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别称趣谈

(2022-06-19 04:23:26)

祖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医作为其中的一支,亦是底蕴深厚,此文仅论中医别称,权作抛砖引玉,望博大家之言,举一反三,弘扬祖国医学!

  一、岐黄术
  岐黄术,岐黄仁术,其实就是中医。众所周知,咱们中医早期的最完整的医学理论的奠基作,名叫《黄帝内经》。黄帝轩辕氏,故又称轩辕黄帝。轩辕,既是黄帝部落的族称,又是黄帝部族聚居定都之地。因此 鲁迅先生有诗云:“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愿把自己的生命与鲜血奉献给亲爱的父母之邦——轩辕故土。这表达了鲁迅真挚而强烈的爱国情怀。炎帝神农氏,他和黄帝轩辕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对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自然应当心怀敬意。有人说他们仅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不啻是数典忘祖之辈的轻薄之言。《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共计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它是以黄帝和其师岐伯问答体裁著成,故名“岐黄术”;又因为中医是大医精诚,救死扶伤,乃济世活人之仁术,所以又可称为“岐黄仁术”。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二、杏林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从周游列国而四处碰壁的现实中警醒,深感正人心,济世风,消除混乱,重建和谐有序社会的重要。于是痛定思痛,毅然决然回归故里,设“杏坛”来教授弟子,开一时教育之新风,号称从游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从此杏坛就成为教育之雅称。但与杏林是毫不相干,没有任何瓜葛。“杏林”一词出自葛洪所著的《神仙传》。据葛氏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董奉,福建闽侯人氏。他是位医林高手,长期生活在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庐山脚下。一心一意行医救人,一辈子就做好一件事,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董奉为人治病,不收诊金,只要求病患康复之后,根据自己病情之轻重来植树造林。由此看来,他还是个倡导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的先驱。轻患者种植杏树23株,重患者种植杏树45株。几年下来,他治愈康复的人们种植的杏林竟蔚然成林了。于是,春满杏林的生动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隽永不朽。

  三、橘井
  和杏林春暖,春满杏林紧随的便是橘井泉香的故事。它同样出自葛洪的《神仙传》。话说苏仙公在修炼得道,行将升天成仙之际,他诚恳地告诉老母:当明年疫病流行,可用院中的橘叶,和着井水煮成汤液,让乡人服用便可免受其害。说完便远行而去了。其母牢记儿子的重托,当来年疫病发威时,就采撷橘叶,放在井水里煎煮成汁,然后让乡民们服用,从而避免了疫病的侵害。乡人感念苏仙公的恩德,将橘井泉香的故事广为传播,苏氏厚生爱民的情怀,一直为后人称颂。当代医药学大师叶橘泉先生之名也出自此典故。

  四、悬壶
  (1)据《汉书·费长房传》记载,费长房是个得道之人,他经常在集市上出售药材,生意兴隆。白天卖药,夜晚则仿佛有“缩骨神术”,居然整个人躲藏进随身携带的葫芦里。时人目之为神仙。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你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就出典于此。费长房悬壶(葫)济世,卖药救人,成为中医的又一别称。从时序上讲,悬壶一说,早于杏林、橘井,悬壶,也有中医开业的意思。
  (2)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五、坐堂
  坐堂,也是中医的别称。相传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虽说也是个“正厅级”干部,但他对自己的医生职业非常热爱,总是舍不得放弃,以自己的表率示范作用阐释着“爱岗敬业”。每逢每月的初一、月半(十五),集中在这两天为患者诊疗。后来干脆把处理公务的大堂,当作了临时的诊所,“坐堂”一说由此而来。张仲景每月两天门诊,体现了真诚地为民排忧解难、治病救人的苍生大医的风范。患者在他的心里最重,他在人民的心中更重。坐堂,是中医的别称、雅号,从中我们是否也能感悟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呢?

   六、青囊

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里所谓的青囊是指药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送给他,以谢其酒食供奉的厚意。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这一青囊使华佗部分医术流传于世,故后世也称中医为青囊

现在这些称谓数悬壶、杏林、坐堂、岐黄最为常用,各自意境不一。愚认为悬壶表中医之神奇;杏林表中医之救死扶伤;坐堂表中医之官方气派;岐黄表中医之历史悠久。权作一解,抛砖引玉。

人生意境

 (2022-06-18 09:00:42)[编辑][删除]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远观和近取,却有很大的不同。

  “淡”“浓”之间,人们总喜欢选择“浓”的东西,从而忽视“淡”的存在。

  一杯香浓的咖啡、一股浓浓的暖意、情到浓时人自醉,让人流连忘返的意境啊。“淡”总是躲在“浓”的身后,那么不起眼,却又意味深长。

  情到浓时反自薄,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淡”在不经意之间,却描绘着另一种人生意境。

  人生的价值何在?只是在脑海中,不自禁的翻卷着人生如风、人生如酒、人生如戏、人生如棋、人生如书、人生如梦、人生如歌、人生如一幕幕画卷。

 

  二、人生如风,匆匆而过,一旦逝去,便不留痕迹。

  从你在这世走第一步路时,它就如风从你身边轻轻掠过,牵起了你的手,拂起了你的衣襟,召唤了你的灵魂,随着这无痕的风奔向前方。回头看走过的路,却一如清风,不留痕迹。人生如风、今来明去,风过无痕,人生有痕,但愿留下的是潇洒。

 

  三、人生如酒,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说明了人生的复杂多味。因为人生并非是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对这错综复杂的人生,有的人味觉敏锐,眼神犀利,对人生的品尝会透彻些,他会用这五色调味品,在人生途中画出斑谰的色彩。

  而有的人麻木,不懂人情世故,甘愿平凡,单纯快乐,想逆水行舟,尝尽人生五味,醉酒当歌。人生难醉一回,理解醉酒当歌的含义。

 

  四、人生如戏。在人生这个台上,任你自编自演。台上的戏是艺术,必定取材于生活,剧本由编剧定局,戏剧由演员来上演。

  人生的编剧姓甚,而演员又名谁呢?全靠编演。写悲欢离合,也可以写大浪淘沙。可以扮英雄好汉角色,也可以扮忘恩负义角色,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这也是与他的品位、修养、地位有关,这些决定了他所扮演何种角色。

 

  五、人生如棋,只要一招走错,步步会错。但人生岂非如一局棋那么短促。

  漫漫人生路,有的是时间去重新开局,所以输赢又何必去计较,摔倒了爬起来,再重来。人好似枝头花朵,要开要落,要聚要散,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

 

  六、人生如梦。人走在路上,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确实有时感觉仿佛做梦,当一醒百了时,那事已流逝,只能对其微微一笑。人生之蛊惑人心的最高境界乃是不辨现实与梦境。遗憾的是,常人难以进入这种境界。当明天成为昨天,昨天又成为记忆,再回首以前时,人生真是一场梦。但愿做的是美好的梦。

 

  七、人生如书。人的一生,走过的路,在人生之书中找出相应的章节来,有资格当这本书的作者是自已,用时间当笔墨,用经历当文字。公正无私地记载着人世间的一切,写下自已所走过的路。也许人生在笔下不过是一本随笔文集或随意册子,可那才是自已的东西,它客观地记录了一生走过的漫漫长路。那是一本难能可贵的书。

 

  八、人生如歌。人生在无声无息中一点一滴地流过,在坎坎坷坷中慢慢前行,一天又一天,它不断更换着不同的主题歌,那歌曲浓缩了人生百态,欢喜的、忧伤的,通过音乐的这些变化去体会那些平凡的、甚至是别样的人生。沿着一个人成长的足迹,一步步展开。

  在童年时代是轻快的;在经历坎坷后取得成绩时,它会是激烈昂扬的;在步入晚年,夕阳西下的时候是舒缓。抹不去也忘不了,人生如歌,消逝太快。但愿那是一首快乐的歌曲。

 

  九、回味往事。意境,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这话其实不无道理,因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意境。

  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友谊淡如茶,爱情浓似酒。好茶清香解渴,好酒芳醇醉人。能有机会结识几个知音益友是人生难得的幸运,香茗尽管多尝无碍,好酒可不能随便乱喝,只有两人相爱珍藏的幸福美酒,可以浅斟低酌,深情款款,慢慢地品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能给人最生动和深刻的意境印象。

 

  十、诗画出人心,人心不尽同;意趣各有异,境界也有别。

  1、青少年时期,那种如诗如画纯真的初恋,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感情之花,怯生生的欲语还羞,稚嫩而懦弱,不堪风吹雨打,容易随风飘去,留下淡淡的惆怅。

  2、壮年时期,其小说却是多姿多彩的,这个时期的人生,就像棋局的中盘,千变万化,风起云涌,异军突起,成败得失,难于预料。这部小说不管它如何写法,总希望男女主角有始有终,克服一切险阻,把稳爱的小舟,安然渡过去。

  3、中年时期,是人生的秋天,思想成熟,子女长大,事业有成,经济富裕,从此迈向人生的坦途。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触上感情的暗礁。中年心身未衰,事业发达,精力过剩,交际场中偶尔逢场作戏,灯红酒绿,心醉神迷,不加约束,也有可能节外生枝。

  4、老年时期,当夕阳无限好,白头偕老时,茶香酒味都已尝尽透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唯有相顾莞尔,笑而不答的哲学况味了。


人生的七个最高境界!

1、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悟”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取,但智慧,仅仅通过学习,是很难获取的。

一个人的智慧,除了学习,更需要悟,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如何去悟?不断反思自己,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用心去感悟,从经历中提取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别人说再多的道理,不如自己的一个领悟,自己领悟到的,才是属于你的智慧,别人给你说的道理,那是别人的智慧。

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

有舍才有得,舍不得,便不得,舍得,才能得到更多,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

舍得付出,才有收获;舍得努力,才有回报;舍得善良,方能心安;舍得爱,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舍,一方面是付出和给予,另一方面,是放弃那些不属于自己,以及那么没意义的东西,不强求,不纠缠,不计较。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取是一种能力,舍才是生活的智慧,会舍的人,往往活得更好,更明白,人活着,要会舍。

3、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乐”

生活是否能过得快乐,得看人,有的人,并不富裕,却活的很快乐,而有的人,坐拥金山银山,却很焦虑。

真的,一个人,能否把生活过好,关键在于自己的心,心若知足,快乐常伴,心若不知足,又如何快乐得起来?

快乐源于我们的心,只要心中有快乐,生活再残酷,我们也能活得有温度,在逆境中活出美好,活出精彩。

4、修炼的最高境界是“空”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要想把心修好,就要懂得放空自己的心,始终保持空杯的心态,如此,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人生。

走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都在不断的往心里装东西,有好的,有不好的,把心塞得满满的,很累,很沉重。

我们修心,就是要把心里的东西清空,让心变得干净而敞亮,这样,我们就能活得轻松而自在。

5、交友的最高境界是“诚”

朋友之间,贵在真诚,你真我真,你诚我诚,那彼此之间的友谊,就能四季常青,长长久久。

诚,是友谊之间的桥梁,没了诚,桥就会塌陷,有了诚,桥就会变得更牢固,能够抵挡住洪水的冲击。

诚,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朋友之间的友谊负责。友谊来自不易,我们都要以诚待人。

6、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静”

水静可鉴物,心静可观心,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静”。静,可以内观自己,看清现实,认清他人,更理智的去应对人生中的问题。

静,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它可以祛除人内心的浮躁,变得不再冲动,不再鲁莽。能够静得下心来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先静心,然后再去解决问题,如此,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7、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容”

在爱情的世界里,很多人总在要求对方,认为自己很爱对方,对方就得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这种行为,只会破坏彼此之间的爱情。

爱到深处无怨尤,真正爱一个人,就要懂得包容对方,能接受对方的优点,也能包容对方的缺点,对对方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要求。

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不是苛责,而是理解,不是要求,而是包容。

以上人生的七个最高境界,一旦悟透了,你的生活,你的人生,都会变得更好!

愿你积极乐观,开心过好每一天!

作者:专注生活正能量

懂你

  (2022-06-17 15:05:24)[编辑][删除]

 


把爱留给疼你的人,把心留给懂你的人。总有一些人,莫名喜欢你,有一些人,莫名讨厌你,还有一些人,处于中立状态。

你把关注点放在20%的喜欢你的人身上,每天就是如沐春风。总有20%的人,就是莫名其妙的讨厌你。关注点放在他们身上,只会烦恼不断。关注点放在20%的喜欢你的人身上,只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每天便如沐春风。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有时,太多人被请进生命里,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随着时间,你会发现,虽然在同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但往相同方向的人总是越来越少。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人就让他在那里吧。我们不怨恨,不沮丧,接纳一切的发生,人生云淡风轻。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尽享喜悦。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可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有些相逢是命中注定,有些人深深烙进心底,但大部分人转瞬便消失在各自的生命里。
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甜蜜,只需要做两点就足够。1. 不懂你的人,可以去影响,但不必强求。有缘的人,总是在花好月圆的时刻相遇,在对的时间里明白应该明白的事,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迟。世间这么多人,只要有1%的人懂你,足够了,汇聚到一起,力量就很强大了,选择同频道的人在一起,人生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快乐。2. 不懂的东西和不理解的事物,保持一颗初心,去探索和接纳。也许他们站的位置我们没有去过,他们看见的事物我们没有看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打开思维、心智,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接纳所有的不同,像孩子一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

周国平曾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人生,因情而暖,因缘而聚,遇到有些事情,真是无能为力。没把你放眼里的人,你又何必低三下四委屈自己;没把你放心里的情,你又何苦卑躬屈膝作贱自己。人,永远不要丢了尊严,把爱留给疼你的人,把心留给懂你的人,好好爱自己,胜过卑微爱他人。愿你余生,和懂你的人一起散步。

喜欢寂寞,也习惯孤独,逃离喧闹。一个人的安静,真的很好,寂寞是一种美丽,孤独是一种情调。比张扬的色调和空虚的喧器更真实,也更靠谱。

自己哭喊声中孤独的降落,又将在别人的哭声中孤独的离去。生命始终只不过是一次孤独的跋涉,每一步都在生与死之间穿行。

一路会遇上很多的人,不同阶段与我们擦肩而过或是并肩同行。弯弯小路、清清溪流,疏影横斜间会有暗香浮动,温暖着我们,或暗自神伤,柔情缱绻、低吟浅唱,在生命中划过深浅不一的印痕。

年少时总希望和那些爱和温暖可以一生相随、相伴。长大后繁花凋零,盛宴终收场。当繁花落尽,曲终人散后,留下的惟有一地苍凉,人世间原本没有什么永恒。

生命是孤独的跋涉 - 漫天飘雪的个人空间渴望流浪,喜欢漂泊。曾在遥远的异乡夜色中独行,仰望无尽的夜空,不知道哪里才会是自己真正的归宿。一些悠远的记忆,一些渐远的足音,一些温暖而又苍凉的思念填满我的落寂,抚慰那一缕缕淡淡的乡愁和哀怨,那种感觉有点忧伤,但也真的很美。一生之中,需要远行,怀揣着一些记忆。

生命是孤独的跋涉。相聚之后会分手,陪伴的不一定懂我们,温暖的不一定能相伴。所有的爱恨悲欢、聚散离合盛宴都将空留下繁华之后的散场。抚慰我们的只有音乐、文字、还有我们的梦想。

梦想在远方,最坚硬的物质是思想,而最柔弱的东西是情感。生命是孤独的跋涉,纵观一生,都是一个人在行走,苍凉而悲壮,还是执着的走下去,因为:生活在别处、梦想在远方。走吧,心存希望、怀揣梦想!

适合自己才好!

  (2022-06-18 07:50:07)[编辑][删除]
欣赏美、是人们最原始、最本能的反映和心理需求。什么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有的事物都要讲究个适合,人与人不同,物与物有异。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西施捧心被人称美,东施效颦却被人说丑。

穿鞋子更重要的是穿在脚上是否合适;你眼中不能看好的爱情,或许人家心里很甜蜜。

很多事情,你感觉不可思议,但别人自己感觉却是那么甜蜜;而你认为幸福或许别人苦不堪言。

人生的路也是如此,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些人本来才能绰绰,却表现为谨小慎微,胸无大志,阳光大道他不走,偏钻进小胡同里委屈自己。有些人却是好高骛远,只妄生奢望,而不讲求实际,总是选择原本不适合自己的路而行走,结果一再碰壁。

生活,在于适当选择。只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与生存,那才称得上明智。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不是所有的都能适合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山有独特,水有高低。人有贫富,草有荣枯,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方式,切不可东施效颦,也不可仰人鼻息,更不可因无端羡慕、盲目攀比而垂头丧气!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一起开,也不是所有的树都是同时绿。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必让自己陷在无谓的烦恼里,立足脚下的土地,无论肥沃贫瘠,适合生长就好;找准自己的方位,一路开心就满心欢喜。

既然无力攀登五岳,就爬上小山看风景;既然不能做一棵参天大树,就做一株小草为大地添绿;既然不能做一颗太阳,就做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既然不能做纳百川的海洋,就做一条小溪叮当流淌,一路欢歌,永不停息!

做人要知足,切莫乱攀比,说千道万,衡量对比,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哲理(3477)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王阳明曾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贪恋已经过去的事,忧心未来的事,只会让自己失去本心,徒增烦恼。当一个人活在当下,自在做事,终能习得一颗安稳的心。

生命是个过程,尽人事,听天命。不求完美的结果,只求过程充实精彩。把一路上的艰辛吞下去,你就是强者;扛下去,你就是勇士。功夫到位了,结果自然会来了。

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是成年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留好自己的分寸,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人生都在自渡。漫漫风雨人生路,行至中年豁然时,才会明白,真正的智者,贵在知止。内心做得到收放自如,构筑一个自洽的精神世界。

佛曰:“烦恼由心起,凡境由心造。”人生在世,总会被种种烦恼困扰。若是心存宁静,则无烦忧之事。从内心止住千般忧虑,世间烦恼便会消失。真正的无忧,不在于耳边无声,而在于内心安静。唯有内心不平静,才可走进“烦恼地”。

知止,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止住贪念,才能够不为诱惑所动,内心才会坦然;止住烦恼,才会清除内心的繁杂,从而获得人间好时节;止住悲情,才会厚植宽宥和仁爱,去传递温暖向善的能量。懂得知止,才能解开心灵的枷锁,精神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窄;越宽容,越宽。看什么都不顺眼,会烦恼不断。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宽以待人,不奢望够不着,坦然面对世事纷繁,艰难跋涉,乐观应对,才能幸福满满!

人生,没有上天赐予的精彩,只有自己拼出来的辉煌。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就不算辜负。走向平凡是绝大多数人最终的归宿。做不成太阳,就做闪亮的星星;形不成江河,就做欢快的小溪;成不了大路,就做幽美的小径;达不到显贵,就做快乐的百姓。

一个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糟蹋了自己,而是要懂得好好保护自己,提升自己,孤芳自赏是走过人生岁月孤独寂寞时光的最好办法。

心头纠结的事,看开点;难熬的事,看淡点。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痛苦时,熬一熬,就过去了。别总跟自己过不去,别坏了心情。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早一点释怀,对人生也是一种成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珍惜一份情,怀揣一份梦,就是最大的收获。缘不会随意而来,因为相吸;份不会永远无期,故要呵护。感情需要平等,还要懂得尊重,爱你的人,愿意包容你的一切,爱,莫过于好好珍惜当下;情,莫过与好好呵护未来。走不去的是人生,忘不了的是真情!有缘惜缘,真心相对,不离弃,更不抛弃;无缘放下,淡然一笑,别强求,更别后悔。相识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