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小功率电动机安全认证依据标准变更的通知

(2022-11-07 09:26:45)
各相关单位:

小功率电动机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GB/T 12350-2022《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以下称“新版标准”),已于2022年4月15日发布,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并替代GB/T 12350-2009(以下称“旧版标准”)。为此,我中心修订了CQC11-461104-2019 《小功率电动机安全认证规则》,涉及产品认证类别:006015、006016。现将小功率电动机安全认证执行新版标准及规则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 实施规则主要修订内容

1. 缩小规则的适用范围,小类号006015对应产品调入II型认证;

2. 认证依据标准修改为GB/T 12350-2022,删除标准GB/T 14711;

3. 产品一致性检查抽样由“每个认证单元”改为“每个产品类别”(5.1.2);

4. 认证标志修改为“CQC 基本认证标志”(10)。

二、 执行新版标准及规则的要求

1. 2022年11月1日起,CQC将按新版标准实施认证。

2. 已按旧版标准获证的产品,证书持有人应及时向我机构提交转换新版标准认证证书的申请。CQC根据企业获证情况,依据实施规则和新旧版标准差异(见附件)制定换版方案,补做差异试验,CQC评定合格后换发新版标准认证证书。

对于原006015类证书,应按107402类别提出证书转换及标准换版申请,并按107402类别证书换版要求执行。(见《关于II型自愿认证依据标准GB/T 12350换版的通知》)。

对于006016类证书,应于2023年11月1日前完成新版标准的产品确认和证书换发工作。逾期未完成转换的认证证书,我中心将予以暂停;2024年2月1日后仍未完成转换的旧版标准认证证书,我中心将予以撤销。

3. 获证后的监督检查依据有效证书所列标准版本进行。

自2022年11月1日起,我中心产品认证四部开始受理新版标准的认证申请,企业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www.cqc.com.cn)提交认证申请,具体事宜请与相关认证工程师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乌兰010-83886099

梁斌010-83886463

段旭010-83886367

赵奕昕010-83886466

附件:GB/T 12350新旧标准差异分析及补充试验核查要求

序号 章节名称 差异项目条款号 GB/T 12350-2009内容 GB/T 12350-2022内容 补充试验/核查
1 范围 1 本标准不适用于控制电机(如伺服电机、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测速发电机、感应移相器等) 删除不适用于控制电机的表述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引用的标准均带了年代号 引用的标准大部分未注明年代号 -
3 术语和定义 3 - 删除术语和定义中的“独立电源”,调整在16章的注释部分;增加“功能性绝缘”、“工作电压”、“成批定向供货” -
4 标志与说明 4.1 - 1、增加:“额定转速范围”、“额定输出功率范围”、“额定输出转矩范围”
2、增加:对于成批定向供货的产品,允许采用喷码或其他类似方式标识铭牌内容。
1、补充铭牌擦拭试验,适用时进行信息核查。2、对于成批定向供货的产品,如采用喷码或其他类似方式标识铭牌内容,其内容应不可更改,且符合铭牌标注内容的要求,喷码及内容应在试验报告中备案。
4.3 - 增加:除不损坏电动机就不能更换接地线的情况外,接地端应标以符号
4.5 - 增加:应用约2 N/cm2的压力将棉布压在标志上
4.7 - 增加:直流电DC和交流电AC符号
5 机座与外壳 5 - 无变化 -
6 机械装配与零件 6.7 - 增加注释:不适用于带有接地结构的金属外壳电容器,其接地结构按第16章的规定 -
7 防腐蚀 7 - 无变化 -
8  电气连接  8.1.2 试验后,软件被夹持部位与夹紧装置不得有相对位移的现象 修改:试验前,在距软线夹紧装置约20 mm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做一标记,试验后,软线被夹持部位与夹紧装置的相对位移不应超过2 mm -
8.1.4 - 增加:通过插头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其结构应能使其在正常使用中当触碰该插头的插脚时,不会因有充过电的电容器而引起电击危险。 带插头产品补充测试(适用时)
9 连接件 9 - 无变化 -
10 内部布线 10.2 电动机内部布线用引出线必须符合有关引出线标准,其耐热等级应不低于电动机的热分级 1、修改:电动机内部布线用引出线应符合有关引出线标准,绝缘层与电动机绕组接触的内部布线用引出线,其耐热等级应不低于电动机的热分级2、增加:热分级 200(N 级)、220(R 级)的限值要求3、增加:关于引出线耐温等级及等效措施的注释 -
10.3 导线联接处应套有符合有关标准的绝缘套管 修改:导线联接处应套有符合有关标准的绝缘套管或等效措施 -
10.4 - 增加:对于铝线绕组电动机,应在接头处进行密封处理 铝线电机补充测试要求,并在报告中照片体现密封结构。
11 电气绝缘支持 11.2 用来支撑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或者绝缘套管应能在表5所规定的温度下持续运行 删除该条款 -
12 绝缘结构评定 12.3 - 1、增加F、H、N级绝缘的老化处理温度和时间2、增加注释:本章要求仅针对电动机本体,不包含控制器部分,控制器的相关要求见24.8 暂缓执行
13 刷握 13 - 无变化 -
14 非金属部件 14.1.1 - 1、增加引用方法标准GB/T 5169.212、增加:试样厚度不能小于2.5mm且上下表面应大致平行,如样品厚度小于2.5mm,允许用多层样品叠成该厚度试验,不超过3层。试样平坦部分应为边长至少10mm的方形或直径至少10mm的圆形表面。3、增加:陶瓷材料、泡沫材料及在室温下就会软化的材料可不进行本项试验 补充耐燃试验(适用时)
14.1.2 - 增加:或受试材料的球压温度(BPT)不低于75
14.1.3 - 增加:或受试材料的球压温度(BPT)不低于125
14.2.1 用于安置接线端或其他用螺钉连接的接头的绝缘部件的测试要求 删除了该要求
14.2.2 - 增加后燃时间要求,增加灼热丝850的试验要求
14.2.3 - 增加PCB板的要求
1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5.2 对于三相电动机,电动机带电部件和越过基本绝缘的其他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3mm 1、增加了工作电压大于300 V时电气间隙的限值要求2、增加了对于功能绝缘的注释3、调整了对三相电动机的要求 补充试验(适用时)
15.3 对于三相电动机,电动机带电部件和越过基本绝缘的其他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不小于4mm 1、增加了工作电压范围“>500且≤630”、“>630且≤800”时爬电距离的限值要求。2、调整了对三相电动机的要求3、调整了对于功能绝缘的要求 补充试验(适用时)
16 接地 16.2 - 增加:一般来说,除一些柱形接线端子以外,通常用于载流接线端子的结构,提供了足够的回弹性能以满足该要求。对其他结构,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使用一个不可能因偶然的疏忽而被拆除的零件 -
17 温升试验 17.2.2.1 电机应能在其额定或小于额定负载下运行 修改:电动机应能在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 见20章要求
17.2.2.2 对带电容运行的单相异步电动机,其温升试验应在最大损耗点进行考核 1、修改:对带电容运行的工业用单相异步电动机,其温升试验应在最大损耗点进行考核2、增加了温升试验热分级200(N级)、220(R级)的限值要求
17.3.2 轴承温度的限值按各电动机的产品标准进行确定 修改:对于F级及以下的电动机,滑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80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 ,对于F级以上的电动机,轴承温度的限值按各电动机的产品标准进行确定。
18 非正常试验 18.2 - 增加了非正常试验热分级200(N级)、220(R级)的限值要求 -
18.4 - 保留非正常试验后的耐电压满足第20章的要求,删除耐电压试验的其他要求 补充18.2-18.4试验(适用时)
18.5 对于装有热保护器的电动机 修改:对于装有热保护器的非短时工作制电动机 -
18.6 带有电子电路的家用类电动机,应随整机一起经受GB4706.1-2005中19.11的试验 删除该条款 -
19 耐久性试验 19 - 无变化 -
20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20.1 - 增加:电压施加时间为1min 对于带控制器的电动机和对于额定电压在48V及以下的电动机补充电气强度试验(温升试验、非正常试验和湿热试验后)
20.2.1 - 增加对于带控制器的电动机的考核要求
20.2.2 施加于被试绕组对机壳间及绕组相互间试验电压(有效值)为1000V+2UN,但最低为1500V;对于额定电压在48V及以下由独立电源供电的电动机,其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 V 1、修改:施加于被试绕组对机壳间、绕组相互间、主电路与外壳间及主电路与控制电路间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1000V+2UN,但最低为1500V;2、修改:对于额定电压在100 V以下的电动机的绝缘绕组,其试验电压为500 V+2UN 3、增加:施加于控制电路与外壳之间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V4、增加直流耐电压试验的替代方法
21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 21 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其泄漏电流不应大于0.25mA 修改: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其泄漏电流限值规定如下:
对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机不应大于0.25 mA;
对于工业用途电动机不应大于0.5 mA
-
22 湿热试验 22.2 电动机的泄漏电流不得超过0.25mA 修改:电动机的泄漏电流限值规定如下:
对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机不应大于0.25 mA;
对于工业用途电动机不应大于0.5 mA
见20章要求
23 起动 23 - 无变化 -
24 元件 24.2 - 增加:电子式离心开关应符合JB/T 13609的要求 如装有电子离心开关,提供证书/报告或补充试验
24.3 与电动机绕组串联的运行电容器,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以1.1倍的额定电压供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修改:与电动机绕组串联的运行电容器,当电动机在空载,以1.1倍的额定电压供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补充测试(适用时)
24.8 - 增加对于带有控制器的电动机,控制器应符合GB/T 14536.1的要求 提供控制器证书/报告或补充控制器随机测试(不做软件评估)
25 电磁兼容性 25 - 无变化 暂缓执行
26 其他要求 26.2 采用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时,其要求和试验方法按JB/T 9615.1和JB/T 9615.2进行;采用短时升高电压试验时,电动机应施加130%额定电压、历时3min 1、修改:采用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时,其要求和方法按GB/T 5171.1、GB/T 5171.21和GB/T 5171.22的规定进行2、修改:采用短时升高电压试验时,电动机应施加130%额定电压,历时3min(电容运转电动机1min) -
27 检验规则 27 - 检验项目按照章节序号排列 -
28 附录A离心开关 附录A - 依据标准变更新版本 -
29 附录B电动机运行电容器 附录B - 依据标准变更新版本 -
30 附录C电动机起动电容器 附录C - 依据标准变更新版本 -
31 附录D电动机热保护器 附录D - 无变化 -
32 附录E热熔断体 附录E - 依据标准变更新版本 -
3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增加:参考文献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2022年11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