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红和贾芸的传情

(2014-12-09 06:40:21)
标签:

情感

红楼梦

林红玉

分类: 转载资讯

 

http://tieba.baidu.com/p/2277769421

 

“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诚然如是! 
《红楼梦》里有诗,词,歌,赋。 
《红楼梦》里有善,恶,美,丑。 
《红楼梦》里有悲,欢,离,合。 
《红楼梦》里有古,今,你,我。 
《红楼梦》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所描写的一群妙龄女子,这让每个男人都心动不已,也让每个女人羡慕不已。 
《红楼梦》里的每一位妹子都是可爱的,或温柔,或体贴,或刁钻,或泼辣,或贤惠,或持家。每个姑娘又都不简单,或口齿伶俐,或精明能干,或善琴棋书画,或可喝酒行令,或能填诗作词,或工女红绣花。哎,这真是一群女神一样的女子,真是让我辈难以仰视,俯首徒羡。 
因此也必然在提起《红楼梦》时,开言第一句,你喜欢林妹妹,还是喜欢宝姐姐?抑或是你喜欢里面的哪个女子? 
很简单的选择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的影子,而红楼梦里的女子又或多或少的带有这些影子。 
也有人曾这样问我,我想了想,认真的回答说我喜欢那个叫小红的丫头。 
林妹妹嘛,可能会太娇气;宝姐姐可能又太不懂风情;袭人虽好,却不是个好知己;晴雯没有林妹妹的才气,也没有袭人的体贴,却是刁钻任性,爱吃干醋;史湘云虽可爱,却总感觉像是自己的妹妹,你会和你的妹妹谈恋爱么? 
唯有小红,让我心跳不已。 
红楼梦里有太多不幸的故事,有太多让人唏嘘的结局,有太多的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或被迫远嫁,或承受家暴,或寄身于青灯古佛,或香消玉殒于尘埃,给人带来不尽的唏嘘,不尽的感慨。 
唯有读到小红和贾芸的爱情时,才会给人一种温馨感,让人发出会心的一笑。仿佛小红离自己很近,就是自己身边的同学或是邻家的小妹,其他“姐姐”、“妹妹”、“小姐”们离自己则太远太远,远到不存在于你的生活里。同时又感到羡慕,贾芸怎么就遇到如此好的姑娘呢? 
那么,小红是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也难怪,大观园里有如此众多的美妙佳人,谁又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丫头。 
小红是个小丫鬟,是贾府的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很奇怪,小红似乎并没有利用这层关系而成为“上等丫头”,只是宝玉房里低等的丫头,连和宝玉见面的机会都没有的那种),原名本叫作红玉,因为“玉”字犯了林黛玉,贾宝玉的“玉”,大家就把红玉名字里面的“玉”字去掉,都叫她“小红”——有钱人家真是霸道,自己叫了这个名字的字,别人便不能再叫了么! 
在大观园里众多丫头里,薛宝钗评价小红“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同时小红也因为自己的口齿伶俐获而得了凤姐儿的青睐,被凤姐挖了墙角。
小红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丫头在贾府里,在大观园里多不胜数,又有那些地方入得宝姐姐和风姐儿的法眼? 
看小红的长相,也算是有几分姿色的,《红楼梦》中自宝玉眼中看来“(小红)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倒是一头黑鬒鬒的头发,挽着个纂(音zuǎn,指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笔者注),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这样的一位姑娘在高富帅贾宝玉看来也许平平,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没能引起宝二爷的注意,要不宝二爷怎么会有那句“你(小红)也是我这屋里的人么?……既是这屋里的,我怎么不认得?(《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可见,宝玉并没有注意到这位叫小红的低等丫头。
但我辈看来那“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不正是勤劳朴素的标志,“容长脸面,细巧身材”不正是我们现在的审美标准么?“俏丽干净”更是让人感到小红妹子身上的纯净之美。这样的妹子就不是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么?那些浓妆淡抹,穿着华丽的美女只存在于电影里,而小红一样的女子就在你我的身边。其次,吸引我的是小红的口才和才干。小红的机灵嘴巧,这是她的特长和能力,这也是我最为欣赏的。小红作为宝玉房里的丫头一直没有被宝玉注意,但跟宝玉说了一次话之后,给宝玉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天宝玉想要点名叫他,但又考虑到“怕袭人等寒心”,只好作罢。这种印象大半归功于小红的口齿伶俐,面对心中的高富帅说话,能够做到对答如流,不卑不亢。再说奶奶那回,小红给凤姐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看“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一位奶奶——笔者注,下同)问这里奶奶(一位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又一位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又是一位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还有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还是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怎么样,满眼全是奶奶!可人家小红口齿流利,一个不落的把奶奶们全说齐全了,估计小红的声音也是极婉转,极好听的。 
这番话说下来,连凤姐都另眼相看,凤姐夸小红“说得齐全,口声又简断,不象有的丫鬟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凤姐很高兴,就想把小红招入麾下,还要认作干女儿“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去,叫这丫头跟我去。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 
跟着宝玉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排除万难,也就是一二奶的待遇,小红这点早就看透了,早就想离开怡红院,但又不好明说,只得笑着说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见识见识。”,这回答真是滴水不漏,又表明了心迹,又拍了凤姐的马屁,于是凤姐很高兴,当场拍板把小红调入自己身边工作。 
小红虽然是低等的丫头,但是有自己的尊严,认认真真的干好本职工作,不落人话柄,不受人欺负。在面对晴雯等人的责难时,小红回答的无懈可击。 
面对晴雯骂小红:“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红玉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回击的多么有理有据有节啊,我怎么没干活,我的活早干完了,我干活的时候你还没起床呢。 
碧痕也跟着诘难小红:“茶炉子呢?”红玉道:“今儿不该我爖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回答的很清楚,我只负责我自己的活,别人的活不归我管,这样回答丝毫没有落下话柄,让“高等丫头”们一点脾气没有,只有干生气。看到这样的回答我都忍不住要拍案叫好了。 
有人说,四春里面探春的性格很有个性,很有气势,很有霸气,在检抄大观园时,那番表现和说的那段话很让人解气,也很过瘾。那么作为“低等丫头”的小红算是得了探春的神韵,这番对答何尝不是很得体,很解气呢,很让人过瘾呢? 
这样的姑娘,怎不让人喜欢。 
刚开始,小红凭借的自己的几分姿色也曾想攀上宝玉这个高枝,怎奈宝玉身边“高手如云”,众多美女在侧,自己没有向宝玉下手的机会。不过小红很善于把握机会,在一次宝玉身边没人手时,小红瞅准了勇敢的冲上去帮高富帅倒了杯茶,并成功和高富帅搭上话,让宝玉记住了自己的名字。虽然被随后赶到的秋纹、碧痕等“上等丫头”训斥谩骂了一顿,却也使小红认清了攀附高富帅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没必要死吊在一棵树上。这同时也说明小红是很有竞争力的,不然何至于引起这些“上等丫头”的如此警觉呢? 
从此小红便断了高富帅的门路,把目光投向当时的“穷屌丝”、潜力股——贾芸。从这点上来说,相对于大观园里的其他妹子,小红无疑是有思想,有远见,有眼光的,且不说宝二爷身边有那么多的女子要竞争,即便是成功了又如何?还不是像赵姨娘一样的二奶的待遇。 
也就是这之后不久,小红看明白了形式,说出了(也许是曹雪芹借小红之口)那句颇有见地的话:“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谁守谁一辈子。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谁还管的了谁!” 小小年纪,居然能有如此的见识,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相信也就是这时候,小红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早早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做打算,被小红看上这个幸运的小伙子就是贾芸,当时的贾芸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孩子,父亲早亡,和母亲一块生活,穷的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但贾芸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进取,寻求上进,凭借他的才能和乖巧从荣国府揽的一门差事,也正是这时候认识了小红,俩人的恋爱开始。 
在那个“万恶”的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封建社会里,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小红和贾芸正是从一块手绢开始了浪漫的交往。 
有人说小红和贾芸的交往是有功利心理的,我不否认,但谁的恋爱是纯粹的呢,是绝对纯洁的呢?况且那时少男少女,你十七我十八,多么美好的时代,一次邂逅,一次偶遇,一次我丢了的手边被你捡到,一见钟情,这样开始的恋爱难道不是美好的么,这样引起的相思难道不是真挚的么?这样引发的爱情又有多少功利的成分在内呢? 
再来说贾芸,这是《红楼梦》里除贾宝玉之外,另外一个能引起大家好感的男人了,作为贾家的同族人,贾芸既没有府里公子哥的猥琐不端,也没有府外爷们的顽劣不堪。为人乖巧机灵,积极进取,办事颇会用脑子,他的第一次露面便是想要在贾府谋个差事做,就是这时候遇见了小红,开始了一段爱情。 
相较于宝玉黛玉遮遮掩掩的恋爱,小红和贾芸都快称得上轰轰烈烈了。 
在宝玉的书房里,贾芸和小红第一次见面,贾芸眼中见到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生的倒也细巧干净。”这丫头便是小红。遇见陌生男人,按封建礼教,小红本来要躲避,但在得知贾芸是本家的爷们后,也不再回避,而是“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而且俩人还搭上话了。不过第一次搭话,小红就来了冷言冷语:“依我说,二爷(指贾芸)竟请回家去,有什么话明儿再来。今儿晚上得空儿我回了他(指宝玉)。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晚上他又不下来。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 
话语虽然是有点冷冰冰,毕竟第一次见面,不好表现的太热情,但仔细品味却包含着对陌生人贾芸的关心之情,意思是今天见不着贾宝玉了,赶快回家吃饭,免得挨饿,算作是谁听了也不会生气。 
果然,听了这番话,贾芸似乎还很受用,就乖乖的走了,并且还想知道人家的名字,一面走,还一面回头“瞧那丫头”,而那丫头也是“还站在那里呢”。 
瞧瞧,有经验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这就是一见钟情啊。 
事实证明,姑娘总比小伙子陷入爱情更深,在这次见面之后,小红似乎陷入了一种单相思的境界,小红丢了一块帕子,竟然在白天做梦是贾芸捡到了。而且为此“因此翻来复去,一夜无眠”,这是姑娘怀春了啊。贾芸,你是怎样俘获了小红的芳心啊。 
在这段时间里,小红姑娘的心情似乎也不太好,排除可能来了“大姨妈”之类的原因,那就是小红患上了相思病。 
来看小红去林妹妹那拿浇花的喷壶,看见“贾芸正坐在那山子石上。红玉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闷闷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回来,无精打彩自向房内倒着。” 
说明自那一次见面之后,贾芸给小红留下很好的印象,小红也是姑娘怀春,对贾芸芳心暗许。因为见不到贾芸,小红闷闷的老大不高兴,也不愿意梳妆打扮,每一个陷入过初恋的姑娘小伙都有过这种体验,满心里想的都是恋人,一日不见,浑身的没精神。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贾芸这边什么意思呢? 
贾芸因为找到大观园种树的工作,经常在大观园活动,也曾和小红碰过几次面,不过都没有在说上话,贾芸就开始留心打听小红的信息。 
首先,就是要打听到小红的名字,闹了半天还不知道人家姑娘的名字,这恋爱怎么谈? 
贾芸故意和小红的闺蜜坠儿搭话,有意无意的问到:“才刚那个与你说话的,他可是叫小红?”坠儿不明就里,就说“他倒叫小红。你问他作什么?” 
好了,打听到名字就好下手,贾芸开始通过坠儿传递信息。 
原来小红在园子里丢了一块手帕,不知有心,还是无意,反正这帕子恰恰被贾芸捡到了。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男女的交往是非常隐秘的事情,哪像现在,第一次见面就可以一块吃饭,看电影,相互牵手,那时候不行啊,一条帕子就是定情的信物,甚至可能代表着一生的幸福。 
贾芸捡到了这条帕子,下一步就是把自己的帕子交给小红,怎么换呢?还是坠儿。 
贾芸故意说给坠儿:“方才他问你什么手帕子,我倒拣了一块。” 
果然坠儿中计,毫不知情的坠儿说要帮小红把帕子还回去,这时候看贾芸手段“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利用坠儿的不知情,神不知鬼不觉把自己的手帕冒充是小红的还给小红。 
这件事可谓做的滴水不漏,读者若不仔细,都差点被贾芸骗过,更何况坠儿这小丫头。话说贾芸这事做的有点冒险,在封建礼教严格的旧社会,男女之间说个话都要避讳,何况送给别人自己的随身之物呢? 
这就是直觉,爱情的直觉,初恋的直觉。 
当坠儿把贾芸的手帕拿在小红面前时,面对贾芸的手帕,小红的反应是什么呢?小红反应很快,马上知道了怎么回事,接口道:“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你若有情,我就有意,敢爱敢恨,事情就这么定了,不然但凡有一丝犹豫,这事情就露陷了。就这样,俩人完成了换手帕的过程,其实也就等于私定了终身,手帕便是那定情的信物。 
关于小红和贾芸的爱情故事,前八十回里从二十五回到二十八回,就写到这,戛然而止。后面再没有了。 
可惜在高鹗的后四十回里,小红和贾芸的爱情被写丢了,贾芸也被莫名其妙的写成了大坏蛋,这与曹雪芹的思路是不搭的啊。不过我相信,在真实的结局里,小红和贾芸必将走到一起,成为幸福的一对,在贾家败落之后也没有受到牵连,而是及早的抽身,过上了平凡的生活——这些就足够了,不是么? 
我的看法:因为贾芸曾认贾宝玉干爹,算是有父子之情,小红蒙凤姐发现才能并得到提拔,在身边栽培了一段时间,算是对小红有恩。因此,在佚没的后四十回了,小红和贾芸夫妇必有番大作为——凤姐死后,女儿巧姐被“狠舅”卖入烟花地,正是小红和贾芸夫妇以及刘姥姥联手将巧姐救出。在贾宝玉被关进大牢,也是小红和贾芸上下活动,到狱中探望贾宝玉,给他心灵上带来慰藉。甚至有人据脂砚斋的评语推测,贾芸通过倪二等人施以援手将贾宝玉从监狱里救来出来——至于真相如何,我们已经不知道了。 
《红楼梦》在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不同的结局,不是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