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华中师大《性科学概论》早已改成《性学概论》
彭晓辉(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背景:《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改称《中国性学百科全书》的建议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第二版即将改版,编辑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性科学大会”上,全国各路性学学者及与性学相关的学者齐聚北医的逸夫楼209教室,后在同楼的6楼举行了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此前,性学学者彭晓辉曾向编辑委员会提出建议“将《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改称《中国性学百科全书》”,在此次编辑工作会议上得到了积极的相应。据此,我们专门撰写和联署本《建议》。
性学(sexology)是指专门研究性(sexuality)的综合学科。它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人文学科多个学科范畴,是以性生物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人文学科三个层次为支柱所构建起来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从上述的阐述可见,“性(sex)”与性(sexuality)和性科学与性学分别定义了不同的涉性的学问“谱带”。性科学与性学的含意无论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差异,前者重在强调性的自然科学性,后者包含了性的“全谱带”的知识体系。
鉴于涉性的大百科全书,必然应该以涉性的“全谱带”面目出现,而不仅仅只涉及到性的学问体系的某一个局部范围。
据此,彭晓辉起草了一个建议书,供全国性学学者和相关专业学者联署,建议:请将《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第二版)改称为《中国性学百科全书》,作为其第一版的续版,唯如此才能概括性的学问全貌。
《性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学,一直比较严谨,刚好又到了修改教学大纲的年份,据此,在华中师范大学实行了18年的《性科学概论》,恰好顺势可以改成《性学概论》。这个改进,已经得到了我所在院系的教学委员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负责大纲修订的负责人的同意。课程大纲的相关信息如下:
课程名称:《性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Sexology)
课程代码:84433007
教学大纲编写人:彭晓辉
总学时数:16学时
任课教师:彭晓辉
开课单位:华中师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
先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1.《性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2.《人的性与性的人——性学高级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3.性健康网络教程(赫西菲尔德性学资料库,网址:http://www.sexarchive.info/CH/home.htm )
教学拓展资源:参考书目有《中国性学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正在编辑中)、《现代性医学》、《赫西菲尔德性学资料库网址:http://www.sexarchive.info/》、《性心理学》;《中国性健康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中)》;《微性学(彭晓辉实名微博、博客、播客和专栏)》;其他相关网络资源。
主要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合作学习;3.自主学习;4.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教学设计意图:结合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把资源提前发送给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介绍性学发展简史和性学各个学术节点的认知,给学生一个更深刻的学科发展脉络的认识,便于教学的开展,同时引起学生反思,认同性学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加深对性学理解;通过学习小组的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在课内和课外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成立学习小组并展开活动,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和性学学术思维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根据学习小组的记录对小组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
考查方式:开卷-平时小组过程性考核(40%) 撰写课程论文(60%)
《性学概论》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级大纲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