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空调病刮痧显奇效
(2024-07-05 03:17:50)
远离空调病
刮痧显奇效
摘自2024-7-4中国中医药报
崔乐乐
安徽省针灸医院
夏日炎炎,空调成了降温消暑的必备电器,然而不少人却因此患上“空调病”。轻者浑身乏力、身体困重、鼻塞、打喷嚏;重者则表现为腹痛、吐泻、腰肩疼痛、感冒发热等。刮痧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调整阴阳等作用,对此病有较好的疗效。
刮痧时可从风池穴开始,沿着颈椎,慢慢刮至定喘穴、大椎穴,再在迎香穴、太阳穴上轻轻刮几下。一般情况下,患者马上就会感到鼻子开始通气,头部也不再昏昏沉沉。治疗几天,“空调病”症状就会“烟消云散”。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邪在此易化热,又称“热府”。刮此穴具有疏风解表、清利头目的作用。
咳嗽者还要刮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之功。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有督领全身阳气、统帅诸阳经的作用。“空调病”往往是人体阳气为寒邪痹阻所致,故取大椎穴可达通阳散寒、理气止痛之效。迎香穴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主要功用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鼻塞时按揉迎香穴,通常可迅速缓解。太阳穴位于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外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揉能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对于缓解头痛、头晕效果较佳。
杨毅红:做有温度的医生
(2024-07-13
03:31:05)[编辑][删除]
杨毅红:做有温度的医生
摘自2024-7-12中国中医药报
杨毅红是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在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特色头针疗法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方面颇有心得。
初心不改 只为弘扬国粹
1984年从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40年如一日地在针灸领域深耕。
针药并用 攻克疑难疾病
郁证属情感性心理疾患,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眩晕、失眠、头部昏沉、纳呆等躯体症状。随着接触到的此类患者逐渐增多,杨毅红开始迈入针灸治疗郁证的探索研究。她以针灸名家焦顺发的头针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针灸协会国标头皮针方案,实践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头针情感区疗法。
情绪障碍越重的人,头部按压疼痛点越多,而百脉皆汇聚于头,头上按压痛点多,更代表脏腑淤堵严重。“头者,精明之府。”头部与人体各脏腑器官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头部穴位进行腧穴针刺有利于调理头部经脉之气,改善与大脑经脉相关联的脏腑功能。杨毅红在运用头针过程中,配合刺血达到醒脑开窍、宁心(脑)安神之效,对经年使用镇静或兴奋药物的成瘾性、耐受性患者卓有疗效,再辅以中药内服、心理疏导等疗法,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
小郑常年被脑鸣困扰,导致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曾服用西药进行抗抑郁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仔细了解后,杨毅红判断其为癫症,制订了醒脑开窍、化痰熄风、止痉定搐的治疗方案。方以龙胆泻肝汤、涤痰汤加减,配合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率谷、脑户、脑空等穴位头针治疗。其间几经调方,15次针药并用治疗后,小郑头部已无任何不适,脑鸣消失,饮食与睡眠安稳,情绪也趋于正常。
真情服务 彰显医者仁心
“很高兴能继续用知识与经验去帮助别人,让更多人去除病痛展露笑颜,这就是我学医的初心。”轻缓的语气让人不自觉地产生信任之感。她常说:“医生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温度,沟通就是一剂良药。”在临床中,她总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困难,更以一颗平常心用真情为他们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工作态度使得找她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如今,快70岁的杨毅红,面对热爱的医学事业她精神矍铄,壮志不减,以满腔热情传承着学术精髓,悉心培养着新一代医学人才,为杏林增添新活力。
(李贞贞)
庄捷:扎根基层三十载 谱写仁术仁心
摘自2024-7-12中国中医药报
庄捷,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民医院二级主任医师,安徽省名中医,亳州市中医脑病首席专家。
医路蓝缕 以勤为径
庄捷是安徽中医药大学1991届针灸专业毕业生。兴趣是他选择针灸专业的动力。毕业后,他进入涡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科,综合医院中医科属于全科,疗效是核心,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从门诊到病房坚持中医治疗为主,广泛引进各类中医适宜技术,并鼓励科室医生外出学习。
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老年患者群体为主,老人多听力下降、语言表达不清,接诊过程中,庄捷态度温和,检查仔细,并不厌其烦为老人解释原因,介绍相应治疗方法。
王大爷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影响日常正常行动,病情加剧时则疼痛难忍,其间辗转多家医院,也接受过很多针灸治疗,效果甚微。后经人介绍,前往庄捷处治疗,庄捷对其采用穴位针刺+贴敷联合治疗,通过3个疗程治疗,效果显著,王大爷疼痛症状得到极大缓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患者对庄捷的一致评价。
勤学不怠 科研与临床并重
在临床过程中,庄捷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精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科研课题“基于‘脾主升清’理论探讨我院自拟健脾升清眩晕方及治疗VBI性眩晕属饮邪上犯证临床疗效观察”、亳州市2023年重点研发科研项目“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眩晕症饮邪上犯证临床观察”,其临床与学术成绩获得一致肯定,2023年“庄捷市级名中医工作室”成立。(赵景广)
李展新:发扬光大针刀医学
摘自2024-7-12中国中医药报
李展新是广东省惠州市惠阳正骨医院主任医师,他师从国医大师、中医骨伤名家韦贵康教授,从事骨科、手足外科临床工作25年,精研针刀医学技术,在科研临床工作中颇多建树,赢得了同行和患者的广泛认可。目前担任手足显微外科主任,成为惠阳正骨医院手足外科、关节脊柱微创专科首席专家,兼任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结缘针刀 励志钻研
李展新擅长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足外伤,在断指(肢)再植、四肢神经血管损伤康复、各类复杂手足外伤处理、四肢创伤修复重建、手足部畸形矫形、腕关节镜应用、手康复、手功能重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熟练掌握小针刀治疗技术四肢骨关节的应用,并在针刀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有所创新。
针对应用小针刀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及复杂关节病,他勇于俯身临床、攻坚克难,。在大量临床救治经验基础上,他创造性提出了“解迷管道”学说、“全颈针刀”学说、神经根型颈椎病“V点”学说、腰椎管狭窄“九宫格”学说、“腰椎超市”学说、膝关节“锅盖、树根”学说、调节血压异常的“下颌下淋巴结、颈动脉窦”学说、“胸腺”学说、“八髎外治法”学说、胸廓出口综合征“锁骨下肌”学说、“高山流水”学说、“去紧箍咒”学说等一系列针刀医学理论,在前人针刀技术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和方法,推动针刀治疗痛症及内科疾病的创新发展。
推广应用 惠泽患者
针刀技术是传统中医结合现代解剖学原理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运用特制针具对软组织病变部位进行松解、切割等操作,可达到治疗慢性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的目的。
面瘫,针刀治疗3次,左侧脸部歪斜基本恢复。之后,李展新精准定位运用针刀,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症状。针对严重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受压、黄韧带增厚的椎管狭窄患者,李展新则示范了独创的标准流程“六步手术法”。
培训交流 壮大队伍
为针刀医学发展贡献良多,堪称当前针刀学科建设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
从2014年开始,李展新带领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广东学术部每年举办针刀学术论坛,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针刀学科发展,他总是随身携带小针刀,为颈腰椎病、关节病等慢性疼痛疾病患者解除痛苦。“义诊真正普惠患者。”“一次次爱心送医活动,在给困难群体带来希望的同时,也让我找到了自身价值。”
打造了一流的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平台,努力将朱汉章创立的“针刀医学”不断发扬光大,加快走向世界。 (杨林)
张伯礼 | 创刊寄语
时间:2024-07-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张伯礼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才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医药的希望。《中国中医药报》社和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携手创办《青年专刊》,聚焦青年人才成长与发展,为青年人才搭建发声、争鸣平台,将有利于全国中医药青年人才发展。我常讲,中医药人应该坐下来能看病,站起来可演讲,闭上眼会思考,进实验室能科研。希望你们勇于担当,承担时代责任;奋勇拼搏,不负青春韶华;修炼品行,打牢事业基础;敢想敢干,成就伟大事业。
在此也给你们几点建议——
高瞻远瞩,树远大理想;
培养品德,为团队修身;
踏踏实实,尽本职工作;
善于思考,汇经验成果;
团结协作,为事业奉献。
希望你们在自由、开放、多彩的《青年专刊》纵横捭阖论学术,成败得失谈成长,勤求博采促发展。(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王国辰 | 创刊寄语
时间:2024-07-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王国辰
青年是事业发展的希望,青年是时代进步的先锋。《中国中医药报》社和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携手创办《青年专刊》,为“先锋”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青年专刊》能成为联系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抓手,成为展现中医药青年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未来在举办青年活动、凝聚专家共识、助力学术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借此机会,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不负期待,奋发有为。
当下中国,年轻人挑大梁,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隐性利器。希望你们在各自的岗位,做出骄人的成绩,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凝心聚力,勇担使命。
临床需求,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希望你们关注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联合攻关,主动成为事业发展的先锋,担负重要历史使命。
三、真抓实干,解决问题。
青年的优势在于贴近一线、了解问题,勇于创新、敢于改革。希望你们紧紧围绕临床热点、焦点问题深入研究,做有组织的科研,勇于发声,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潜心钻研,多出成果。
最后,希望《青年专刊》的内容,具体而深刻,实践而创新。希望青年人在这里,畅所欲言促争鸣,厚德济生系苍生,大步向前争芳华,独立浪头担未来。(王国辰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