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原创】大同方言:B字部:(二)
(2015-07-01 08:00:2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山西方言 |
拌汤:面疙瘩汤;
半拉、半拉子、半半不拉:
(1)一半,二分之一左右。
例:“给我掰半拉馒头。”
(2)事情没干完;
例:“你们干了半拉子啦,我就不插手了。”
半哑子:指有一部分语言能力的聋哑人;
例:“这人是个半哑子,要是过去能有好助听器,他跟正常人差不多。”
半圪节:也做:半圪截:指长物体的一半;
例:“都甭着急,我给剁成两半,每人半圪截。”
半当腰:中间的位置;
例:“红旗渠像挂在巍巍高山半当腰的玉带。”
半当中:
(1)两者(地﹑时﹑物)之间;
例:“爬到半当中,实在爬不动了。”
例:“在桥的半当中站住了。”
例:“上课的半当中,我开始打瞌睡。”
(2)指事情进行的过程中;
例:“他的筷子伸到半当中停住了。”
半吊子:或做:半铫子;指肤浅、做事不着调的人,举止轻浮的人;
例:“我那老头儿是个半吊子,您儿甭跟他计较。”
半头砖:较大的半拉砖块;
例:“拣点儿半头砖垒个鸡窝。”
羊半子:及放养的助手;
例:“初中毕业后,我当了一年羊半子。
半道街:指和街道很多人闹矛盾,半个街道的人都打遍的了;多指妇女。
例:“还跟人吵呢,快成半道街了。”
二合半:合读:gē,愿义是一升的四分之一。比喻技术不精通的人;
例:“别夸了,在这上面我只能算二合半,这回碰巧了。”
半生不熟:指夹生饭、菜;
办事业:大同方言里,把办婚庆、丧葬的迎来送往、席宴等叫做办事业。
鐾:鐾bèi,方言念bì,
鐾刀:在布、皮、石头等物上,把刀反复摩擦几下,使刀刃临时有些锋利;
例:“快鐾鐾刀吧,切完这点儿肉,就好好儿磨一磨吧。”
鐾嘴:禽类摩擦喙,方言叫:“鐾嘴”。
例:“鸡子吃完食还鐾鐾嘴呢,你也不懂把嘴擦一擦。”
鐾爪:爪,念zhǎo,禽类摩擦趾甲。方言叫“鐾爪”
例:“哎呀!看看脸上让人家比鐾爪了,谁挖的?人不大下手真屠。”
甭:不用,别。在大同话中常常用到:你甭管、甭客气、甭去、甭麻烦、甭高兴、、、、、。
别:掖着,插着。也称:“扁”。
例:“腰里别了个死耗子——就像个打牲的。”
比话说:及打比方说;
例:“比话说,我没儿子,我弟弟儿子多,交给我抚养,叫我爹,这叫过继。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叫抬掇。”
比划:也作比画;
(1)用手势示意,尤指讲话时;
例:“小李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大家还是没弄明白。”
(2)以模拟的动作来演示某个过程;也能用:比划比划。
例:“这样说不明白,你给我们比划几下子就清楚了。”
(3)比武,动武;
例:“两个人说着说着比画起来了。”
比登:
(1)比较对照,核对,比对;
例:“他用事先量好的尺寸,在箱子口一比登,知道能放进去。”
(2)较量高下;
例:“尽说大话,你敢出去和我比登几下嘛?”
备不住:说不定,或许;
例:“这么晚了,备不住人家里睡觉。”
办事业:大同方言里,把办婚庆、丧葬的迎来送往、席宴等叫做办事业。
例:“老王这几年发了,给儿子结婚,办事业就请了三十多桌。”
”
编排:本义是编书、编剧的顺序;大同方言引为:捏造或夸大别人的缺点过失编造;
例:“这人在背后编排别人,把别人贬的一文不值。”
变鬼:用不能公开手段筹措;
例:“你要这么些钱,我到哪给你变鬼去呢?”
变裂子:
(1)(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例:“他的脚一到冬天就变裂子。”
(2)墙皮、器物裂纹;
例:“抹墙时,灰的比例大就会变裂子。”
例:“刚刚刷的油漆不知为啥,变开好多裂子。”
别介:及不要那样;
例:“别价,有话好好儿说,都惯惯儿的。”
别子儿:与众人行为想法不同的人;
例:“生了这么一个别子儿货,干啥也跟人不一样。”
别嘴:说起来别扭,不顺口;犹拗口;
例:“这就话说起来挺别嘴的。”
别圪料:指思想、意识、言论、行为与众不同,合作起来别扭的人;
例:“这种别圪料的家伙,我不跟他一起去。”
鳖子儿:骂人,鳖的儿子;有私生子的意思。雷同的有“鳖蛋”等。
憋燥:空间小、温度高感到的燥热憋闷;
例:“我住这屋子到夏天憋燥的不行。”
憋屈:空间小的感觉;
例:“这房子太憋屈。”
窄憋:大同方言,窄:念zè,及空间狭窄;
例:“这房子有点窄憋。”
蹦踺子与激高高:两个词都是双脚起跳;
(1)“蹦踺子”大都是情绪激动时用;
例:“急的直蹦踺子”“高兴的直蹦踺子”,也用“蹦着踺子够东西”。
(2)“激高高”大都是非情绪化的动作;
例:“激着高高也没探着”𧽸
秉气:应是由人的身体素质和先天赋于的气质及精神状态;
例:“秉气高”“秉气低”
步扁、步杠:及步行;“扁”字“杠”字未详。
例:“车子让儿子骑走了,我只好步扁了。”
例:“那么远的路你天天步杠?”
甭:不用,别。在大同话中常常用到:甭去、甭麻烦、甭高兴、、、、、。
甭价:别这样,不要;
甭了:不用了;
不咂:咂,方言念:zè,有的地方用“圪咂”也可以。
(1)吮吸,婴儿吃奶;
例:“让孩子不咂上几口我还得上班儿呢。”
(2)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羡慕、无奈;也叫:不咂嘴。
例:“看的一锅肉糊得不能吃了,心疼的直不咂嘴。”
(3)小饮、慢饮;
例:“我把剩下那点儿酒慢慢不咂完了。”
(4)小食、慢嚼;
例:“有酒没菜,不咂上块儿豆腐干。”
不地道:
(1)指人不安好心,人品有问题;
例:“他这样做事可不地道。”
(2)不纯真;
例:“他的大同话说的不地道。”
不喇:也说:扑喇,及扒拉;用手指头或其他扒开,扒动;
例:“算盘不喇的挺溜道。”
例:“在圪闹堆瞎不喇啥呢。”
例:“歇后语:不喇开撂碳——行(寻)灰呢。”
不楞:也做:扑楞;卜楞;
(1)禽鸟扇动翅膀,或动物振动身体;
例:“那公鸡一不楞翅膀上了墙。”
例:“小毛驴打滚后,身子一不楞粘在毛皮上的土就抖出来了。”
(2)人或动物的折腾、挣扎;
例:“小敏敏肚疼的可(廓)炕不楞呢。”
(3)引人的劳作、奔波;
例:“我们两口子不楞一年挣那点钱也赶不上房子价格的上涨。”
不就:无非,不过如此;
例:“他不就有几个钱嘛。”
例:“他不就有点儿权嘛。”
不愁、不娄:“不愁”与“不娄”意思基本相同。
(1)有可能;
例:“有后生就不愁没媳妇儿”
例:“这么细的电线,不愁(不娄)让风刮断呢。”
例:“站得那么高,还乱跑,不愁(不娄)跌下去呢。”
例:“拿上这么粗的圪棒子,不愁(不娄)把孩子打坏呢。”
(2)有办法,有能力;
例:“别叫他们啦,我也不愁(不娄)把这些东西倒腾上去。”
(3)表示怀疑,可能?莫非;
例:“不就打了碗嘛,变眉失脸的,不愁(不娄)把你妈打一顿。”
例:“看那本事的,不是蛋拽着不愁(不娄)上天呢。”
不顶:及不行;
例:“不顶,你这时候,天鹅说成板嘴也不顶。”
不顶了:
(1)失败;在一些游戏中,一轮的失败叫:“不顶了”。
例:“他不顶了,该你踢了。”(指踢毽子)
例:“他不顶了,该我跳了。”(指跳绳儿)
(2)不中用;
例:“这回他老子一下台,他就不顶了。”
例:“就我这身体,做啥也不顶了。”
例:“看他那个脸色,再治也不顶了。”
(3)不能了;
例:“不顶了,已经满了,再也放不进去了。”
例:“不顶了,汽车坏了,我们去不成了。”
顶是:
(1)及就算是;
例:“说不清楚了,顶是你说的对。”
(2)充个数目;
例:“你这给了我一千,那辆旧摩托顶是五百,你还差我五百。”
不垒:垒字未详。及悠摆,摆动;也做:“不垒垒”
例:“不垒头”“不垒尾巴”
例:“裤带搂在外面了,不垒垒的像个啥?”
不搿股:搿gé,方言,两手合抱,引申为结交;及合不到一起去;
例:“这小李跟小王不搿股,性格脾气就不同。”
不搿人:及不团结人;
例:“就像你这样不搿人的那,以后有点事儿谁帮你呢。”
不成器:大同人多指不爱惜财物;
例:“这孩子真不成器,新新儿买的东西他给你整戳烂了。”
不为贵:
(1)及不尊贵;
例:“两个小的刚刚说下亲事,你就到人家家喝酒,你这张嘴这么不为贵呢。”
(2)多、便宜、不稀罕;
例:“以前有点儿烂布片儿也不舍得扔,现在这东西不为贵了,衣服潲点色儿就不穿了。”
不出语:不爱说话,话少;
例:“这孩子平时就不出语,人多了就更不敢说话了。”
不站常:不能持久的;
例:“在路边上摆摊子肯定不站常,有机会还是进市场里去。”
例:“这孩子干啥也不站常,一点常性也没有。”
不宾服:不服气;
例:“别看他总比我高一头,那是他有靠,论才论学我才不宾服他呢。”
不当呢:对不住良心,将受天谴;
例:“白生生馒头往泔水桶里倒,不当呢。”
例:“你说这话可(ká)不当呢,父母再偏心,他们也把你从鞋底大拉的门扇大,你要不管他好说不好听。”
不当勒乎:发誓,说假话将受天谴;
例:“不当勒乎的,他就这么做的,我没白说他。”
不惮乎:不怕;惮:及怕,畏惧,普通话读dàn,方言读chàn,两种读法大同方言都用。
例:“我不惮乎他(特),他那点本事我清楚。”
不差乎:不在乎;
例:“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不差乎几个人吃闲饭的人。”
不蓝涮:蓝字不详。不怕,不搭理;
例:“烂王三那么灰,人家二大头不蓝涮。”
不担膘:及藏不住富;
例:“我们女儿一点儿也不担膘,为她过大年买的新袄,现在就穿出去跟人谝示。”
例:“俗语:大同人不担膘,有了黄米就吃糕。”
不敢定:不一定、没把握;
例:“你爸爸忙的不敢定啥时候才回来呢。”
例:“人家工程师不敢定来不来呢。”
不好过:
(1)身体不舒服;也作:“不好活”“难过”“难活”。
例:“妈今天身上可(ká)不好过呢,你给妈把猪圈出了吧。”
(2)日子难过;
例:“今年年限不好,没打多少粮食,日子不好过呢。”
不虑会、不虑会:没关心、没在意 ;有时也说:“没虑忽、没虑忽”。
例:“我顾忙活这点儿营生呢,他过去没过去,我不虑会。”
不难为:活该;
例:“贪污点儿钱就贪污点儿钱,还欺男霸女,让家抓起来不难为。”
例:“不难为,说你不听,看撞成这样。”
不超光:不充裕;
例:“这几袋儿水泥打这块儿地面儿,我看不超光。”
不正色:有邪念,不规矩;
例:“这小子鬼眉(mī)溜眼的,我看他不正色,防着点儿。”
例:“那家伙可(kà)不正色呢,假装点烟,抓住女女儿的不放。”
不争啥:差不多、不相上下、基本合理;
例:“不争色,就得这么价钱,市场上比这贵七八十块呢。”
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争色,相差也就三几分儿。”
例:“那孩子的个子和她二哥不争色。”
不进眼:不顺眼、不合意;
例:“人家看咱不进眼,干得多好也没用。”
串话:“进眼憋死,上天跌死,”
不答时子:不理,不搭茬;
例:“我去了根本不答时子,还得您去。”
不咋些儿:不要紧;
例:“不就偷几个柿子嘛?不咋些儿,逮住了顶大挨顿骂。”
不咋咋儿:不要紧;
例:“不咋咋儿,就挂了个小口子,几天就好了。”
不待,不待要,不待子:慵懒而不愿意去做;
例:“你不待干我们干,总不能站着茅坑不拉屎。”
例:“那么老远,我不待要去了。”
例:“啥也不待子干,以后咋养家糊口呢。”
不觉(将)意过儿:不知不觉,没有注意到;
例:“不将意故一年过去了。”
例:“不将意故儿就到了北京,这车真快。”
不失闲儿:没有闲着的时候;
例:“这女人可勤谨,一天到晚不失闲儿。”
不省心:耗费心神、让人担心;
例:“拉扯了三个孩子都不省心,二个大的打架搿咽让老师常找,小的是身体单恹恹常生病。”
不白眼:不喜爱;
例:“她爷爷喜欢孙子,不白眼他这个孙女儿。”
不挨鬼:不吃暗亏;
例:“人家老汉不挨鬼,知道妄浪了人家钱,跟你不行。”
不机明:糊涂,不清楚;
例:“你弄不机明这里的
例:“你这孩子真不机明,颜色深的衣服不能和颜色浅的衣服一起洗。”
不沾:不行,不够格儿;
不对付:
(1)吃的不受;
例:“肚子里有点儿不对付。
(2)有小矛盾;
例:“两口儿最近好像有些不对付。
不浪,不浪子:木棍或其他圆而长的棒子;合音。
例:“木不浪子(木棒子)”“铁不浪(铁棒子)”
不浪鼓:儿童玩具。引深摇晃;
例:“脑袋摇的就跟不浪鼓似的。”
不衫,不衫子:取于“布衫子”,及衬衫;现在基本单衣、衬衣大都称“不衫子或不衫”。
例:“花不衫,短袖不衫,蓝不衫子等等。”
不袋儿,不袋子:取于“布袋儿,布袋子”;现在除去麻袋、(毛)口袋外,大都缀以“不袋儿,不袋子”;
例:“面不袋子,塑料不袋子、纸不袋儿、身上起了个肉不袋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