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的奥菲莉娅》 米雷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奥菲利娅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悲剧人物,是美好而脆弱的东西的象征。她的爱人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皇室的阴暗和爱情的无望让纯情的少女崩溃,终于选择了死亡。
以奥菲利娅题材的西方绘画,数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米雷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的作品最有名。米雷十岁左右就展现绘画天才,十一岁获得皇家美术学院附属美术学校的入学许可证。
1852年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
奥菲利亚纯洁善良,曾经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当她迈入青春的门槛后,绚丽的生命之花却渐渐枯萎了。她依恋、顺从,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在父亲和恋人的对立世界中,奥菲利亚失了方向。恋人厌恶她、唾弃她,父亲和兄弟也不理解她、埋怨她,她的生命已没有了内容。美丽的奥菲利娅带着绝望之后的漠然神情,缓缓沉入死亡的深渊。她一边凝望上帝,一边低吟着祈祷之歌“不要介意我的不幸”,也许,只有死亡才能接受她的不幸。奥菲莉娅周围的水草、灌木和苔藓均为青绿色,色彩浓艳透露出生的朝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她暗淡的灰色裙摆,暗示生命即将逝去。明暗交织的色彩和少女彷徨的神情使整幅画充满了凄美的浪漫主义情怀。

《奥菲莉亚》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年—1917年)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是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沃特豪斯的这幅画描写疯狂而绝望的奥菲莉亚更为传神:她躺在河岸草场上,一只手握着乱发,另一只手抓着一束花,眉头紧蹙,眼神透出无助和无望。

《奥菲莉亚》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年—1917年)
但是沃特豪斯的另一幅作品对奥菲利娅的处理似乎有所不同,并不像其他作品中把奥菲利娅描写成清纯的忧郁的软柔无力的形象,本图中的奥菲利亚似乎理智近于崩溃,却有一种绝望的力量。

《奥菲莉亚》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同为沃特豪斯所作,这一幅水边的奥菲莉亚可能是最美丽动人的了。倒着的树干上坐着奥菲莉亚,水中的睡莲与岸边的小花都是白色的,与鬓边的红花一起映衬着她的纯洁。她双手揽发,面部似乎平静却让人更加感到她无可救药的哀伤。
《奥菲莉亚》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Cabanel,1823年-1889年)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是法国学院派画家,其艺术可作为法国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沙龙学院派艺术的代表。卡巴内尔的历史画和宗教画追求表面的艺术效果,在这幅画上也得到了体现。如花的少女无力、无助、无望,流水和缤纷的落花似乎也在为她叹息。

《Ophelia and He Will Not Come
Again
奥菲利娅 他不会再来了》 亚瑟.休斯(Arthur
Hughes,1832-1915年)
亚瑟.休斯拉(Arthur
Hughes,1832-1915年),拉斐尔前派的画家,有人曾这样评价他的画:“the knife-edge
between sentiment and sentimentality(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刀刃)”
但因为明亮的用色和细致的细节,休斯的作品并不显得感伤。这幅作品描述奥菲利娅临死前,她正接近湖面,回眸张望,唱着她的最后一支歌:
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 他会不会再来?
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 他会不会再来?
No, no he is dead 不,不,他已经死了
Go to thy death-bed He never will come again。去呀 你临终时他永远不会再来
……
芭蕾舞 哈姆雷特 奥菲利亚独舞 Lopatkina (洛帕金娜)
法国诗人兰波的著名诗作——《奥菲利亚》
一
在黑暗和沉寂的涟漪上安寝着群星,
皎洁的奥菲利亚像一朵大百合在飘动,
她躺在长长的纱披上徐徐地飘着……
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围猎之声。
这就是一千多年来可怜的奥菲利亚
白色的幽灵,在黑色的长河中穿行;
这就是一千多年来她在甜蜜的疯狂中
低吟着小曲,面向傍晚的微风。
风吻着她的胸襟,像吹开的花朵
长长的面纱被水波轻柔地摇动,
颤抖的杨柳在她肩头啜泣,
芦苇在她宽阔、梦幻的额头鞠躬。
哀伤的睡莲在她周围叹息,
在昏睡的桤树中她有时苏醒,
一个鸟巢里传出翅翼的窸窣,
一曲神秘之歌降自金色的星群。
二
啊,苍白的奥菲利亚,你美如瑞雪,
是的,孩子,你在汹涌的河中葬身!
因为从挪威高山吹来的风
曾和你低语过辛酸的自由。
是因为一阵微风卷动着你的长发,
给你幻想的精神带来奇异的声音,
因为你的心灵倾听着大自然的歌唱,
在树的怨惋里和黑夜的叹息中。
是因为大海的涛声像一片嘶哑的喘息,
撕碎了你那过于多情、温柔的孩子的心,
是因为四月的早晨一位俊雅苍白的骑士,
一个可怜的疯子,默坐在你的双膝。
天堂、爱情、自由,怎样的梦幻,啊,可怜的狂女!
你像火上的雪花向他消融,
宏伟的憧憬使你说不出话来,
茫茫的无限模糊了你蓝色的眼睛。
三
诗人说你在星光下,
来寻找你采集的花朵;
他看到你躺在长长的纱披上,
皎洁的奥菲利亚飘动着像一朵大百合。
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国诗人。他用谜一般的诗篇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上面这首《奥菲莉亚》是他16岁时写的。他19岁时退出诗坛,37岁死去,却在世界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此译作引自葛雷、梁栋翻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兰波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