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方今用显疗效

(2022-09-01 14:05:42)

摘自2022-8-31中国中医药报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食管症状综合征及食管外症状综合征构成,常见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不适等,此外,一些慢性咽炎、咳嗽、哮喘、胸痛、鼻炎、中耳炎等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不典型表现。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等,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抗酸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胆汁结合剂、神经调节剂等。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仍然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可迅速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逆转部分并发症。但大量临床报道指出抑酸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约有40%的患者抑酸治疗后烧心及反流症状无法得到明显缓解,并有25%的患者停药后复发,因此,积极寻求抑酸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很有必要。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科创团队”,团队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临床治疗中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推崇使用合方以切合复合病机。以旋覆代赭汤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病专方,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古今名医方论》称旋覆代赭汤为“承领上下之圣方也”。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致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反胃呕吐等症。临床使用时根据辨证不同,合用其他经方、时方加减化裁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临床研究显示可以有效改善反流症状,减少复发。
科创团队近5年相继完成苏州市级、江苏省级科研项目多项,以中医学“胃主和降”理论为指导,从食管炎症微环境及抗反流屏障角度阐释旋覆代赭汤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旋覆代赭汤可通过调控食管细胞免疫应答,影响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变形和分化,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和胃排空, 进而改善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修复损伤的食管黏膜,改善食管炎症反应。这些实验研究的开展,有助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探索及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多层次、多靶点的解析中医经典方剂旋覆代赭汤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为中医经典方剂的现代化再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