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陈国权
戴征浩
2018年10月14日,一位患者从千里之外的浙江余姚赶到湖北武汉,说一个月以前因生活琐事而大发雷霆,致右眼突然失明,现在只有一半视野。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医生无法诊断。该患者颇觉纳闷,明明右眼都快看不见了,为什么检查无异常?无奈之下想找中医寻求治疗。
患者诉近来两目及两太阳穴附近胀痛,右眼为甚。口干甚,口苦,反酸,自服逍遥丸后生口腔溃疡。入睡难,梦多,易醒,复睡难,翌日精神差,偶发头昏欲睡,记忆力减退,易怒。纳可,小便黄,夜尿1~2次。脉见弦象,舌红,苔白稍干。证属肝郁化火,胆经痰热。治宜疏木降火,清胆化痰。方投丹栀逍遥散合温胆汤加味。
处方:牡丹皮15克,炒栀子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柴胡10克,薄荷8克,茯苓2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生姜5片,枳实15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制胆南星8克,炒谷、麦芽各15克,炒酸枣仁15克,夏枯草20克。10剂。
11月11日二诊。诉上药尽剂后又抓了14剂。服药2剂后视力开始恢复,两太阳穴附近不胀了。但服至8剂后,两太阳穴附近又发胀。盖证变而方药仍守也。考虑这与其侄儿建议将当归加至20克有关,即“补之不当致盲”的再现。现患者自觉脑中不适,腰痛(左肾结石)。查胆固醇偏高,颈椎不适,后脑勺晕,急躁易怒,胸闷,晨起口干,口苦,睡眠可,纳可。大便日1~2行,偏稀。小便黄,夜尿1~2次。脉弦,微数,舌红,苔白。故仍立足于治肝胆,但方药有变,改投疏胆解郁的小柴胡汤合滋养肝肾的一贯煎加味: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8克,黄芩10克,生姜3片,大枣15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炒川楝子8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15克,青箱子10克,密蒙花10克,石决明20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女贞子20克,墨旱莲20克,杭菊花10克,炒谷、麦芽各20克。14剂。
11月25日三诊。其侄子反映,患者每夜口干,泛甜,胃部不适,口苦消失,自觉胃中有火,欲饮冷水。大便日2行,质偏稀,夜尿2次,舌红,苔白腻,未诊脉,余尚可。上方加龙胆草10克,瞿麦20克,制鳖甲20克,5剂。
12月2日四诊。患者诉药后太阳穴处胀痛及胃部不适有所好转,但双眼视物模糊有所加重,右眼仅余内侧1/4处视野较清晰。现双眼发胀,略怕光,太阳穴发胀时头昏不适,记忆力较差,口干,纳可,眠可。余如前。脉弦数,舌红,苔薄白而润。微调思路与方药,改投四逆散合一贯煎加味:柴胡10克,枳实15克,白芍30克,炙甘草8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楝子8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15克,石决明20克,青箱子10克,菊花10克,夏枯草15克,黄连8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钩藤10克,葛根3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谷、麦芽各15克。14剂。
12月23日五诊。患者诉眼睛视力维持原状,右眼动,略怕光,易醒,复睡难,性欲减退,胃胀好转,纳可。大便依然日2行,质偏稀,小便黄如茶。脉弦数,舌红,苔薄白。守上方,夏枯草加至20克,另加瞿麦10克,薄荷8克。14剂。
2019年1月13日六诊。其侄代诉:服上方后右眼视力明显好转。鉴于有肾结石,守上方加琥珀10克,鸡内金10克,玉米须10克。14剂。以巩固疗效。后期随访,视力恢复如初。
按:《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上·倏然盲而不见》解释暴盲:“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本案正是如此。目乃肝窍,大怒伤肝及胆,气机郁滞,迅即化火,致胆气随肝气上冲,精血不得运于目而暴盲,胆经不利而致两目及两太阳穴附近胀痛。肝疏失常,津不上承,加之胆火上炎,是以口干、口苦、反酸;木病及子,故睡眠异常。自服逍遥丸后口腔溃疡,乃只顾疏肝,而未清肝胆也。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降火健脾,温胆汤清胆化痰,黄芩、川芎浓缩小柴胡汤之方义,利胆通络。余药以助清肝胆之力,且养肝和胃。复诊改用小柴胡合一贯煎加味后胃中不适甚或有火、泛甜,口干饮冷,多系一贯煎用之稍早,滋腻碍邪所致。患者三诊时未来门诊,因主症未大变,故守上方,加龙胆草、瞿麦等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功。四诊患者来汉,微调思路,以四逆散易小柴胡,恐小柴胡中的党参、甘草补之太过而碍邪,不利于肝胆之气的疏泄复常。五诊效不更方,加薄荷使肝胆之火从上而散,加重夏枯草并另加善于清热软坚通络的瞿麦,使部分肝胆之热从下而出,形成上下分消之势。六诊时兼顾化石,治标以固本,疗效终于如愿。
本病除暴怒伤肝外,尚有惊恐过度,心神失守,气血逆乱,不能运精于目;或嗜辛酗酒,致脾胃湿热,反侮肝胆而然;或思虑太过,营血暗耗;或房劳太过,水虚火炽,以致脾肾之精不注于上等原因。(陈国权
戴征浩 湖北中医药大学)
眼底血管“塞车”中医“疏通”有招
(2024-09-21
03:48:31)[编辑][删除]
眼底血管“塞车” 中医“疏通”有招
摘自2024-9-20中国中医药报
罗建国 湖南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底视网膜上有像城市道路样的血管网,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保障供应眼球营养和维持视功能。当如汽车样的栓子堵塞在视网膜中央静脉或视网膜分支静脉上,就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网膜上小量出血,甚至大片的火焰状出血,这被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主要由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血栓以及血液黏稠等因素引起。
病因病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单眼突发无痛性视力障碍,视力可降至指数或手动。眼底见视盘充血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显著迂曲、扩张,呈腊肠状。视网膜出血呈火焰状,还可伴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片状棉绒斑。黄斑区常有弥漫或囊样水肿。常因严重的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等导致视力严重障碍,还可能产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致盲率高,预后较差。该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目前也呈年轻化。年轻人的静脉阻塞多与血管的炎症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在黑暗中看电子设备,用眼过度、熬夜、经常饮酒、抽烟、情绪不稳定等都可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炎症反应。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医称“络瘀暴盲”。络瘀暴盲是指因眼底脉络瘀阻,血不循经,溢于络外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本病的关键是静脉阻塞而致出血,阻塞属瘀,离经之血亦是瘀,总之为血瘀证,化瘀通脉应贯穿治疗始终。但致瘀有各种原因,亦当审因论治。水肿、渗出与痰饮水湿等与该病有关。有新生血管者,与阴虚瘀热有关。瘀与郁互相影响,因病致郁,因郁而加重其瘀者有之,故化瘀兼理气解郁之法不可忽视。后期欲恢复视功能,则当配伍补肾明目。
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
气虚血瘀证:眼底脉络闭阻,视网膜出血,视盘充血水肿,静脉怒张,或有黄斑水肿,伴短气无力,面色萎缩,舌淡有瘀斑,边有齿痕,脉虚或涩或结代。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脉、利水明目。笔者验方活血利水明目汤:丹参30g,葛根30g,黄芪30g,茯苓15g,泽泻10g,白术10g,薏苡仁30g,车前子15g,枸杞20g,草决明15g,仙鹤草30g,三七6g,蒺藜10g。阴虚瘀热证:视物模糊,视前红影或黑影,出血量较多或色较鲜红,或后期有新生血管。兼见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遗精腰酸,心悸盗汗,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化瘀。方用生蒲黄汤加减:生蒲黄20g,生地黄20g,仙鹤草30g,白茅根30g,丹参15g,枸杞20g,山栀子10g,旱莲草20g,玄参15g,知母10g,牛膝15g,三七6g,蒺藜10g。气滞血瘀证:视力急降,眼胀头痛,胸胁胀痛;或情志抑郁,食少嗳气;或忿怒暴悖,烦躁失眠;或乳房胀痛。舌尖边红,苔薄白,脉弦或涩。治宜理气解郁、化瘀止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生地黄20g,牛膝15g,枳壳10g,桔梗10g,仙鹤草30g,白茅根30g,三七6g,茺蔚子15g。肝阳上亢证: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或弦细。治宜平肝潜阳、化瘀止血。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决明子15g,钩藤15g,石决明30g,牛膝15g,益母草20g,桑寄生15g,蒺藜10g,丹参30g,三七6g,枸杞20g,茺蔚子15g。痰瘀郁滞证:视物模糊,头重眩晕,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胸闷脘胀。或是病程较长,眼底水肿明显,渗出物多,或有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或视网膜上有机化斑或条索物。舌白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治宜化痰利湿、活血祛瘀。方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陈皮10g,半夏12g,茯苓20g,葛根30g,浙贝母10g,昆布10g,海藻10g,桃仁10g,当归15g,薏苡仁30g,川芎10g,桔梗10g,三七6g。
中成药
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日3次。葛根素注射液:每次200~40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水500ml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1次,10~20天为一疗程。益脉康片:每次2粒,日3次。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2~3粒,日3次。
穴位注射 丹参注射液或葛根素注射液2ml,双侧肝俞穴注射。
离子导入 可用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局部离子导入治疗。
按摩
用中指、无名指按压闭合眼球,每分钟50~100次,按摩5~10分钟,日2~3次;亦可用手的大鱼际处或小鱼际处按压眼球,每次5~10分钟,其间每压1分钟松开5秒钟,以维持一定的眼球血液循环。眼球通过按摩、按压等机械性压迫后,使房水外流量增加,玻璃体容积减少,玻璃体腔扩大及脉络膜血容量减少,使眼压下降,由于眼压的降低,血管被动扩张,可促使栓子通过或流向远端未梢血管,恢复视网膜血液供应。
敷贴
王不留行子20g、石决明50g,共研细末,用鸡蛋白调匀敷眼脸,每次30~60分钟,日2~3次。仙鹤草80g,水煎取汁,浸纱布或小毛巾湿敷眼部,每次20分钟,日2~3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