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晋察冀边区印刷局调查报告1
(2022-03-18 12:55:49)
标签:
转载 |
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总部驻地---油盆
油盆是个好地方
继承印刷局革命精神
弘扬新时代伟大旋律
胡延卫
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山村---油盆。别看他不起眼,但是,小山村有大革命,小山村有大文章、小山村有大学校,小山村有大党建,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举不胜举。油盆就像他的名字、油盆满满、遍地黄金,从自然禀赋、人文文化、革命传承、时代则新,都有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文化、印刷局伟大光荣的革命历史、太行七贤改革时代吹响的艰苦奋斗的号角。第一,油盆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风景优美、巧夺天工、山水如画、山清水秀、郁郁葱葱,鬼斧神工和驼梁、五岳寨、花溪谷浑然一体、花中锦簇,傲立群芳。第二、两省、三市、四县、交通发达、首善之区、河北、山西两省,钦州、保定、石家庄三市,灵寿、阜平、平山、五台四县。油湓距驼梁3公里,到城南庄10公里,距离五台40公里,西柏坡50公里。是太行山风景区和红色旅游区的中心。第三,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晋察冀边区印刷局、边区银行、太行七贤、晋察冀日报旧址等革命圣地和历史事件纵贯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一致到今天的新时代,油盆群众都迸发出时代的最强音,紧随时代的脚步摇旗呐喊、冲锋在前。第四、油盆是晋中文化、燕赵文化、中山文化的交汇点。山区人民生性倔强、忠厚朴实、自强不息、吃苦耐劳,人民有新时代的斗争精神、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甘落后、勇往直前。
一、历史渊源
油盆,晋中文化、山西口音,从语言、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传统,无不透漏着晋中文化特点。是河北到山西的必经之路。这里的人民精明而不狡黠、淳朴而不愚钝,忠勇仁义之士,深受中华文化之熏陶,爱国、爱民、爱家乡。黄土台是油盆村的一个自然庄,1956年以前是一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磨子岮山驰名中外、山贝山泉享誉全球。庙台、油盆的发展涉及南营乡、灵寿县以及阜平这一带的经济和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南营人民需要了解油盆这个地方的革命曾经是多么辉煌,那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年代、是革命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真实的历史,知道我们生活的这片山水是革命的山水、是英雄的地方、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二、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和调查工作
油盆的革命历史事实有很多疑惑在困扰着山区人民群众。主要有这几个问题:第一,当时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和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隶属关系?第二、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在油盆实际居住工作了多长时间?第三、晋察冀印刷局在油盆主要做了那些工作?突出的历史贡献和革命功绩是什么?第四、哪些革命前辈在油盆工作、生活、慰问或者视察。带着这些问题和党建办公室的同志走访了很多老党员、老革命,以及革命者的很多后人,比如,程茂山儿子程宝怀,付亿生孙子付海江等同志。同时还到五台山门限石、石咀、古佛寺、普济寺等地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克林县长、新华老师、以及玉璞、国江等同志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调查工作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调查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对调查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油盆村的王书和、崔风亮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两个月的调查,了解了历史的脉搏,厘清了革命的历史事实和各方面的关系。由于历史久远、英雄不在,亲历者已经作古,第一手资料的传承者大多神志不清,无法正确表述,给调查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力求材料详实,历史真实,铭记英雄事迹、激励后人励精图治。英雄的革命精神永远感召我们,我们将沿着革命前辈的道路和精神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