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东平太守苏源明的两首东平诗

(2011-05-01 18:17:45)
标签:

杂谈

苏源明(?——764[1],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从其一生好友杜甫所作《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诗来看,源明年幼时父母即离世,成为孤儿。年轻时流寓徐州、兖州一带,并曾隐居泰山读书。相传其读书处在岱顶天街白云洞附近。清代聂鈫《泰山道里记》云:“迤北为行宫,乾隆十二年建,……按,此地旧称五贤堂,祀孟、荀、扬、文、韩五子,相传为苏源明读书处。”[2]苏读书时生活极为艰辛:“时下莱芜郭,忍饥浮云巘。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藓。”[3]敝衣陋食,而且常常挨饿,夜晚读书不得不以薪火照明。艰苦的生计使得源明常常以泪洗面。然源明隐居岱顶十载,折节苦读,终成饱学之士。

源明于天宝年间登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考取功名后,苏日渐发达,杜甫称为“文章日自负,吏禄亦累践。”[4]彻底摆脱了穷困处境,只是依然不改其简朴之风。据《唐诗纪事》载,苏于天宝十二年出为东平太守。又召为国子司业。安禄山攻陷长安后,苏源明称病不受伪官。唐肃宗朝,擢考功郎中、知制诰,数次向肃宗陈述时政得失。官终秘书少监。

苏源明工于文辞,亦善书,有名天宝间。有《苏源明前集》三十卷,《全唐诗》《全唐文》收有其诗文。与杜甫、元结等诗坛名家交厚。

苏源明与杜甫的交往对其一生影响甚巨。杜甫初至山东时,在兖州与流寓在此的苏源明相识,彼此颇有好感,遂相携遨游山水,并成为相交终生的挚友。杜甫在《壮游》里曾写到他们当时在一起狩猎的情景:“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杜甫一生在多首诗里写到苏源明,且写得深情绵邈。如《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和《哭郑司户、苏少监》等,这些诗作主要是称赞和悼念苏源明。唐代宗广德二年遭遇天灾,“自秋及冬,斗米千文。”苏源明作为从四品的秘书少监,竟至饿死在长安,他和杜甫的共同好友郑虔同年亦卒于台州贬所。杜甫闻讯作《哭郑司户、苏少监》以志哀悼。诗开头即云:“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其中的“苏”就是苏源明。诗中又云:“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5]潜夫是苏源明的字,对他的饿死表示极为沉痛,可见友情之深厚。而“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则对苏源明的人品、能力评价甚高。《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更是详细叙写了苏源明的生平和遭际,怜惜之情溢于言表。杜甫、苏源明交厚,从现有材料来看,不仅是二人性情相合,更在于他们均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具有同样的耿直的性格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全唐诗》卷255收苏源明诗两首,均是写东平湖的作品,且均作于东平湖太守任上。苏源明在东平任太守时,曾在东平湖土山岛上建洄源亭。天宝十二年七月辛丑,苏邀濮阳太守崔季重、鲁郡太守李兰、济南太守田琦、济阳太守李倰四位地方大员来东平议事。议事毕,来此宴饮送别。苏源明为此赋诗《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

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陉。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潮。泊中湖兮澹而闲,并曲溆兮怅而还。适予手兮非予期,将解袂兮丛予思。 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

诗对东平湖的美景描画甚工。尤其是以“小洞庭”喻东平湖,使东平湖平添一抹秀色,堪称佳喻。北宋苏轼以“西子”比西湖,成为西湖美谈,而苏源明的比喻也很恰切,可惜未得后人充分光大。全诗以楚辞体写就,每句句中均用“兮”字,语气舒缓优雅,十分贴合湖水的微波荡漾形态。

苏源明还有一首写东平湖的小诗《秋夜小洞庭离宴诗》。

浮涨湖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横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夜既良兮酒且多,乐方作兮奈别何。

该诗写于天宝十三年苏离任东平前夜,他在诗序中云:“源明从东平太守征国子司业,须昌外尉袁广载酒于洄源亭,明日遂行,及夜留宴。”当时,酒筵设于船上,故写月下湖景非常贴切,描画出了东平湖秋月的媚态。其中“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一联,与宋代词人张孝祥名作《念奴娇·过洞庭》中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苏源明两首东平湖诗以及与杜甫等人的交谊来看,苏是一位典型的儒学名士,清高沉静,固持操守,甚至有些愚直。诗中之景,既是湖景的描摹,也是个人情怀和修为的写照。



[1] 仇兆鳌《杜诗详注》,《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清仇兆鳌注:“《旧书》:广德二年(764),自秋及冬,斗米千文。一斛则万钱灾。苏、郑皆卒于是年。”

[2] 汤贵仁主编《泰山文献集成》第  卷第  页,泰山出版社2005年月第一版。

[3] 杜甫《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4] 杜甫《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5] 潜夫:一说苏源明字潜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