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教案

(2011-04-27 21:39:21)
分类: 化学教案

第三节  化学键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合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离子建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建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1课时

[设问]自然界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化合物,那么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组合而成的。

[教师讲解]很好,那么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化合物的?

[学生回答]化学键

[板书]第三节  化学键

[教师讲解]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 一、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黄色火焰,白色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 Cl2点燃2NaCl

[设问]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钠原子易失电子,而氯原子易得电子)

Nae-Na                       Cle-Cl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讲解]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而分别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成离子化合物。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补充说明]静电作用:带正电的离子与带负电的离子间的吸引作用、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强调]①成键的主要原因:电子得失

      ②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③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④成键元素: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⑤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设问]应指出NH4ClNH4NO3等化合物中也存在离子键,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问题解释]

[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种式子——电子式。

[板书]2.电子式

[教师讲解并板书]“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所表示的式子,电子用“· ”或“*”来表示。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另外:

 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符号来表示;

 阴离子的电子式用带负电的方括号来表示,括号内应达稳定结构;

③ 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1)书写方法:

①原子:标出最外层电子数

②简单阴离子:

a:写出最外层子:2、8 

b:加上“[ ]”

c:左上角标出“n-”表明电荷。

[举例练习]HMgClO

③简单阳离子:仅在左上角标“n+”表示所带电荷,不要写出最外层电子。(就是其离子符号)

    原子团:

a:写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

b:加上“[ ]”;

c左上角标“n+”或“n-”。

[举例练习]:氢氧根、过氧根、氨根。

    离子化合物:a:写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b:“对称”、“分散”、“美观”。c:对相(18

    离子不能合并。

举例:NaCl    MgCl2

练习:Na2O CaO CaF2      

⑥特殊化合物的电子式:Na2O2  NaOH   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Na·+:C()l:Na+[:Cl(。。):]-

[学生练习]NaClMgBr2的形成过程。

[课堂小结]

  离子键的成因、表现形式、成键元素、成键粒子等;

  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及离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简介NaCl晶体的结构。

[作业]完成课外练习,预习下一节课

 

 

 

 

 

 

 

2课时

[复习]①基本概念:离子化合物、静电作用、离子键;

      ②离子键成键方式、成键元素、成键粒子

      ③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设问]氢气与氯气是如何形成氯化氢的?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呢?

[板书]二、共价键

[分析]H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点及Cl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点,要达到稳定结构,又不能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如何形成呢?

[结论]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原子核共同对共用电子对产生吸引,而形成稳定的分子。

[教师讲解并板书]

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教师讲解]介绍下列分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HClH2Cl2NH3H2O,进一步用电子式表示它们的形成过程。

[知识补充]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比较复杂,将共用电子对用一根短线表示,得到结构式,写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式:HClH2Cl2NH3H2ON2CO2,出示有关的结构模型。

[板书]

2、成键微粒:原子 ;

3、实质:形成共用电子对

4、成键条件:一般在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举例子)

5、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

①在原子间标出共用电子对。

②通常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就能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

③举例:H2F2O2N2HClCH4CCl4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注意点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表示方法相同)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出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氨气形成过程。

结构式:用“—”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举例:氢气 HH、氟气 FF、氧气 O=O、氮气 NN 

[练习]

改写下列结构式为电子式:HClCH4H2ONH3CCl4CO2H2O2

[板书]6、共价键的存在:

①非金属的单质双原子分子中;

②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双原子或多原子分子中;

③部分离子化合物(原子团)中;

[练习]

分析出下列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H2O2HClCO2H2O2NaOHNH4ClNa2O2

[过渡]如果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就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偏离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使得共价键中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键显极性。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

[板书]7、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非极性键

[例子分析]单质分子中共价键的特点:

①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原子;②相同原子间形成;③共价键两端不呈电性。

[板书]2)极性键

[例子分析]化合物分子中共价键的特点:

①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②不同原子间形成;③共价键两端分别呈正负电,一端相对显正电,一端相对显负电。

[强调]区别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最直观方法,是成键原子是否相同。

[设问]是不是只有单质中才有非极性键呢?

举例:Na2O2H2O2C2H2分子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类型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本质

 

 

举例

 

 

存在

 

 

相互关系

非极性键             极性键                离子键

[设问]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项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特点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

形成

条件

相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

配对成键

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

配对成键

举例

Cl2  H2 O2

HCl H2O NH3

[小结]成键粒子——原子,成键元素——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成键方式——共用电子对,存在物质——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离子键不同),成键条件——有未成对电子。

引出化学键的概念:相邻的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

相邻的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知识补充]破坏化学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化学键

        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单质、离子化合物(含原子团)

[设问]H2 Cl2在形成HCl之前有没有化学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讲解]分析HCl的形成过程分为两步:

H2Cl2分子中原有化学键断裂;

HCl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

化合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

离子键

 

 

 

 


[小结]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新课的延伸]任何破坏旧键的过程,都是吸热的过程,任何形成新键的过程,都是放热过程

[设问]试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小结]通过填表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总结。

比较   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

定义

 

 

成键条件

 

 

成键粒子

 

 

表示方法

 

 

形成过程

 

 

成键方式

 

 

存在

 

 

[过渡]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分子会凝结成液态或固态,证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表现在放出能量,使液态、固态物质气化需要吸收能量。

[结论]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因存在于分子间,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产生影响:熔沸点、溶解度等。

[板书]四、分子间作用力

1、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让学生思考)

①结构相似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HClHBrHI等;

②分子间距离;

③分子的极性;

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列表)

类型         比较

化学键

范德华力

作用强弱

 

 

存在

 

 

破坏时发生的变化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