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苏丸

(2023-02-04 04:07:29)

益气解表 疏风散寒 祛痰止咳
摘自2023-2-3中国中医药报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一个朋友“阳康”后总觉得乏力、怕风怕冷、胃口差,近期又因着凉出现了咳嗽、流清涕、自汗的症状,他电话咨询我应该吃什么药来缓解不适,我推荐他用中成药参苏丸,他吃了几天后症状有了明显缓解。下面来了解一下参苏丸。
组成与功效
参苏丸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参苏饮。原方为煎剂,由人参、紫苏叶、葛根、姜半夏、前胡、茯苓各三分,炒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各半两组成,煎熬时加入姜七片、枣一个,不拘时服。用来“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并宜服之。……兼大治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此外,《片玉痘疹》《摄生众妙方》《古今医鉴》《医便》等书也载有参苏饮,但组方及主治与此方有出入。中成药参苏丸完全采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参苏饮的药物,包括生姜、大枣,但以党参代替人参。
本药有益气解表、祛痰止咳之功,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而稀白、胸闷呕逆、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等。现代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感染等属于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
方中紫苏叶辛温,功擅发散表邪,又可宣肺止咳,行气宽中,为君药。葛根解肌发汗;党参益气健脾,助紫苏叶、葛根启门驱贼,并使发汗而不伤正,二者为臣药。半夏、前胡、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木香、枳壳、陈皮理气宽胸,醒脾畅中;茯苓健脾渗湿以助消痰,七药相合,化痰与理气兼顾,寓“治痰先治气”之意,又使升降复常,利于表邪之宣散,肺气之开合。生姜、大枣协紫苏叶、葛根以解表,合党参、茯苓、甘草以健脾,共为佐药。甘草补气安中,又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散补并行,使散不伤正,气津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故诸症自平。清代汪绂在其所著《医林纂要探源》中评价此方说,凡中气虚弱而感冒者,此为良方。
服法及禁忌
参苏丸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苦,每10丸重0.6g,每袋装6g,一次6~9g,一日2~3次,温水送服。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发热体温超过38.5°C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以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路志正湿热痰说(转)【草根一生】

 参苏丸 (2015-01-26 19:49:00)[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路志正湿热痰说(转)【草根一生】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肝胆也有痰吗?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痰湿在肝胆.口中发粘中医也认为是痰。
   痰就是一种湿,粘稠了就是痰。清稀的时候它就是饮或者叫湿。这种湿产生了以后,它就会随着体质的不同化热,这样形成的湿叫湿热。这种湿热如果停留在肝胆或者
叫侵犯了肝胆,就叫做肝胆湿热。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茵陈有清沥肝胆湿热的作用。现代医学发现,它有很好的利胆作用。有很好的褪黄作用。有保肝作用。还能够有一定的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对脂肪肝酒精肝肝功能异常,或者叫肝损伤,茵陈蒿汤都有很好的疗效。胆囊炎 胆结石 胰腺炎也都可以治疗。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肝胆湿热病位在肝胆,治疗肝胆的疾病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保护脾胃。长期喝苦寒性的药,对胃有损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大枣有保脾胃的功效,对肠胃有好处。茵陈苦寒。湿热一旦形成不是短时间能够去除,中医对湿热的形容是:湿性缠绵。湿热结合在一起,尤如油入面。
   茵陈汤可以一天喝两次,也可以代茶饮。饭后喝比较好。单纯湿邪没有化热不提倡喝。必须要有肝胆症状,如肝区不适 口苦 口粘舌苔黄腻脂肪肝等。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对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头部不适 血压偏高末梢血管收缩手脚发凉这种时候,天麻有镇静的作用。
  它首先有息风止痉的作用。息风就是动摇不定,头晕半身不遂这些疾病都叫做风。
就是对高血压 脑中风这些疾病效果非常好。
  另外它还有止痉的作用,就是抽搐。
  另外还有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就是头部处于兴奋状态,情绪特别激动,容易发火
 容易很着急。
  祛风通络,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关节疼痛 麻木。
                       [转载]国医大师巧祛湿(4)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调护
摘自2025-7-16中国中医药报
李旭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在中医领域,CVA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其症状与“风咳”“久咳”更为接近,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咽痒即咳,而无明显喘息。我们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CVA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调护方法。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CVA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主气,脾主运化,肾藏精,三者相互影响。外邪侵袭(如风、寒、湿、热等)是CVA的常见诱因,导致肺失宣降,气道受阻,从而引发咳嗽。内伤则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导致肝气郁结、脾虚生痰、肾虚不纳气,进而影响肺气的正常宣发和肃降。
中医辨证分型及饮食调养
风寒袭肺
患者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稀色白,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外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气道受阻,导致咳嗽声重而痰稀。
生姜核桃饮
做法:生姜3片,核桃仁10克,蜂蜜适量。将生姜和核桃仁一起捣烂,加适量蜂蜜调匀后用开水冲服。
功效: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有温肺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核桃仁性温,味甘,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纳气、温肺定喘的功效。该方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风热犯肺
患者咳嗽频剧,痰黄黏稠,伴有咽痛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蒸痰浊,痰热互结,阻塞气道,故咳嗽痰黄且黏稠。
银翘绿豆汤
做法: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绿豆50克,冰糖适量。将金银花、连翘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绿豆洗净,加水煮至开花,加入药汁和冰糖,煮至绿豆熟透即可。
功效:金银花、连翘性寒,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尿。该方可缓解咳嗽、发热、口渴等症状。
痰湿阻肺
患者咳嗽痰多,色白或带灰,伴有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滑。此型多因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上贮于肺,痰湿阻肺,肺气不宣,故咳嗽痰多而色白。
陈皮苍术杏仁猪肺汤
做法:陈皮10克,苍术15克,杏仁10克,猪肺250克,生姜3片。将猪肺洗净,切块,焯水去血沫。陈皮、苍术、杏仁、生姜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陈皮能燥湿化痰、理气健脾;苍术可燥湿健脾;杏仁有止咳平喘的作用;猪肺能补肺气、止咳喘。该方可有效缓解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症状。
肝火犯肺
患者咳嗽气逆,痰少而黏,伴有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上逆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逆,痰少而黏。
青黛蒸柿饼
做法:大柿饼1个,青黛3克,薄荷3克。先将柿饼置饭上蒸熟,剖开,掺入青黛。临睡前嚼服,用薄荷泡汤代水送下。
功效:青黛能清肝泻火;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该方可缓解肝火犯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肾阴虚
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口燥,伴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肺肾阴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肺津,肺失濡养,故干咳少痰,咽干口燥。
川贝炖雪梨
做法:雪梨1个,川贝母6克,冰糖适量。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川贝母研成细末。将雪梨块、川贝母末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煮1~2小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雪梨能清热润肺、除烦止渴;川贝母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该方能够滋养肺肾之阴而平喘。
其他中医养护要点
情志调养:情绪波动可影响肝气,肝气郁结易化火伤肺,因此CVA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以免加重病情。
起居调摄:CVA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尘埃等。同时,应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因为感冒易诱发或加重CVA症状。
增强体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推荐CVA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减少发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