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漏声迢递晨昏转子午流注气血生

(2022-11-06 04:26:14)


——诗词中的“时辰”及其蕴含的养生之道

时间:2021-07-0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黄新生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每日的十二时辰,人体气血依次流注十二经脉,引起五脏六腑的相应变化。只有顺应自然变化,才能避免邪气侵害,减少疾病发生。

夜半而睡胆气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枫桥夜泊》)23:00~1:00,是为子时。子时气血流注于足少阳胆经。

胆主决断,白天有心事而不能决断者,往往焦虑而不能入睡,诗人张继便因“愁”而失眠。子时属“阴中之阴”,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气若能顺利升发,人体各个脏腑就会正常运行,身体状态就会很好,故子时睡眠对一天至关重要。胆汁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子时经常失眠,会造成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功能紊乱,影响脾胃纳运功能,出现消化道症状。肝胆相照,共主勇怯,子时经常失眠,还会导致郁闷、易怒、惊恐、胆怯等情志变化。

鸡鸣而卧血归肝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1:00~3:00,是为丑时;张景岳说:“冬之鸡鸣在丑,阴之极也”,丑时又称鸡鸣。丑时气血流注于足厥阴肝经。

肝主谋虑,有辅佐心神深思熟虑的功能,深谋远虑而被世事所扰者,此时常思绪万千而失眠。诗中女主人谋虑家族兴旺,故此时醒来。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丑时经常失眠,常可导致郁闷或易怒等情志变化。肝主藏血,肝血不但能濡养肝脏本身,还可化生和濡养肝气,濡养筋、爪、目等形体官窍。《素问》曰:“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睡眠可让肝血得到休养,使肝主疏泄、主藏血等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肝气充足,自然气血调和、思维敏捷、情志调畅、目光敏锐、爪甲坚韧有光泽。

平旦养肺仍需睡

“平旦气偏清,境界复深窔。初日上东溟,高峰最先照。会意发长吟,何似苏门啸。不必谐宫商,自是山中调。”(宋代释文珦《平旦》)3:00~5:00,是为寅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天已经蒙蒙亮,又称平旦。寅时气血流注于手太阴肺经。

肺志为忧,抑郁忧愁之人此时常过早醒来,情绪起伏而难以入眠。诗僧释文珦这时起床,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开始一天的修行,但对常人来说并不适宜。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此时阴气尚重,天气尚寒,故仍需一个深度的睡眠。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丑时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可保养肺气,使人呼吸匀和、气机调畅、血脉通畅、水道通调,气血津液得到治理和调节,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袭。

日出而作宜排便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远古《击壤歌》)5:00~7:00,此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故为日出,是为卯时。卯时气血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主传导糟粕,接受小肠下移的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糟粕,经肛门排出体外,故又称为“传导之官”。卯时大肠经最旺,最利于排泄,故应养成此时排便的习惯。《击壤歌》中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恬淡寡欲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养生,还应记得,日出时分,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食时养胃贵早餐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唐代陆龟蒙《食鱼》)7:00~9:00,是为辰时;古人在此时吃早饭,故又称食时。辰时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

胃主受纳水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功能,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均源于饮食水谷,故胃又名“水谷气血之海”。胃主腐熟水谷,能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经过一夜的修养,此时人体最需补充能量。辰时胃经最旺,受纳和腐熟水谷的能力也最强,此时吃一顿丰盛的早餐,最容易消化而发挥其营养作用。

巳时工作效率高

“隅中巳,专心发愤寻诗史。每忆贤人羊角哀,求学山中并粮死。”(唐代《敦煌曲子词》)9:00~11:00,此时阳气升腾,气温升高,蛇开始外出觅食,是为巳时;太阳高照,至于衡阳,是谓隅中。巳时气血流注于足太阴脾经。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能够把胃初步消化的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起到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巳时脾经最旺,人体气血亦最旺,精神最为振奋、体力和记忆力最强,此时是工作和学习的最好时候,古人多在此时发奋读书。但思伤脾,巳时过度用脑也会损伤脾气,使人产生不思饮食、脘腹闷胀等症状。每天上午10点做广播体操,可使大脑得到休息,肌肉放松,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午时小憩去心劳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白居易《昼寝》)11:00~13:00,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故称日中;此时阳气极而阴气生,马为阴性,是为午时。午时气血流注于手少阴心经。

心为君主之官,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心主神明,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人在午时小睡片刻,可缓解疲劳,对养心大有好处,下午乃至晚上都会心胸舒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午时也是吃午饭的时候,可以为小肠受盛化物做准备。

日昳且饮一杯茶

“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南宋陆游《幽事绝句》)13:00~15:00,此时太阳偏西,故称日昳,是为未时。未时气血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主受盛化物,接受容纳胃腐熟之食糜,并作进一步消化,午时吃完午饭,这样才能使小肠受盛化物。小肠主泌别清浊,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将其分为清浊两部分,吸收水谷精微,经脾气转输全身,灌溉四傍;将水液经三焦下渗膀胱形成尿液;将糟粕送入大肠形成粪便。此时喝杯白开水或清茶,有利于小肠降火,降低血液黏度。

申时学习效果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15:00~17:00,猿猴在此时凄声啼鸣,是为申时。申时气血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从足部沿后小腿、后大腿、臀部以至脊柱两旁向上,一直运行到头顶,是人体一条大的经络。申时膀胱经最旺,这时人体精神、体力又进入强盛阶段,也是工作和学习的好时段。膀胱主贮藏和排泄尿液,此时喝一杯水,有利于津液的循环。

酉时养肾藏精气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7:00~19:00,此时夕阳西下,故称日落;鸡开始归巢,故为酉时。酉时气血流注于足少阴肾经。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能贮存、封藏精气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故酉时不宜过劳、不宜房事、不宜惊恐,以养精蓄锐,保养肾脏。保精护肾乃养生之大法,如运动保健、导引固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皆可在此时施行之。日落时分,王维心静如水,养精蓄锐,深合保养肾脏之道。裴迪却酩酊大醉,过度饮酒能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对保养肾精深为不利。

戌时散步护心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生查子》)19:00~21:00,此时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是为戌时。戌时气血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是心的保护组织,又称“膻中”。心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若外邪入侵,则心包当先受病,“代心受邪”。戌时心包经最旺,这时不宜过饱,宜提升心之正气,与朋友家人聊天、散步,保持心情愉悦,以避免“受邪”。

人定睡眠养三焦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唐代白居易《人定》)21:00~23:00,此时人开始睡觉,故称人定,是为亥时。亥时气血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为“决渎之官”,是人体运行津液和通行元气的通道,有疏通水道、运行津液、通行元气的功能。人在亥时睡眠,百脉、脏腑可得到最好的休养,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睡觉之前用温水泡脚,能畅通上中下三焦的气机,使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有利于睡眠。

漏声迢递,兔走乌飞,晨昏变化之间,人体经脉气血流注也随之悄然变化。人体若能顺应这种自然变化,起居有常,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规律,必能百邪不侵,健康长寿。(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道家内部医术珍藏秘方(5)

 (2019-10-12 04:31:16)[编辑][删除]
作者:风湿达人    大海转载了风湿达人的博文

51、脉管炎方 五副
当归10 川芎6 赤芍10 生地13 二花13 连翘10 西中吉*20 蒲公英16 地丁16乳香10 没药10 栀子10
煎服,每日三次。

52、白带方一、二方;
蜂蜜250 香油250 白果250 白糖250 生姜250共熬后入瓶,每日服三次,每次三匙。
雄黄5 白术5 一次服下。七天服七次。
53、月经不调;大黄33 斑蝥1 红花1 大桃仁共末,每服10克。黄酒为引,开水送下。
54、宫颈糜烂方;二花15 云苓15 土茯苓15 五副,煎汤。
55、催生方;公鸡肝七副,黑矾二两,共炒焦,研末为丸,烙饼吃五天,吃完。
56、催乳方(小儿生下后即吃此药,乳即下)当归10 通草10 熟地10 泽泻6 甲珠*10 口芪10 不留10 香薷6 甘草3 黄酒四两 红糖二两小儿脐血为引,三副。甲珠6
57、小孩痘疮未齐;葛根10 平贝10寸冬12 天冬10 当归10 赤芍6 桔梗6 前胡6荆芥6 苏子8 枳壳6芫荽、赤圣柳*为引子。平贝*:查药典无此名。或说即为浙贝。
58、疹未出齐;元参6 牛子*(牛蒡子之简称)6 荆芥3 防风3 寸冬6 葛根10 前胡6 二花3 连翘6 桔梗6 川贝6 甘草3化毒丹*?(何物不详?)一盒作引子。
59、小儿左边丸偏坠方;炒小茴25 荔枝核16 共末,红糖二两共熬成膏,三天吃完。
60、神经病方;公猪心七个 琥珀5 菖蒲5 朱砂5 塞在猪心里煮后吃下。
61、止抖方;琥珀5 朱砂5 赤金10 磁石10 十副用法:内外兼用,制丸或研粉吃。每日10克,温水服下。当归16 川芎16 川断16 木瓜16 桂枝12 杜仲16寄生30 独活12 鸡血藤25 磁石30 龙骨30 牡蛎30 伸筋草25 长生草15 甘草10川牛膝25 黄芪60
十副一疗程,煎服,日二次,早晚各一次。
62、美尼尔综合症;半夏20 云苓25 橘红25 甘草15 竹茹25 青皮25 黄芩15 菊花35
三副。日服三次。
63、神经性头痛方 五副;炒枣仁一两 甲鱼15 熟地一两 生牡蛎10 石决明10炙甘草6 枸杞子10 姜虫*10 蜈蚣两条 天麻6 全虫6水煎服。
64、神经病,痰迷想死;山葱*5 明矾3 郁金3 菖卜*3 牙皂*1.5 半夏5 巴豆米5个(不去油)共末,糊丸,分两次服,温开水送下,两次喝完。
山葱*:药典p874#1215,藜芦异名为葱葵、山葱、葱芦、葱白藜芦、七厘丹。
菖卜*:药典p202#0293,石菖蒲之异名有菖蒲、水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菖卜(bu)为菖蒲(pu)之笔误,二者读音不同。
牙皂*:药典p390#0544,皂荚之异名有鸡栖子、皂角、大皂角、长皂角。为豆科植物皂角的成熟果实或发育不正常的果实(猪牙皂)。此处为猪牙皂之简称。
65、夜不得眠;半夏、秫米 煎服。主治:胃不和,夜不得眠。
66、难眠,多梦;夜交藤50 加于血府逐瘀汤,煎服,五副。(夜交藤单用治失眠。)
67、头晕方川芎15 吴茱萸10 香附10 黄酒四两煎服发汗。
68、食道癌方
黄连30 泡白酒500 喝后能吃饭。
紫花地丁500克,分三次熬好后加红糖四两服下,每天晚服一次。
69、治骨髓癌方渡江子(即巴豆)早晚各八粒。还可治疗:骨结核、胃痛、咳嗽、哮喘、身痛等,每次四~八粒。制法:巴豆入热麻油中略捞。
70、治癌方16
半枝莲30120 白花蛇舌草1560 水煎服。
半枝莲20 白花蛇草30 八月扎*12 煎服,治肝癌。
半枝莲30 白花蛇草30 石见穿*30白茅根15 水煎服代茶饮,治疗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肺癌。
白花蛇草180 天门冬180 煎服。
壁虎、蟾皮、蜂房等,治癌肿。
僵蚕、全蝎、蜈蚣、壁虎、螳螂、水蛭,共研末,每服3克,开水冲服,治胃癌。
八月扎*:待查。
石见穿*:药典p196#0284,异名有紫丹参、小丹参、石打穿、活血草。一年生草本。辛苦微寒,归肝脾经。化瘀止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
(附方,来自药典石见穿条。复方紫丹冲剂:石见穿、丹参、鸡血藤各250克;当归、香附、郁金、鳖甲各150克;红花100克。制成颗粒,每袋22克。功能:舒肝理气,活血散结。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习惯性崴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