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
(2018-04-03 21:36:4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记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大致了解《红楼梦》的主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自主阅读《红楼梦》打基础。
2.了解宝黛钗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三人的性格特征,认识宝黛二人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反封建意义。
3.感受《红楼梦》中曲词的美,大致了解个别曲词的隐喻意义。
探究《红楼梦》的主线及宝黛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1.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倡导探究风气,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
2.突破传统,从《红楼梦》部分曲词入手,分析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而了解人物性格,为以后的探究阅读《红楼梦》开阔视野,开拓思维。
3.教学中突出语文课本“例子”、“引子”和作用,注重整体把握。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新课导入:
《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命运隐在第五回的曲子和判词中。今天我们不妨从曲子判词着手,讨论一下宝黛二人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对《红楼梦》中的部分曲词进行了改编,谱以曲子,成为经典的《红楼梦》歌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些歌曲,见识一下“红楼梦中人”吧。
二、通过部分曲词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显示一: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金:薛宝钗的金锁。
玉: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木:黛玉是上界灵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
石:贾宝玉是“无材可去补苍天”被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化身。
前盟:前世盟约。第一回说青埂峰顽石曾在赤霞宫当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这绛珠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念念不忘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所以宝黛二人有“前盟”之说。我们将要学习的《林黛玉进贾府》中也有暗示:“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新课标必修一P9);“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新课标必修一P10)。
显示二: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
教师讲解:一位是绝色佳人,满腹才情,一位是翩翩少年,英俊多情。二人都心底纯洁,聪慧善良,但结果是一个为他“哭泣”,一个为她“牵挂”。“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比喻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悲剧提出了质问,最后以眼泪控诉。这支曲子深沉婉转,发人深思。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造成这种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三、鉴赏人物判词分析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而了解人物性格。
教师讲解:
停机德: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规劝乐羊子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后来就把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藏愚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贾家败落后,她的下场也不妙,“金钗雪里埋”就是预示。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谢奕之女,王凝之之妻,聪慧有才辩。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2、PPT显示课本中的《西江月》二词。
归纳明确:《西江月》句句是对宝玉的嘲讽否定,实际上是对宝玉的赞美褒扬,作者采用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这首词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经济道路。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钟情于当时禁止青年们读的《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
3、播放歌曲《葬花吟》并显示歌词:
四、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五、预习布置:
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做发言人。如自己以林黛玉的身份介绍:我林黛玉,姑苏人氏。父亲林如海,……母亲过世,外婆执意叫我到她那儿去,因而我到京城投靠外婆。到了外婆家,外婆家与别家不同……见到王熙凤嫂子……见到宝玉……
3.背诵《西江月》二词;第10页宝玉眼中的黛玉神态:“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