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音
徽州方言的语音自有其特色,但各区县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就拿“吃饭”来讲,歙县话说“qife”,休宁话是“qifuo”,到黟县就说成“qiofa”了——这有点像湖南人说“吃饭”;“不晓得”歙县话就读“buxiaode”,屯溪话说成了“我不晓得”读作[abuxidi],就像说“ABCD”,绩溪话说得更快,读作[pide],就是“不晓得”的速读。具体来说,徽州方言在语音上有如下一些特点:
1、保存的古代语音较多
如“日”读[ni],“热”读[nia],“肉”读[niu],“染”读[niam]是上古音;“埋”[m?]、“怪”[gue]读的都是先秦两汉时代的音;“笑”读[si?u]是隋唐音,“去”读[k?](以上问号处音标不显示,是字母“e”倒过来的那个音)接近隋唐音[kio];“曹”上古读[cu],祁门一些地方就读[cu],休宁读[c?](字母“e”倒过来的那个音),也接近汉代读音[co]。
2、大多有鼻音声母
就像安庆人说“安”字念成“ηan”一样,徽州方言也像中国南方诸多方言一样多有鼻声母,而且比较普遍。将普通话中如“ang”、“an”、“ai”、“wo”“ya”、“yan”等零声母读出了鼻声母的。如歙县话的“岳
”,绩溪话的“哀”,祁门话的“矮 [ηa]
”,黟县话的“眼 ”,屯溪话的“牙 ”,休宁话的“卧
”(这些声母音标电脑不显示,只好用像该音标的‘η’代替;没注音的几个字的韵母也不显示,在此就不标注了)。
3、大多数县语音中没有“日”母(
r )而有“泥”母(ni)
如 歙县话的“认[ni?](问号处为字母‘e’倒过来的那个音)”,屯溪话的“热[nia]”,绩溪话的“肉[nǚe]”,黟县话的
“认[nie]”,休宁话的“绕[nio]”。但不是把普通话里所有“r”声母都读成“ni”声母,也有读成零声母或“y”声母的。
4、将“n”声母读成“l”声母、“x”声母读成“s”声母的,如nan、nen和xiao、xi、xin等音的声母。
5、有的县唇齿擦音分清浊
如屯溪话的“佛”是[fe],“物”是[v?];休宁话的“飞”是[fi],“味”是[vi];绩溪话的“妇”是[fu],“无”是[vu]。但黟县、祁门话里没有唇齿浊擦音[v],只有唇齿清擦音[f]。并且在许多地方清浊辅音是互换的,如“步”念[pu],“旧”念[qiu],“堂”读[dau]。
6、个别地方有清擦音[θ],如歙县有的地方说“苏”、“三”的声母。屯溪话说“新”也接近[θie]。
7、大多有韵母n化现象
如屯溪话、休宁话、祁门话、黟县话读“猫”的音都带你“n”尾音,这种带n尾音的词,在性质功能方面类似普通话的儿化词,所不同的是非卷舌音。而绩溪话的“猫”[m?](字母“e”倒过来的那个音)不带n尾,就不是儿化词了。
8、普通话中韵母的后鼻音在徽州方言中不多见,大多听起来比较硬。但绩溪话是个例外。绩溪话的后鼻音现象特别典型,甚至有西北地区元音鼻音化的现象。
9、尖音和入声比较多,但入声部分阴入和阳入,近似吴方言的喉塞声,但不是真的喉塞声。
10、去声母化比较多,读成零声母。如“汪、王”读[au],“还”(交还)读[ue]等。
二、语法
徽州方言有某些独特的具有语法作用的语素
1、表示复数的
如屯溪、休宁、歙县话的“人”:我人(读áyan)——我们,你(读ń)人——你们,渠(佢,读ke)人——他们。
祁门话的复合语素“大家”:我大家——我们,你大家——你们,渠大家——他们。
2、表示具有结构上的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
如屯溪话、休宁话的“仂”:卖花仂——卖花的人,打饺(读作jiun)仂——卖馄饨的人,剃头(读作titiu)仂——理发师傅。
3、有的表示领属关系
如休宁、屯溪话的“个”:我个——我的,渠个——他的,伯爷(读作boya)个——伯父的。
黟县话的“仂”:我仂伞——我的伞,你仂家——你的家,渠仂书——他的书。
4、介词的省略
休宁话的“我你讲(读作áňgau)”,就是“我对你说”。
5、动词作补语
如休宁话在表示重复动作的时候,习惯在句尾附加“添”字,如“再吃一碗添”、
“你想一下添”。
三、词汇
1、徽州方言有不少独特的方言词,但各县有异,来源不一。比如“没有”这个词,在绩溪是“没”,读作“灭miè
” ,歙县话就说“没有”,屯溪话说“没得”,读作“m?di”。这里仅举几例,后面还将在各县的方言中另述。
歙县话:官客——男人,落地——地方,老鼠燕——蝙蝠,面糊蜓蜓——蜻蜓
休宁话、屯溪话:竹翼——翅膀,布翼儿——蝴蝶,吃天光——吃早饭,尿缸(读作sigau)——厕所。
绩溪话:台盘——桌子,孺人——妇女,翅楚——俏丽。
2、徽州方言中还有某些词语近似吴方言。如:物事——东西,事体——事情,滚水——开水,龙头——邮票,落雨——下雨,等等。
3、徽州方言中有些词语至今仍沿用古义。如休宁一带就称“先生”,为“先”,“昨天”叫“昨日”;歙县话把短而乱的胡须叫“胡种种”,绩溪话把某些幸运之事谓之“造化”。许多地方把老太太叫“老妪”等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ǜ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无奈,出现这么多的问号,那是在注音上电脑不支持国际音标的缘故。显示不出来,就成了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