明显者,加木香、砂仁;大便稀薄者,加石榴皮、炒白术;牙龈肿痛者,加石膏、知母;胸闷心慌者,加薤白、丹参;小便短赤者,加生地黄、淡竹叶。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吴力强 整理)

清暑开窍仁丹

 (2024-07-19 03:17:41)[编辑][删除]
清暑开窍
仁丹
摘自2024-7-18中国中医药报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三伏天酷热难耐,为消暑解热,不少人乐于吹空调、喝冷饮、冲凉水澡。殊不知,这样时间一长,便会闹出病来,出现食欲差、头昏沉、胸闷恶心等症状。这种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伤暑,可试试老牌解暑名药——仁丹。
组成与功效
仁丹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在我国市面上售卖,药物成分不详。1962年出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收录了北京、天津、大同、承德、呼和浩特五地区的仁丹方,成分各不相同。其中“天津方”选用陈皮、檀香、砂仁、蔻仁、甘草、木香、丁香、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冰、冰片,研细和匀后,用桃胶化水泛丸,用朱砂包衣而成。功能与主治为“清暑开窍,避秽排浊。主中暑呕吐,烦躁恶心,胸中满闷,胃口不开,头目眩昏,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现行中成药仁丹沿用的就是天津方成分。据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记载,本药是将薄荷脑、冰片研细,将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粉碎成细粉,两者混匀、过筛,以水泛丸。将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本药有清暑开窍之功,主要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头目眩晕、脘腹疼痛,也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中医认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为伤暑(阴暑)证的基本病机。暑多挟湿,湿阻中焦或湿浊上蒙,致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出现胸满、呕恶、眩晕、腹痛诸症,治当清暑散寒,祛湿和中,辟秽开窍,此即本药的立意。至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多属湿浊乱中,亦可用此化浊辟秽、行气和中而一并治之。
方中藿香辛温以解在表之风寒,芳香以化在里之湿浊,且辟秽和中而止呕,故为君药。豆蔻、砂仁辛温以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桂、檀香、丁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陈皮、木香健脾燥湿、理气止痛;薄荷脑(薄荷的主要活性成分)、冰片可芳香通窍,清热和中,以上共为臣药。儿茶解毒祛湿,朱砂清心除烦,共为佐药。甘草既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全方配伍以清暑散寒、祛湿和中为主线,兼开窍醒神,以恢复气机升降,使头目清利,中焦得安,而诸症得除。名“仁丹”者,寓意该药乃体现“医者仁心”之灵丹也。
需要指出的是,市面上还有两款类似中成药,一个叫人丹,一个叫龙虎人丹,成分及功效与此大同小异,请对症区别选用。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朱红色的水丸,除去外衣,显黄褐色,味甘、凉。复合膜袋装,每袋装30粒,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0~20粒,一日1~2次。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患者,孕妇或正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一天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因朱砂含有重金属汞,故本品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