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文:我的2013
(2013-12-07 22:33:07)
标签:
时尚 |
分类: ukdays |
虽然还没到年底,但是我怕真正到了年底又来不及写了。
人长大了却发现时间好像越来越快了,这一天一天过得,就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咂摸味,嗞溜一下就没了。
我昨天下班前跟同组的英国小哥说,你老死在这吧,姐要去过自己的人生了。起因是同事们下班都不走,有事没事都要再磨蹭一个小时,而我仗着自己是个外国人,就当自己在过另一种生活,下班跟在大老板屁股后面就开溜。
下了班干啥?最近的习性是:健身房晃一圈,回到家吃点东西,酸奶果仁蔬菜沙拉之类,然后看看书。不一定看专业书,最近在看的是菜谱,还有余华。(题外话,第七天我还没看,千万别跟我说好看不好看啊,在细雨中呼喊和许三观卖血记给我带来的期望值相当高,缓一缓再看)如果上午刷到royal
opera house的歌剧或者芭蕾票,就去看,每次都看得泪流满面,心里如释重负的。
说充实也谈不上,但是舒心。
我一直觉得能过不勉强的日子就是运气,人生一场漫漫长路,得留着劲儿去做喜欢的事。
工作方面,参加工作才一年,稀里糊涂就提成了associate,心虚得很,处处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后来脸皮就厚了,因为发现自己不用取悦别人,哄好自己老板就行了。关于职场,还是那句话,who
care about business, I just care about people.
工作做个七八分就行,不求圆满。逐渐发现,办公室里,七成人中庸,一成人上蹿下跳,一成人是老黄牛或者勇将,还剩下一成是老板。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选一个适合的态度。
某天我本着练习口语的目的,跟英国小哥聊梦想,我说我现在非常满意我的生活,他问那你还dream什么呢,我说既然你都说dream了,难道还不能来点不一样的东西么?
我说我不想用一个两个词语来描述我自己,比如作自我介绍的时候,难道只能说我是个银行职员,为什么我不能有另外一种定义?比如我可以是个业余厨子,歌手,演小品的,擅长种菜,或者有执照的急救员?
这些都不冲突,你得分点时间,试试这个试试那个,那些牛叉闪闪四十岁之后华丽转身的故事,说不定有一天就成了。
然后我俩哈哈大笑彼此很受鼓舞。
伦敦是很多人的dream
city,文化气息浓郁,所以各式各样的机会都有,财力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新一年立志做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就是多见见世面。
前两年就跟很多年轻姑娘一样,喜好彩妆,由此逐渐对绘画萌生兴趣,在家没事也涂涂抹抹一些虎头蛇尾的小画。伦敦很多周末课程,新一年选一个离家近的,学学还是好些。
读书,这个不用多说了,挤时间就是了。最重要的就是做记录,以前都是看完就算了,现在看完了觉得心里很满,但是跟人讨论,话一说出来就觉得还是欠火候,所以不如take
your time,想想,然后记录下来。
减肥,2013减了12斤,虽说很慢但是还是觉得脸有点垮了,细干皮伤不起啊。希望新一年再接在励,最近喜欢一些雕塑线条,显漂亮的运动:瑜伽,芭蕾。上次看到演员卸妆之后从皇家芭蕾学院走出来,那个仪态好似天仙下凡。
电影,办了unlimited电影卡,所有电影随便看。我这种笑点低哭点更低的人对电影的要求很简单,看完至少让我记住一样东西就行,一句台词,一首主题曲,一个演员,或者哪怕是开场前另外一个电影的预告片。
旅游,这两年的年假都用在回国上,我还是觉得哪里都没有家里好。家里有爸妈,有从小爱吃的牛羊肉汤,尘霾再大我都想回去。
(虽然每次回去都觉得,慢慢的慢慢的,有些东西都变了,自己成了客人,爸妈突然一下子变老了,小时候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前两天跟一个同事聊天,我以为他就是个刚毕业的学生,结果突然开口说他儿子如何如何,吓我一大跳,他笑笑说,要想年轻一定要内心peaceful。虽然我也不懂他们印度裔那些灵修的东西,但是我一直觉得:
二十多岁的姑娘看起来都差不多,可以用漂亮,不那么漂亮来简单区分。四十多岁的女人,你一眼就能分出她幸福,还是不幸福。
写到这里我停了一下,有点不知道该说啥,大概是突然觉得过日子这门功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修法。
总的来说,2013没有亏待我。是很开心和乐的一年。
想到新一年,和之后的每一年,自己来把自己变成想要的样子,心里很高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