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辅周治产后受风案

(2022-10-07 10:18:39)


时间:2021-12-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李某某,女,29岁,1963年10月15日初诊。产后已二周(第三胎),恶露未尽,头痛身疼,恶寒不发热,微汗出,背及两膝关节发凉,饮食如常,大便干结,小便通畅,脉浮缓尺弱,舌质淡,苔薄白。

此属产后受风,营卫不和,宜和营卫,祛风为治。拟熟料五积散加减。

方药:党参一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苍术一钱,厚朴一钱,枳壳(炒)一钱,陈皮一钱,当归一钱,川芎一钱,白芍一钱,桂枝一钱,白芷一钱,桔梗一钱,防风一钱,黑豆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用好醋一小酒杯,水半杯,和匀,将药浸湿炒成黄色为度,再加水慢火煎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剂。

二诊:头痛,身痛俱减,余症同前,脉沉细涩,舌质正常无苔。认为外感已解,血气未和,宜调和气血为治。

方药:当归一钱五分,川芎一钱,干生地三钱,白芍一钱五分,黄芪三钱,桂枝八分,炙甘草八分,阿胶珠二钱,艾叶一钱,续断一钱,炮姜一钱,再服三剂,诸恙皆平而获痊愈。

按产后气血新虚,瘀滞未尽,营卫未和,风邪乘虚而入,此时纯补则碍邪,驱邪则伤正。故取调和营卫,祛风除湿之法,宗熟料五积散加减,攻补兼施。连服三剂,头痛身疼解除,恶露仍未尽,此风邪已去,营卫未调,继以胶艾四物汤与黄芪建中汤合方,调气血,和荣卫,佐以续断,炮姜,温以行瘀,连服三剂而获痊愈。由此体会,中医治病,重视虚实标本,或先治标,或先治本,或标本并治,或攻补兼施,此例先治标,后治本,若处理失当,则有延长病程之可能。(本文1分=0.1钱,1钱=5克)

(本文摘编自《蒲辅周医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蒲辅周治经漏验案二则

时间:2021-11-0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医案一

阿某某,女,38岁,1964年7月22日初诊。半年前因过度悲伤,发生月经紊乱,每月数见,近两月明显,断断续续流血,血量时多时少,血色时红时紫,或下黑色血块。伴有气短、心慌,左少腹胀痛,腰酸,乳房胀,手心发麻,颜面及下肢微肿,平时有低热,体温多在37.3左右。大便偏干,小便正常,偶见白带增多。既往史无特殊,正产一胎,小产一次。此次病后,于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子宫颈糜烂和盆腔炎,经注射黄体酮,口服合霉素、维生素C和K等药止血,病情不见好转。舌质正常边缘不齐,苔薄白,脉象沉细,左关独弦,中医辨证为肝脾失调,热郁兼瘀,以致久漏,治宜清热消瘀,调经止血。

方药:当归二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细生地二钱,黄连(吴茱萸水炒)八分,黄芩一钱,炒丹皮一钱,茜草一钱,藕节四钱,炙艾叶一钱,川续断一钱五分,炒蒲黄一钱五分。

7月28日复诊:前方服3剂,流血反见增多,少腹疼痛剧烈,随至某医院用止血、止痛药后,疼痛略缓解,但流血依然如前,余症亦无变化,脉弦细微数,舌同前,此郁热初清、瘀血渐行之象,治宜益气止血。

方药:黄芪八钱,当归二钱,续断一钱五分,莲房炭一个,鹿角霜四钱,地榆炭一钱,阿胶珠二钱,陈棕炭一钱。

7月30日三诊:前方服3剂,血仍未止,但血量有所减少,唯活动多时血尚多,脉舌如前,前方去鹿角霜,加茜草一钱,丹皮炭一钱,再服5剂。

8月5日四诊:流血明显减少,尚感身倦乏力,腰酸,腹微胀,大便偏干,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漏血已久,心脾两伤,以调心脾为治。

方药:党参一钱,炙黄芪二钱,白术一钱五分,茯神二钱,炙甘草一钱,木香五分,炒远志一钱,枣仁(炒)二钱,龙眼肉二钱,熟地二钱,杜仲二钱,当归一钱,续断一钱,炮姜一分,5剂。

8月12日五诊:流血再减,腹胀消失,少腹偶有隐痛,脉右沉细,左弦细微数,舌淡无苔,虽漏血初减,但冲任不固,治宜滋肝肾以固冲任。

方药: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熟地三钱,白术二钱,炒杜仲三钱,续断二钱,破故纸二钱,芡实四钱,乌贼骨三钱,小茴香(盐水炒)八分,川楝子(炮)二枚,巴戟天二钱,血余炭(布包)八分,5剂。

8月22日六诊:血止症平,舌正无苔,脉沉细左关微弦,前方去血余炭、巴戟天,加肉苁蓉二钱,3剂,隔日1剂。停药观察,月经恢复正常。

按:本例悲伤气结,肝脾失调,以致热郁兼瘀而漏,故首宜清热消瘀,俟热清瘀行后,继以益气止血,血稍止,又调其心脾、滋其肝肾,而冲任得固,经漏得愈,先后缓急,井然有序。

医案二

李某某,女,38岁,护士,1963年2月1日初诊。诉半年来经水不断,上半月多,下半月少,色紫,时见血块,有时小腹疼痛,恶凉喜热,一个月前于某医院施行刮宫手术治疗后,仍不断流血,血色时红时紫,经常有腰及下腹疼痛,食纳甚差,口干喜大量热饮,胃脘部常有堵胀感,大便干燥,隔3~4日1次,小便正常,心慌,寐差或多噩梦,疲乏无力,曾服中药汤剂及蜂皇精等,病情不减。脉象两寸尺弱,两关革,舌质黯淡无苔,此属漏证,由气血损伤,兼有瘀结,治宜调气血,化瘀结。

方药:艾叶一钱,清阿胶(烊化)三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白芍二钱,干地黄三钱,川续断一钱五分,炮姜一钱,茜草一钱,海螵蛸三钱,柏子仁二钱,桂枝一钱,白术一钱。

2月4日复诊:前方服3剂,心慌消失,胃脘堵胀减,食纳转佳,阴道流血略见多,挟黑色血块,余症同前,脉滑,舌亦如前,属瘀行血活之象,治宜调气血,固冲任兼消瘀结。

前方去柏子仁加炒杜仲二钱,黑豆三钱,再服3剂。

2月7日三诊:流血时减,下血块后则腹痛即减,大便微干,日1次,余症无变化,脉缓有力,舌淡无苔,瘀积已去,正气略伤,治宜培养气血。

方药:白人参一钱五分,黄芪二钱,炒白术一钱五分,茯神二钱,炒远志一钱,酸枣仁三钱,当归一钱五分,炮姜八分,熟地三钱,续断一钱五分,木香五分,炙甘草一钱,清阿胶(烊化)三钱,3剂。

2月11日四诊:流血减少,偶感腹微痛,上腹稍胀,有时左侧偏头痛,周身酸软,近日腰酸痛,微咳,晨起少量痰,食、眠、便皆如前,脉象左寸沉细、关弦细数、尺沉细,右寸微浮数、关弦大,尺沉细,舌淡无苔,属血虚肝热、肝风微动,宜养血平肝息风。

方药:当归二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干生地三钱,旋覆花二钱,石决明(煅)四钱,炒菊花一钱五分,杜仲二钱,川续断一钱五分,龙眼肉二钱,莲房(火煅)一个,清阿胶(烊化)三钱,三剂。

2月14日五诊:两天来因劳累流血又见多,夜手足冷,耳鸣,余症大致如前,脉寸尺弱关弦虚,舌淡无苔,漏血过久,冲任不固,稍事操劳,血必妄行,治宜强肝肾以固冲任。

方药:干熟地五钱,炒白术三钱,鹿角霜五钱,阿胶珠二钱,炒杜仲三钱,川续断一钱五分,山萸肉二钱,肉苁蓉三钱,炮干姜一钱,3剂。

2月18日六诊:流血显著减少,腰及腹痛见轻,脉弦大而急,舌如前,前方加地榆二钱,再服3剂。

2月21日七诊:血已基本止,唯有时尚有少许粉红色液体,胃纳欠佳,偶有心悸,余症基本消失,脉寸尺弱,两关沉细,由病期过久,流血过多,治宜调补心肝脾,拟人参归脾丸缓补之,连服一月,血止经调而痊愈。

按:二例经漏,皆用和血消瘀之法,但各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或先消瘀而后固冲任,或兼清热而消瘀,灵活掌握,不可拘泥。(本文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蒲辅周医案》,文中1两=50g,1钱=5g,1分=0.5g)


蒲辅周治疗经漏案一则

时间:2021-11-0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汪某某,女,39岁。于1957年10月30日初诊。患者月经紊乱、淋漓不止已四年,因四年前生育第三胎之后,阴道一直流血,量多,有时色淡,有时深紫,夹有小血块,每次持续流血七八天,停三五天再发生流血状况,一年后出国期间,曾稍有好转,经期无腹痛,唯有小腹坠胀和腰酸。

1958年5月,经妇科检查,认为子宫纤维变形,可能为子宫瘤之前期。本次月经为10月9日,16日已净,19日又来潮6天,量不多,呈褐色样。有时心跳头晕,口渴思饮不多,食欲、睡眠及二便均正常。脉象迟而缓,尺无力,舌正无苔,由冲任损伤,久则成漏,治宜调补冲任。

方药:醋制龟板一两,鹿角霜一两,生龙骨六钱,破故纸三钱,生杜仲四钱,续断二钱,杭巴戟三钱,山萸肉三钱,怀山药四钱,龙眼肉四钱,莲房(微炒焦)一个,川牛膝二钱。10剂。

二诊:距上次月经刚二十天而又来潮,量多,色鲜红夹有小血块,腰酸,睡眠易惊醒,食欲及二便正常,脉象寸尺俱沉,两关微弦,舌正无苔,正值经期,治宜益气和血,兼化瘀滞。

方药:生黄芪四钱,当归二钱,干生地四钱,白芍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炒丹皮一钱五分,炒黑豆五钱,藕节五钱,茜草根三钱。10剂。

三诊:上次月经共行五天,来去通畅,无腹痛,近半月来白带稍多,质稀无气味,腰不痛,月经将至,食欲佳,二便正常,睡眠好,头晕及心跳消失,六脉缓和,此漏证基本向愈,唯且善养,月经来潮时服第二次方药以调和气血,月经停止之后,再服第一次方3剂,以固护冲任。

四诊:经治疗约半年月经已正常,最近月经又稍紊乱,经行不畅,量少,腰酸痛,食欲不佳,大便干,两三日1次,因上夜班,睡眠至多5~6小时,头晕,目倦,少精神,平时白带多,脉象左关迟缓,右关沉弦,舌正无苔,此属血滞,由情志过急所致,治宜活血行瘀。

方药:当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赤芍二钱,干地三钱,桃仁一钱五分,红花一钱五分,酒军一钱,桂枝二钱,泽兰二钱,刘寄奴三钱,炮姜一钱,炒黑豆五钱,鸡血藤二钱。2剂。

五诊:服上方后,虽然月经量稍增多,但较正常仍明显为少,仍然不畅,头晕腰酸,五心烦躁,精神非常兴奋,不能睡眠,食欲不振,大便不干,脉舌同前。

原方去大黄、炮姜,加炒丹皮二钱,再服3剂。

六诊:月经刚净,腰酸痛减轻,头已不晕,精神已不太兴奋,比较安静,睡眠转好,食欲亦有增进,二便正常,脉象左沉迟,右沉弦细,舌淡无苔,拟养营益气以善其后。

方药:人参养荣丸六两,每日早晚各服二钱,开水送服。

自此月经周期复准,经行畅,每次5~6天,量中等。

按此例由冲任损伤兼瘀滞,新陈代谢失其常度,故治疗首宜调复冲任为主,并消瘀滞,故继用桃红四物汤,活血行滞,因为补益冲任,即所以固经漏之源;活血行滞,即所以治经漏之流,源固而流畅,则经水自无失度和泛滥之虞。(本文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蒲辅周医案》,文中1两=50g,1钱=5g,1分=0.5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