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2019-03-29 07:56:04)
标签:
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重知识,轻能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妨碍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和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就可以给道德与法治课注入活力,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而是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等音频、视频,在课堂中创造出一种特殊感知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等肯定态度的极大热情,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从而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引发学生思考,愉快的学习、探索。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传播、丰富、再现某一教学环节,从而使教学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原来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局限于“粉笔加黑板”,时代性、时效性差,容量小,节奏慢。现代社会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使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上干巴巴的说教讲解,多媒体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使教学活动信息化、立体化,使课堂节奏明显加快,课堂密度增大,教学效率极大提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时代性、时效性。像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随时可以复制,播放给学生。信息量之大之新,内容之丰富之全面,是传统的教学远远不能及的。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其新颖的方法方式和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适度选择,精心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
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信息量大,全方位和高效益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和现实的限制,激活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缩短了认知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
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近一主动提出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达到恰到好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有的多媒体课件,一味地追求音像、多媒体效果,眼花缭乱,有牵强附会之闲,如:时政报道过多过长过杂,呈现凶暴画面等;一边教学师生在互动,一边播放与教学并无多大关联的歌曲。我认为:无论什么教学手段,一定要牢记是为教学服务的。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在多媒体课件选材上,一定要考究,讲究思想性、科学性。
2、道德与法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多媒体课件,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多媒体课件设置,要富有创意。要加强课堂理性思维活动的引导,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活学活用。多媒体课件能省的要省,不能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冲淡教学内容,要环环相连,逻辑推理要强,富有哲理。
3、多媒体课件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
多媒体课件,要留有回旋的空间。多媒体课件设置得太周到了,课堂容易僵化。况且,道德与法治课的材料极富时政性,材料过多了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4、多媒体课件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仍然要遵循教学规律:特别要贯彻启发性原则,打开学生创新的思维,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置,就要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总之,通过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比不使用的班级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使用的班级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识面扩大,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但教学媒体始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物质手段或工具,无论如何都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目的在于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学习的主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