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女性团体的《呼吁拒绝性骚扰》的回应及其评价

(2014-09-16 07:05:03)
标签:

杂谈

2014年9月10日夜晚,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院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方刚副教授给我来信,发送了他起草的《反对单纯强调“反性侵”,呼吁全面推进学校性教育的联合呼吁书 》(以下简称《呼吁书》),邀约我联署,我完全赞同他发起这项旨在推动多学科对包括性骚扰在内的性侵犯的学术讨论,鉴于@新媒体女性于当日,在网上公开了他们的文件,我本人也作为主要联署人,支持公开回应他们的呼吁,转发了方刚起草的这份《呼吁书》。

对女性团体的《呼吁拒绝性骚扰》的回应及其评价

2014年9月11-13日,我再以转发的形式,对此《呼吁书》在我的新浪、网易和腾讯实名微博做了跟踪的评论:

“性骚扰的界定不在于加害者的动机是否故意,而是取决于受害者的主管感受”这样的界定显然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着致命的缺陷。这将造成极大的校园混乱甚至社会的人际关系混乱,因为人际交往中涉及到“性的话题”充满着灰色的地带,不能简单地以“好或坏”加以区分。

希望借此《呼吁书》,提请各个学科学者和社会各界,加强团结和沟通,为防范任何地方任何形式的性侵犯,尤其为促进包括性学学科在内的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关于防范性侵害,需要各个学科的学界进行几轮学术讨论,并开放给社会各阶层,廓清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求得尽可能的最大共识,之后,对中国大陆广泛存在的涉性的法律和行政规定做一个多学科的学术梳理和法理讨论,拿出一个纵览的文件提请立法。

《呼吁书》中我们分析的种种前提条件、疑虑和问题未能得到充分的释解之前,向教育部提出由少数学者或学科拟定的这个反性骚扰的方案,极为可能使得教育部在未经充分论证下,匆忙推出一个不可能成熟的行政规定,不仅不可能有效防范校园性骚扰,而且可能会导致本来充满矛盾冲突的社会产生更大的分裂。

我在疑虑和担忧:人们对于一般百姓的错失却百般苛责。问题是,曾经有人和还有人利用实体的权势霸占着这么多的性资源,学界为何不敢去伸张正义?而是将性侵害的舆论抨击之火引向本就还是相对弱势群体的普通教师?!

西方反性骚扰的法律实践是经过各个学科的学理和法理充分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之上,才逐渐将其引入法规的,而且还是在充分的全面的性教育之基础上的法律实践。这样的社会,并无反性的思潮的主流市场。

教师正在重蹈医生的覆辙。因为,多年来有些媒体乃至于有些普通民众将医疗体制的种种弊端一味地指向具体的某一些医院和医生,从而将医疗体制本身的问题的责任引向了具体的医院和个体的医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如果将反性侵犯之抨击的怒火指向教师群体,现在的医患关系就是明日的师生关系。

相信:所有民间女权组织发起了呼吁校园建立反性侵机制的联署的动机,都是好的,都是想造福青少年和保护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的,其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但是,社会的进步,岂止是小小的局部修补能够促进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个人更不主张让青年学生到处去“快闪”,这可能会添乱!

#晓辉性元谈# 鉴于@新媒体女性 在网上公开了《高校教师发起签名行动 呼吁拒绝性骚扰》,此前也接到了她的私信倡议,心存许多疑虑和想法,所以,我本人也作为主要联署人,转发了方刚起草并征得我同意联署的这份《呼吁书》。同时,我的补充分析和观点发表如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