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道至简

(2022-06-06 14:21:38)

简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崇尚简约,只要简约,便会纯粹。简约是清水出芙蓉,自然清丽。

中国的象形文字是简约的。点撇横竖捺,五种简单的笔画,五大基本元素的有意味的组合。上穷天,下及地,中间贯通人情世故。汉字的书写方式是独特的。带着墨香的黑字,写在雪白的宣纸上,形成流畅的线条,让文字的书写成为艺术。楷书方正大气,隶书温柔敦厚,小篆波诡云谲,草书龙蛇竟舞。

中国的水墨画也是简约的。笔墨砚纸,简单的文房四宝,便能把鱼虫鸟兽,花草山水,表现的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最令人称奇的是水墨画的留白,不着一笔,便成悠悠白云,潺潺流水。

中国人的认知也简约。阴阳互动,便穷尽了天地自然,人生百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中生有,有最终归于无。所以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以儒者说,单瓢陋居,不改其乐。

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呈现神韵。如此精致,却又那么简单;是如此单纯,却又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老子说:道法自然。虽然自然无言,但是四时更替,斗转星移,养育万物。虽然自然澄静,然而虎奔狼突,风清月明,各就其位。

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道”,成就了中国人无穷的智慧。一个二千年前的睿智老人,穿越时空阻隔,让充满暄哗与骚动的现代人寻到心灵的慰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心与自然交融,自由才能实现。当心摆脱了物欲的奴役,自由才能放飞。心灵可以融化成朵朵白云逍遥蓝天,思想可以演变成滔滔江水,追寻大海。你和我可以幻化为鲲鹏展翅,一日千里。当自由变成习惯,一切的束缚的铁链,才能变成翩翩起舞的彩练,舞蹈你的人生。一切生活的烦恼,才能变成你心仪爱人的一头晾瞿愕纳睢

1、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2、变: 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3、恒: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4、专: 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5、熟: 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6、明: 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7、硬: 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8、廉: 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9、挺: 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退

1、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2、俭: 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3、重: 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4、恕: 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5、和: 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6、谦: 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7、忍: 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8、耐: 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9、退: 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1、慎: 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2、静: 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3、实: 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4、勤: 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5、辣: 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6、悔: 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7、缓: 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8、滑: 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9、浑: 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1、淡: 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2、暇: 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3、松: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4、忠: 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5、仁: 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6、诚: 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7、敬: 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8、展: 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9、圆: 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致中和作者:立修

 


 

我国文化最重要的是一个道字,道是一切学问的根本,所以孔子说[志于道]。道字的意义,可以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来解释。中庸说:[率性之谓道]。性的真义,非到圣人地位不能了解,一般人研究儒经,只能略知性是人人本然具有的本性,性是一切智仁勇的总源,但是人人不能自知。不自知,便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贵的就是道,儒家所讲的道就是要明了这本性。无论甚么人,只要他明了本性,加以笃实的修行,他就能成为圣人。率性的率字,依郑康成注,当循字讲。循是依顺的意思.率性就是依顺本性而不违背。

学道能学到不违本性,那就是有道之人了。然而学道的人多,率性的人太少,原因就是一个情字在作祟。人的情感种类繁杂,礼记礼运篇略说七种,即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以这七种包括一切人情,中庸则简化为喜怒哀乐四种.无论那一种情,一经发动,如果不能节制,都能令人违背本性,丧天害理。而且这些情感都不是学来的,所以礼运说是[弗学而能]。孔子通达人情,知道率性不是易事,因此教人调理情感,使达中和之境,然后便能率性。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虽是中和的境界,但也不容易造诣。孔门弟子学道,以颜子的成绩最优,颜子不迁怒,尚不能不发怒,可见中和的[中]字也非常难学。因为无论何人,不能不与环境接触,一触便生情感,即使在梦中,仍与梦境接触,而发喜怒哀乐之情,所以,不发喜怒诸种情感,谈何容易。颜子所以高明,就在他刚发怒时,即能警觉,不使其迁流不息,这已超过了[发而皆中节]的修养,要有了不起的工夫才能办得到,一般人不知道要学到甚么时候才能如此,但能先求发而中节,不断的练习,自然能以希贤希圣。

普通人说话,习惯于把性情两个字合为一个名词。研究固有文化,才知道性是性,情是情,而且讲明背情率性的道理,令人自觉,不必向外妄求。把这样的道理化导人群,自能帮助人群发觉人性尊严,肯定真正的自我,消除一切愚昧的祸害,共造人间一团中和之气,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便可由此实现。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我们保有这样优美的文化,没有理由不求发扬光大,贡献世界人文。而欲发扬光大,必须自己切实的修道。唯有以道成就自己,方能成就他人。

 

——摘自《儒学简说》 徐醒民教授著

放弃选择

 (2022-06-08 08:43:47)[编辑][删除]

        很喜欢这样一幅对联: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舍不得。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

  放弃一颗树,你会得到整个森林!放弃一滴水,你就会拥有整个大海!放弃一片洼地,你就会占领一座高山!况且有些事情放弃了并不等于失去,当你放弃了对梦的追求,回归现实,你会发现那美好的一天正等待着你,并为你敞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世界上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也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所有放弃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把我们带到过去的只能是痛苦的回忆,放弃正是为了将来的那份梦想。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生活不是事无巨细的无谓的执着,也没有什么真的不能割舍。学会记得,学会取舍,学会原谅,学会放弃,生活就会更容易。

  放弃是一种勇气,但放弃决不是对自己的背叛,放弃虚伪,你会变得高尚,生活的天空将是晴空万里。

  放弃,决不是怯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暴自弃,更不是陷入绝境时渴望得到的一种解脱,而是在痛定思痛后的做出的一种选择。

  放弃,不是噩梦方醒,不是六月飞雪,也不是逃避,更不是偃旗息鼓,甘拜下风,而是在发现了对与错、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之后做出的一种决择。

  放弃意味着什么?放弃是一种勇气,但放弃之后,我们将走向何处,值得深思。

  
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舍不得。记得是最好的原谅,而原谅是最好的遗忘。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次放弃之后,都应该是新的开始!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无谓毁誉皆坦然

 大道至简 (2022-06-16 04:08:55)[编辑][删除]
无谓毁誉,我皆坦然

人生的顺逆参差,有人从容一笑,不过一缕清风去来,有人执妄桎梏,四顾浮尘万千。逐利时,不问得之代价,不顾失之缘常,身陷繁华中,心入纷尘地,争名时,一味苛求妄愿,一心乐成恨败,浮名如水月,所得若镜花,渴望的成功,是一念的执着,欲求的美好,如泡影般虚妄,一心尘染,一梦经年。

无谓毁誉,我皆坦然接纳。世事哪能尽懂,人情最怕通透,从容坦然,由它风雨。云沉只能一时,雨霁自会天青,凉风只是数缕,清静还得由心。举世加誉而不欣喜,若一场烟雨里恰有风至,举世皆毁而不悲凄,似风晴雨霁后浮涌荷香。

自心尚未懂,哪管世人喜或憎,所誉者,一时欢欣,华灯初上晚风过,所毁者,一时忿起,荷枯才得逢雨急。我皆坦然,但凭毁誉,不作悲喜。 L茶人江宜宸的微博视频
5条高级生活方式,中3条就了不起!

 

 

同样是生活,有人活出了万人期待的样子,有人却与死气沉沉、不思进取、毫无生机相挂钩?

 

 

有个高赞回答道:“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回报你。”

 

 

生活似是一场比赛,过程决定了输赢追求哪种过程才能赢得人生、不枉此生呢


01、越简单,越幸福

 

 

今年岁渐增,才恍悟到

 

 

不管是购物,还是人际关系、婚姻、事业,都需要常常断舍离。断掉无能为力之事,舍去从不联系的朋友以及那些无意义的饭局,离开心中烦恼与执念,让自己成为更有温度的人。

 

 

《生活需要断舍离》中说,生活越是简朴,内心越是丰盈。抛开一切杂念,返璞归真,让生命回归最简单舒适的状态。人生的真谛是,越简单,越幸福。

 

 

02、懂得分寸,赢得尊重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留有余地、懂得分寸,是中国人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和人生智慧。

 

 

做人做事给他人留余地,最终凭借能力和人格,晋升三级,赢得尊重。

 

 

正如《菜根谭》所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与人尝。

 

 

生活需要分寸感,拿捏好尺度,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最佳的距离,这是顶级的情商,也是最起码的礼仪,更是王者之风范。

 

 

03、多点仪式感,把人生过成一件艺术品

 

 

看过了世间繁华、人事纷扰、各类人生,我也渐渐明白仪式感的价值所在。

 

 

真正成熟的爱,是把对方放在心里,而不是更多地索取和要求。每一个珍贵的瞬间,都可以有一种独特的仪式感,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这与矫情无关。

 

 

04、有趣,是生活的保鲜剂

 

 

《好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灵魂》中说,在平凡的世界里,要找到非凡的乐趣。

 

 

有趣的人,既能在一地鸡毛的世界里幽默风趣,又能在孤独中装扮生活、为自己去拼搏奋斗。

 

 

不要去过随随便便的人生,一定要把生活折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余生,做一个有趣的人。

 

 

的人。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生活不易,请将有趣常常入驻心中,尽显人格之魅力。

 

 

05、告别拖延,掌控好习惯

 

 

什么是拖延?心理学家乔治·哈里森说,“拖延是一种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行事的精神状态,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

 

 

拖延的理由千万种,但归根结底都是没有危机感,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如果不想仰望别人,极力推荐这套书:

 

 

包括《生活需要断舍离》《生活需要分寸感》《你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好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灵魂》《拖延的理由千篇一律,自律的信念万 里 挑一》。

 

 

自律的人生更自由,高级的生活方式更向往,上面的每一本书都集结了草根人生的几十个故事,不空洞,不吹嘘,似是与好友酌一杯咖啡,念念人生,聊聊经验。

 

 

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是蓝图。愿这套书把你的人生规划成高级的生活方式,遇见各种美好,不负年华。

 

 

 一字一世界,一文一天地。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这里有属于您的一份宁静和淡泊、简单和快乐。 万水千山,终于等到您!

 

 

感恩

 (2022-06-15 04:17:34)[编辑][删除]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优秀品质。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他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
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感恩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

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感恩对手,正是他们才铸就了自己成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

人自有生命的那刻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与人、人与自然、才会变得和谐和亲切,自身也会因此变得愉快又健康。
总觉得别人欠你的,不想到别人给你的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

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
顺风顺水的人,请想想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请想想拮据艰窘的人。只有充满博爱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

“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侮、配偶的关爱、朋友的帮助、大自然的恩赐、时代的赋予。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都有人帮助。
我们应该在父母的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心存感恩,把生命与另外一个值得报答的人联系在一起了,才不会孤独!

人生哲理(3474)
转载摘录 节选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小窗幽记》里说:身上无病,心里无事,春鸟便是笙歌。健康是根本,兜里有钱不惊慌,有书在手不迷茫。心中无事,身心愉悦。人少不了烦恼和挫折,一帆风顺只能是梦想。活好当下,不愁,不恨,不为往事后悔,不为将来焦虑,活得通透。韶华如烟,四季流转,在平淡中,带着喧嚣的姿态,在静默里,彰显它的热闹。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人活一世,活个心态。 财富和地位重要,拥有太多反而要承受更大的压力,难以快乐。幸福的人并非拥有的多,而是所求的少,懂得知足。 生活好坏,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选择开心。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才是通向幸福的最佳捷径。

聪明的人,用取舍把握人生的一切。人活一世,走得越远背负的就越多。 背负太多,步伐沉重,成为绊脚石。“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坚持该坚持的,丢弃该丢弃的,心清净了。

幸运是懂得取舍。 人生处处是抉择,有时候进一步是深渊,退一步是遗憾。 但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容易失去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拥有和失去从来是平等的。 要调整心态,心简单才发现想要的东西,活得通透而自在。

周国平说:“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这才不枉活一生。” 把心态的“态”拆解出来,就是心大一点。 心大了,事就小了; 心大了,气就顺了,就不会累了; 心大了,烦恼就少了。 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好的心态,便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格言联璧》中说:“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弟子规》也说:“事勿忙,忙多错。” 急事给人压力,乱人心智。 先缓平心态,理清思路,确定方案。 缓,是给之后的行动准备的时机,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荡寇志》中说:“事缓则圆,急难成效。” 与其忙乱中出错,莫不如缓下来慢慢做好。 遇到急事时缓,给自己一个做事的心情,沉浸于此,忘我工作,可达到事半功倍。 曾国藩说:“凡遇事需安详和缓以处之,若慌,便恐有错。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当心态和行动都稳,终会圆满。

《道德经》说:“静为躁君。” “静”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之气。 守静,就是一个人磨砺意志,修身养性的基础。 晚清政治家翁同龢,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遇大事,一定于静观中思考,以静制动,先静而后谋,先谋而后动,问题迎刃而解,化险成功。

《易经》有云:“曲成万物而不遗。” 世间万物都是迂回曲折、循环往复的。 人生在世,我们总会遇见许多无法解决的难事。不及时转变思维,会陷在牛角尖里,无法自拔。 “山不过来我过去”,懂得变通,给思维转个弯,就可以解决难题。

古语说:“后定有来者,前亦仿古人。时时省吾身,定为人上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格局大的人,得意时内敛。低调不张扬,才踏踏实实走得远。 因为谦和有礼,虚心待人。所以赢得好口碑,得到支持。 谦虚、内敛,有度,让我们胸怀更广博,格局更远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