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锁屏码指纹和PIN码保护手机信息资金安全的方法

(2018-02-19 10:55:11)
标签:

保护手机资金信息安全

pin保护手机安全方法

分类: 电脑及相关

 用锁屏码指纹和PIN码保护手机信息资金安全的方法

手机已深入人们的生活诸多方面。手机移动支付功能大大的方便了生活,只要有部能绑定银行卡的手机,就可用微信或支付宝等完成在线交易。有人说,出门时,只要带上1部手机和一张身份证,就能走遍全国。

手机里存放着个人的大量信息,一旦手机被盗或丢失,别人拿到后可随便看随便用,那么信息或资金还能安全吗?然而,只要自己提前做好防护,这个不安全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其办法:

一、 给手机设置锁屏密码、指纹锁。设置后,没有解屏码或自己的指纹,手机就不好打开了。设置锁屏码、指纹锁的方法,各类手机都有介绍,如华为手机操作:打开手机的设置/点击指纹/点击指纹管理/设置锁屏密码/后点击指纹管理,按照提示录入指纹即可。

用锁屏码指纹和PIN码保护手机信息资金安全的方法

设置锁屏密码和指纹锁后,下次在打开手机电源,用设定的某个手指的指纹或锁屏码,才能打开手机使用。

二、 设置PIN保护自己的SIM手机卡。PIN就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开启PIN后,每次重新启动手机时就要用到它(关掉电源后又重新打开电源不需要用它)。前面说了设置锁屏密码、指纹锁的事,此举是防止自己的手机被别人随意打开。但是偷盗手机的人,可以不用打开你手机,他可以把你的SIM手机卡抽出,安装到别的手机上,不用解屏码和指纹就可用你的手机卡了。这样还是不安全,还必须采取措施,即开启SIM卡的PIN。设置PIN后,手机重新启动开机时,输入三次PIN密码错误,即SIM卡被锁定,手机也就不能打开。这样也就保护了资金和信息的安全。

PIN设置的方法:以华为手机为例,其它手机也大致相仿。特别提醒:在设置PIN前,要提前获取PUK码,防止用PIN码打不开手机时,用它打开手机。

1、 打开手机“设置”/点击高级设置/点击安全/点击“设置卡1卡锁”也就是设置PIN密码/开启锁定SIM卡功能,即将右边的框打开

用锁屏码指纹和PIN码保护手机信息资金安全的方法

2、 输入PIN初始码,华为一般为1234,如果不是则打服务热线查询(如果三次输错了也不要紧,可用PUK码打开,这时趁此修改成自己编的PIN码),后按确定/接下来要修改此初始密码,点击【修改SIM卡PIN密码】按钮/输入自己编的PIN密码/重复输入自己编的PIN密码后,点击确定。至此,设置PIN码完成!

3、如果是双卡,切换到SIM卡2,其它操作同前。

三、获取puk码。PUK码由8位数字组成,这是用户无法更改的。puk码可以成是PIN的解锁码。当手机PIN码被锁,并提示输入PUK码时,千万不要随意操作,因为PUK码只有10次输入机会,10次都输入错误,SIM卡将会被永久锁死,也就是报废。部分SIM卡PUK码是用户在购卡时随卡附带的,如中国联通的手机卡卡套背后附有puk码,或中国移动神州行等,而另一部分则需要向网络运营商索取。方法有二:

1、 打电话查:如移动打电话给10086(用别人手机打电话亦可)/接通人工客服/报出需要PUK的电话号码和相应的数据/客服即会告诉对应的PUK码。

2、 电脑上网查:用手机号码、服务号码登录网上营业厅/在搜索栏输入“个人中心”进行搜索/找到“PUK码查询个人信息”/选择“个人信息”项/点击PUK码/即可查到PUK码。

 

备注:手机的几种密码

1、 服务密码,密码为6位数。此码用于登录营运商的网站,查询话费明细、修改密码、查询PUK码等等。此服务码可通过手机发短信获取。如移动卡,发短信给10086,内容写字母“MMCZ”,然后发送。接到短信回复后,填写“#身份证号#6位数字码#6位数字码#,然后发送。得到回复后,即取得自己的服务密码。

2、 锁屏(解屏)密码,密码为4位数。此码在手机设置。

3、 PIN码,此密码为4位数。此码用于解屏。

4、 PUK码,此密码为8位数。 用于在PIN三次后仍不能解屏时,输入此码可打开手机。但输入10次错误后仍不能打开手机,此卡就报废了。这时怎么办呢? 只有带上手机和身份证,到附近的营运商网点补卡了。就是重新换一张新卡,将原来的手机号写入,这样原来的手机号又可以用了。

                           用后整理/孙贵喜

                           2018.2.18

----自制音乐播放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