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创新针法
编者按:近来,运用五运六气思维模式,龙砂医学流派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开阖六气针法,以其令人瞩目的疗效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评价此疗法是运用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于针灸方面的成功典范。本报特邀本针法的研创者陕西宝鸡中医院王凯军作简要介绍,并收集一些应用此针法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http://image.cntcm.com.cn/www/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190905/IMG00e04c45e1a45176480811.jpg
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http://image.cntcm.com.cn/www/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190905/IMG00e04c45e1a45176481022.jpg
部位图示。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概述
陕西宝鸡市中医医院 王凯军
我们在学习五运六气理论过程中,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发掘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下,发现在全身随处可作开阖枢太极图,于是根据三阴三阳病机,在相应部位进行针刺,取得了理想疗效。我们称此法为龙砂开阖六气针法。
该疗法充分运用五运六气六经思维模式,执简驭繁,操作简便,易学易用,疗效可靠,且起效迅捷,临床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经临床反复验证,可重复性极强。
理论基础
顾植山依据《黄帝内经》中阴阳离合理论,创造性地绘出了“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和“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清晰地展现出人体三阴三阳六气盛衰的运行节律,这是“龙砂开阖六气针法”的理论基础。
针刺要点
具体定位
人身无处不太极,我们可以在人体以任意一点为中心作出一个三阴三阳开阖变化的圆,在实践应用中感到头顶部最为有效且简便实用,另外较常用的有腹部、骶部(火针多用)、病灶局部等。
医患体位
“圣人南面而立”,故医患均取面南位是天人相应最理想状态,但太极是个圆运动,以医者为主体看到的永远是左升右降。阴阳开阖枢两两相对,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太阳和太阴两开相通,少阳和少阴两枢相通,阳明和厥阴两阖相通,故朝向正反都能取效。总体原则遵循腹为阴,背为阳即可。
医者针刺手法
面向患者针刺区域,始终顺时针沿皮刺,没有刻意的补泻手法。最近顾植山以指代针施用按压手法,同样取得了很好效果。
针刺中心点意义和方法
通过中心点指向病机所指向的部位,也可称引经针。
根据六经欲解时针刺
根据顾氏开阖枢理论,六经欲解时是判断病机的重要依据。
取经多少
一般根据医者取得的主要象态和次要象态,针刺2~3个部位。其他注意事项同于一般针灸者。
小便频数案
毛某,女,48岁,于2019年7月10日骑车时不慎摔伤致腰背部及左髋部活动受限。患者诉小便频数,昼夜均半小时1次,严重影响睡眠。头针治疗1次(太阴、太阳),当晚即未起夜小便,治疗4次后痊愈。
取经思路:主小便者太阳膀胱,年岁在土运太阴,故取象太阴和太阳,顺天应人,得天之助,迅速治愈。
快速房颤案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 林轶蓉
孙某,女,1952年8月出生。患者因“心慌不适阵作两年余,再发3小时”于2019年7月24日入院治疗,心电图示心率113次/分,快速心房颤动,T波改变。予可达龙静滴24小时后复律,后一直予可达龙口服维持。患者8月2日晚十点多诉心慌不适再度发作,心电监护提示快速房颤,心率120次/分,舌尖偏红,苔薄,脉细促。
针刺头部少阴三针,加一针百会透少阴。数分钟后房颤复律,心率86次/分。
8月3日继续上法治疗1次。治疗后患者自觉已无不适出院。8月19日回访,房颤未再发作。
按:快速房颤属手少阴心经之症,加之舌尖偏红,有少阴君火之象,时值己亥年四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故针刺少阴三针,加一针百会透少阴。开阖枢理论“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从少阴枢解,竟能将西医认为不能自动复律的快速房颤在数分钟内复律,可见此针法之神奇。
足跟痛及乳腺增生案
陕西西安工会医院中医科 卓 鹰
张某,女,2019年8月21日就诊。主诉:双侧足跟疼痛,行走时加重;左侧乳房有肿块,疼痛;睡眠差,易醒。查舌红苔白腻,脉滑。
治疗予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先在头部太阴、太阳、少阴位针刺,针后嘱其下地行走,即觉得足跟疼痛消失;又加针厥阴位,针后让她自行按压左侧乳房肿块,患者惊喜地告诉我肿块疼痛已消失,肿块也小了大概一半。留针半小时。
一周后复诊,患者诉足跟痛已很轻微,检查乳房时未触及明显肿块,无明显疼痛,睡眠非常好。继续予上法巩固治疗。
按:足跟疼痛属少阴肾,又是膀胱经所过,故取太阳少阴;己亥土运,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故配以太阴。针后足跟疼痛立刻缓解。乳房肿块胀痛考虑肝气瘀滞所致,故取厥阴位而获速效。
肾结石案
江苏省靖江市汲圣堂中医门诊部 陶秋莲
患者,男,42岁。主诉:反复腰痛16年,于上海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双肾输尿管结石,最近一次检查双肾输尿管泥沙样结石,左侧13毫米,右侧10毫米。2019年7月24日夜间又急发腰痛,以右侧为重,医院建议住院碎石治疗,患者因做过多次碎石治疗仍反复,对碎石失去信心,遂来我门诊。7月26日上午来诊,刻下身体蜷缩不能直腰。
根据患者病位在肾和膀胱,结合患者丙辰年终之气出生寒水和湿土的影响,发病及治疗时值己土年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等因素,考虑病机为少阴、太阳、太阴。以脐部为中心,取少阴经欲解时、太阳经欲解时和太阴经欲解时位。针入后觉右侧腹部有气下沉,疼痛立刻消失,起针后已能正常直立行走,仅感觉腰部稍有胀感。第三天复查B超,输尿管结石明显缩小:左侧8毫米,右侧7毫米。后因患者出差未再继续针灸。随访,患者诉腰痛未再发作。
中风后吞咽困难案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王希军
张某,男,87岁。2019年8月20日初诊。主诉:吞咽困难2月余。患者脑梗病史2年,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吞咽困难,严重时滴水不进。神志淡漠,痴呆,舌质淡,右寸脉滑,左尺脉沉细无力。
根据六经开阖枢图在头顶分布取经:太阳两针、少阴一针、太阴两针,留针半小时。
1小时后,患者可以吞咽,能够自主饮食流质150毫升。第二天因头部针刺不方便,改用腹部治疗,针刺部位依旧是太阳、少阴、太阴,留针半小时。治疗结束后,患者吞咽功能较前又有明显改善,神智转清醒,可以正常应答。
前后共针刺5天,吞咽功能恢复正常,语言功能恢复。
按:六气病机分析,患者左尺脉沉细较甚,病机在少阴。辛未年出生太阳寒水不足,取太阳鼓动阳气的生发。2019年属于土运年,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而取太阴。
肝功能异常案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中医院 吴 贞
赵某,女,1992年生。患者于2019年7月14日晨起5点半时双侧肋骨疼痛、发热,测体温39.0,咽痛,稍有胃痛,伴有头晕,后从楼梯摔下。来医院就诊时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1.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503.0U/L,乳酸脱氢酶1620.0 U/L。第二日多项指标继续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至675.3U/L;尿液分析:尿蛋白(+),尿胆红素(+),尿微量白蛋白>150.0mg/L,尿肌酐26.4mmol/L。予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取头部厥阴、少阳、太阴三部位,症状缓解,未予用药。
针灸治疗三日后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5.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7.0U/L,乳酸脱氢酶172.3U/L;尿液分析:尿蛋白(—),尿胆红素(—),尿微量白蛋白30.0mg/L,尿肌酐8.8mmol/L。继续间断治疗4次,于7月25日复查肝功能、尿液分析已全部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39.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21.2U/L)。治疗全过程未用任何药物。
按:患者病发于清晨厥阴少阳欲解时,根据头晕、咽痛等症候分析亦属厥阴少阳。既往于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出现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经多家医院检查未明确诊断,中医辨证属厥阴肝经。今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时在三之气厥阴主令之时,再结合症状和其他因素,取厥阴、少阳为主。己亥土运,又《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故加刺太阴部位,取得桴鼓之效。
癌痛行走不利案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王司敏 邓立春
陆某,男,79岁。主诉2019年7月初开始感左大腿根内侧疼痛,进行性加重至倚拐跛行。入院检查,明确诊断为左肺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予以吗啡类药物止痛并行多周期全身化疗及左股骨局部放疗,疼痛虽有所减轻,但行走无改善。刻下症见:左股骨内侧疼痛,倚拐跛行,左下肢肌力级,肌张力正常。左足五里处压痛。稍咳嗽,咳黏白痰,食纳欠佳,便溏。舌淡红、胖,苔薄白,左尺脉弦,右脉沉。
2019年8月8日采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取头部太阴、厥阴,百会引针太阴。10:50下针,11:30起针。起针后患者立即感受左下肢疼痛减轻,特别是股内侧胀痛感消失。12:40自觉下肢舒缓轻松,遂丢掉拐杖,从慢慢谨慎行走至行走轻松自如。而后1周每日行龙砂开阖六气针法1次巩固治疗。现患者止痛药物减量口服,左股骨内侧疼痛消失并行走自如,咳痰亦较前好转,大便成形,食纳可。
按:疼痛是困扰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行走不利,严重影响生活。今年土运不及,风木司天,该患者于三之气厥阴风木主令时发病,又在足厥阴经足五里有明显压痛,故取符合今年运气的厥阴、太阴两部位施针,疗效之快捷,出乎意外。
右手拇指僵硬酸痛案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初展
2019年7月25日,我在合肥顾植山老师处跟诊。有一刘姓女患者,右手拇指僵硬酸痛1年余,每日自晨起开始发作。大便一日2次,稀便,时有成形,小便少,偏黄,纳眠可,舌质淡苔白腻,中有裂纹,脉濡细。针对患者右手拇指肿胀酸痛明显,顾老师指导我予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取太阴、少阳部位,留针30分钟。
针刺1~2分钟,患者即诉右手拇指疼痛明显减轻,描述后背“热乎乎的”。30分钟后起针,右手拇指酸痛已完全消失,僵硬感亦明显减轻。一周后复诊,诉上次针刺后效果稳定。
按:患者便溏、苔白腻,脉濡细,症属太阴,加上今年土运不足之年,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故老师首取太阴。患者生于1962年壬寅年,岁木太过,少阳相火司天,今年为己亥年,少阳相火在泉。晨起发作,为少阳欲解之时,故又取少阳。
痛经案
山东省金乡县化雨镇卫生院 胡淑占
2019年8月22日,笔者去合肥顾植山老师处跟诊学习,下午2点,突发严重痛经,下腹剧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腹肌紧张,扪之板硬。大家当即给我扎了脐针,做了热敷,稍有好转,但仍然腹痛厉害。这时候,顾植山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以指代针,按压了头部太阴、阳明两个部位,大约2分钟,我就感觉腹肌紧张减轻,腹部变得松软,随之腹痛逐渐减轻,10分钟后腹痛完全消失。我竟然又能坐在顾老师身边抄方了。
按: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关键在对开阖枢六气病机的把握。顾植山将开阖枢理论对应于妇女月经,以太阴阳明主降司月经,临床用药时,月经量多每用健脾摄血的固冲汤,月经不畅则重用降阳明的麦冬、半夏等。这次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理论指压治痛经取太阴阳明部位而获捷效,更证明了开阖枢理论对应月经周期的正确性。
指压降糖案
江苏无锡市中医医院 赵梓羽
8月23日下午,我院经典病房请顾植山教授会诊查房。糖尿病患者宿某,男,50岁,1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平时服用二甲双胍及格列齐特控制血糖,2月前患者自觉乏力较前加重来我院门诊服用中药,降糖药物改为阿卡波糖,8月1日转入我院中医经典科进一步治疗。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慢性胃炎病史,半年前曾有胰腺炎发作。在院期间患者乏力,腰酸,畏寒,易汗出,手足麻木,胸闷心慌,尿无力,大便偏硬,寐差,一般后半夜3点易醒,醒后寐浅,舌淡红苔薄润,舌体微颤,脉弦。迭用防己茯苓丸、金匮肾气丸等配合西药治疗,监测血糖控制不佳。顾植山老师看过病人后运用龙砂开阖六气治法在患者头顶厥阴、少阳、阳明三个部位指压按摩,并着重于按压厥阴部位,治疗过程约6~7分钟,患者当场表示手足麻木明显缓解。按压后约1个多小时复测血糖6.8mmol/l,对比该患者连续5天的餐后血糖最低为8.9mmol/l,最高为17.9mmol/l,使用龙砂开阖六气法按压治疗后的血糖明显下降,甚至比这5天的空腹血糖都低。
查房结束后,顾教授分析该患者病机主要在厥阴,开了司天方中的敷和汤原方口服。至8月31日随访,餐前血糖7.0mmol/l,餐后8.7mmol/l,血糖已稳步下降。
顽固多汗症案
山东兖矿新里程总医院 郭香云
杨某,女, 55岁,汗出病史多年。汗出时间不规则,活动后明显,有时夜间汗出,汗退后皮肤湿冷,时而潮热,晨起关节僵硬,乏力气短,大便不畅,小便调,舌胖大,苔白腻,脉细沉。既往关节炎病史。
2019年6月26日来诊,辨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月余,虽诸症好转,但多汗症状改善不明显。
8月10日来复诊时,改用开阖六气针法,依次选经针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针刺后第二天,患者自述皮肤微有汗意,但片刻即止。8月18日,患者诉汗出渐愈,正常情况下已无出汗,并且关节疼痛及常发的头痛等诸症亦缓解。
按:汗为心液,心属少阴,又与太阳相表里,故主取少阴太阳;己年土运又值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而取太阴;少阳枢转太阴,与少阴共司开阖出入之机,抓少阴少阳两枢可调全身气化出入,故头痛关节痛诸症一并治愈。
一、腰部扭伤点穴救治术
常见练武者活动欠佳致使腰肌损伤,一歇5-7天方敢活动,影响了练功进程,下面介绍的就是令你在3分钟内即可令扭伤者行走自如
点穴秘术;不论摔伤哪侧腰肌,即先按那侧大拇指后的“太冲穴”一分钟,然后再按另一脚的“太冲穴”一分钟,之后双侧的“太冲穴”再按一分钟。
2、在3天内救治效果更好。
3、点穴得用力令患者必须有强烈的酸胀感方才有效。
二、脚腕扭伤点穴术
脚腕扭伤的机会比腰部还要多,是各种扭伤的总和,而且轻微的扭伤即严重影响活动,本法最简单:强力刺激脚底涌泉穴,用拇指强烈按压令患者有强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够时可用中指弯曲用力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即可,约3
- 5分钟即可活动自如。
1、a跌打摔昏用拇指压:人中穴、合谷穴、百会穴、大椎穴即可(用公鸡冠血点入鼻内即醒)。
c跌打痛昏的救醒法:取承泣穴、太阳穴、檀中穴按摩片刻即可。此昏后可急用小孩童便(5岁以下)越多越好,服之可免淤血攻心。
内服药法:用陈皮、藿香各15g,研末冲服,如未带药用白姜水冲服。
刮痧法:在患者胸颈腹肩等用手指钳提,或用瓷匙油刮至皮青紫或出斑。
5、脑震荡手法急救:昏时可掐人中,拿肩井穴、合谷穴等。一般昏伤除掐人中,拿足跟脉外,可拿腋下筋,肩胛骨旁筋。
耳内吹气法:两人同时对患者两耳吹气,吹至十至二十次。
按老商穴、少商穴止血,老商穴位于拇指与第一指关节之间,确定方法有:
平伸拇指,由指尖中央向第一指关节中央延伸1.75cm至1.85cm处,或指甲低部中央向下0.5cm至0.6cm处。用另一手指点按此穴会有酸胀感。少商穴位于拇指外侧中央,与老商穴同线。左按左,右按右。本法经多年验证,效果非常好,可当即止血。
日常生活中,一些急症或常见病发作时,往往不能及时赶到医院,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发生意外,在此种缺医无药的情况下,掌握几招徒手点穴治病的方法,常能为患者赢得送往医院的救治时间。
1。指压太阳穴止头痛: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已回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2.捏压合谷治晕厥: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续2一3分钟,一般会缓解。
3.陷压人中治休克: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4.按压劳宫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血压会急剧上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
(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6.指压内关止呕吐: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约1分钟即止呕吐。
7.点压天枢治便秘: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
9。按揉足三里止胃痛: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
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360经验口袋布袋先生
10.点压阳陵泉治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1寸凹陷处的阳陵泉穴上,用大拇捂持续授摩2分钟钾,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1、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矫正颈椎点太阳,头痛头晕帮大忙;再加风池和玉枕,失眠多梦也无妨。
2、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
颈4胸9一起上,矫正位置不能忘;喷嚏过敏从此消,一般不需药帮忙。
3、肩周炎等 .
肩膀酸痛是信号,左肩酸痛防心脏:右肩酸痛肝胆肠,常按胸椎即可防。
4、心脏病、高血压
调整胸2和胸3,心脏疾患可延缓;再加颈椎和曲池,血压异常可以治。
5、急性胃肠痉挛(疼痛)
点按胸椎6至9,委中中脘三里求;疼痛何需再用药,保你从此不用愁。
6、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大难,胸7—12要常按;百日功夫见成效,胰岛功能逐渐全。
(注:脊“三线”指棘突尖线(即督脉),两侧膀胱经线。 )
7、延缓肾衰
腰椎按摩很重要,长期坚持防衰老;肾气充盈体健壮,活到百岁有何妨。
8、内脏功能紊乱
脊柱神经连内脏,发现问题找脊旁;只要位置一矫正,
内脏功能可正常。
9、矫正骨盆治百病
骨盆移位莫小看,发生移位惹祸端;要想脊椎不错位,
矫正骨盆最安全。
10、屈光不正等眼疾
近视眼睛不用烦,脊椎挑治很安全:只要坚持来治疗,
去掉眼镜并不难。
11、膈肌痉挛
膈肌痉挛称“呃逆”,反复发作心静难;矫正脊椎点膈
俞,指压少商即可停。
12、哮喘、气管炎
谈起哮喘气管炎,患了此病很可怜;坚持常按“肺三角”,
再点鱼际疗效显。
(注: “肺三角”指大椎穴至两侧肺俞穴三点的连线。)
13、急性腰扭伤
点按鱼际慢转腰;疼痛即可顿时消;再加腰椎轻复位,
疗效确实又可靠。
14、预防衰老
人老首先脊柱老,要想年青脊椎找;每天坚持做按摩,
适当活动防衰老。
15、发热
头身发热关节酸,按摩颈椎可解烦;耳尖耳椎再放血,
恢复体温谈何难。
16、急性肠胃炎
上吐下泻很寻常,按摩腰骶不能忘;再配三里止泻穴,
症状再重也无妨。
17、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路最长,往往容易受损伤,按摩腰4至骶1,环
跳三里不能忘。
18、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惹人烦,按摩腰骶最常见;曲骨关元三阴交,
一起按摩显奇效。
十九大病源穴及操作
第一大病源穴:太阳穴
第二大病源穴:肩井穴
第三大病源穴:上星穴
第四大病源穴:颈百劳
第五大病源穴:天枢穴
第六大病源穴:百会穴
第七大病源穴:关元穴
第八大病源穴:巨阙穴
第九大病源穴:天突穴
第十大病源穴:太冲穴
第十一大病源穴:劳宫穴
第十二大病源穴:大陵穴
第十三大病源穴:公孙穴
第十四大病源穴:期门穴
第十五大病源穴:中脘穴
第十六大病源穴:大横穴
第十七大病源穴:完骨穴
第十八大病源穴:气海穴
第十九大病源穴:肾俞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