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女船长:岁月为桨,摆渡人生|身边好人故事
(2022-05-24 15:55:56)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石浦镇延昌码头。
清晨5时30分,吴爱图准时出现在码头。她个子不高,扎着马尾辫,穿着长袖衣、黑色裤子,大步一跨,轻松上了渡船。
51岁的吴爱图是“浙象农渡1”渡船驾机员,也是宁波市唯一的农渡船女船长。从17岁开始,她驾船往来于码头和铜钱礁岛间,成为帮助海岛群众出行的摆渡人。34年来,她每天摆渡30多个来回,已运送乘客500余万人次。当地首个开船的女性
吴爱图是土生土长的铜钱礁岛人,家里四姊妹,她是老大。14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吴福亮承包了一艘渡轮,靠摆渡支撑家庭。1988年,吴爱图初中毕业。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她没有再继续学业,而是应了父亲的请求——上船做帮手。一开始,吴爱图帮忙卖票收钱、干干杂活。对17岁的小姑娘来说,这样的日子很枯燥。她最开心的是在船上碰到小伙伴,但看着同龄人结伴下船逛街游玩,开心又变成羡慕,最后化成了委屈。晚上回家,吴爱图终于憋不住,对着父亲大哭。渡船不能停,但吴福亮有时要外出办事。难道停摆吗?吴福亮决定教女儿开船。从把摸船舵开始,吴爱图走进了驾驶舱。海岛上,家家户户以渔为生,一户人家出几个船老大都很平常。但女人开船,在当地是头一次,即便是从小看着吴爱图长大的村民也不免产生怀疑。不过,吴爱图个小人胆大,有父亲在一旁手把手指导,几个月下来,倒船、转弯很快有模有样。最难掌握的是停泊靠岸。因地势原因,修船厂岸点涨退潮后很难停靠,不少船老大都没自信一把到位。刚开始,吴爱图也靠不进。试了好几次,一些乘客让她找周边好停靠的地方。“越不让我靠,我还就得好好地靠进去。”吴爱图起了好胜心。“开船有事不胆小,无事不胆大。”这是父亲给吴爱图的忠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研究,吴爱图在哪儿停泊都是又快又稳。过硬的技术和细腻的服务,让质疑的声音变少了,更让村民们对吴爱图产生了依赖。掌舵这些年,最让吴爱图感到自豪的时刻是,有福建渔船靠港,船老大看到她很惊讶,他们说:“女船长啊,厉害!”很少喝水以免误时象山小岛众多,乘农渡船是最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与大多农渡船船长站着驾驶不同,吴爱图是坐着木凳开船的。木凳足足有75厘米高,她的脚下还踩有一张10厘米左右高的长板凳。“我个子小嘛,看不见船头,这是老爸专门给我做的。”吴爱图1.47米的个子,挺直背坐在高凳上,时间久了其实很不舒服。不过她习惯后还安慰自己“这样不会打瞌睡”。实际上,对女船长而言,最难言的是上厕所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