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精品典藏】


标签:
情感鉴赏 |
分类: 美体油画 |
《吻》
1907--1908,是里克姆特的代表作之一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通过《吻》的情节表现爱的崇高与幸福。
在画面形式营造上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诸如各种线条和色块的组合,色彩中掺入金粉,
使画面呈现出晶莹华丽的装饰美感。
他的绘画吸收日本浮世绘风格,注重构图,强调几何与曲线,比起古典绘画更丰富装饰性,像是速写草图大面积的修饰。而在分离派时期他创办的《Ver
Sacrum》杂志,则完全可以看做是早期平面设计的雏形。简洁的线条、点线面的元素、严谨的排版、鲜明而少的色彩以及曲线与直线的讲究,都是19世纪平面设计史上典型的作品面貌。
借用女人与情欲表达他对自身的毁灭,是他作品一直表达的主题。他在自己的画室里看女人间的相处,了解女人,捕捉女人,思考女人,女人就是他的眼睛,是他的笔触,是他透缝看见世界本质的元素。
他画女性的世界,强调女性的地位,贬低甚至否定男性存在的价值。他画欲望,画母体,画拯救,可是这一切都是在更进一步地否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在说自身的毁灭。每一处表现爱的地方都同时暗含着可怕与毁灭。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吻》、《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像》、《满足》《达娜厄》、《女人的三个阶段》、《莎乐美》、《金鱼》。他是20世纪欧洲最多产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震惊世界画坛,他不仅仅是在表现着一个个女性形象,而是在展示一些真实和独立的人类灵魂。

《满足》(吻的前身作品)
这组壁画以彩色镶嵌的手法制作而成,具有十分浓郁的装饰性,
并使用了金箔和银箔,使壁画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除了人物的头部鲜明外,整个人物形象被淹没在十分夺目的各式图案纹样之中。
这是一首不可逆转的人生三部曲,表现出画家对命运的感伤。
《女人的三个阶段》也是画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克里姆特擅长以具象写实塑造人物,而以图案装饰环境和衣饰,达到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的美感。
上图的放大局部
《金鱼》
在长方形的画面上安置着不同情态的裸女,
若现若隐,流动的曲线和明亮的裸体使画面充满生命的活力。
装饰中有写实,抽象中杂着具象,画风独特。
《生与死》
克里姆特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精神相结合,主题主要是“爱”和“死亡”。
“他的作品可以被称作是‘梦幻的死亡之花’。”
华丽、冷艳是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在绚烂舞台上演出的一场死亡之剧”。
《达娜厄》
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
这个题材曾为提香和伦勃朗等大师画过,不同时代、不同画家所创造的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
克里姆特所塑造的这幅蜷缩在方形的画面被各式图案纹样所包围的形象十分特别,
他以写实的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
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性感诱惑力的裸女,表现出一种潜意识中的压抑和欲望。
《新娘》
晚期的克里姆特,已经从思考自我的毁灭演变成了直接否定自我的地步,并且发展成为否定男性的存在意义。女同性恋情节的表现,使他已完全沉入到存在的更深思考中。
一个新娘梦见的竟然不是新郎,而是一些女同伴的影像,新郎的存在不过是一个附庸。
怀着这样的思考,克里姆特于分离派内部激烈分裂的时期逝世。
《朱棣斯》
《莎乐美》
妖艳、死亡和梦幻充满了这个装饰空间。
后一篇:美国电影《末路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