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情愿当个书呆子

(2014-01-05 23:13:58)
标签:

读书

书呆子

图书馆

黄山谷

林语堂

分类: 随感
晚上家里来了客人,坐下后,他随手翻了翻沙发旁边的书:“《最美的散文》,这么多书啊?”我的妻接过话,当着客人数落我:“他啊,真是书呆子,经常是一去图书馆或书店就是大半天,打他电话都听不到。经常买书,到处放的都是。”
我经常去图书馆去书店,好买书是不假,可说我是书呆子,我还真不服。什么是书呆子?我给它的定义是:生活中尽以书为准,说话办事以书上说的标准来衡量,不善于变通,搞本本主义,实际运用能力差。我是本本主义者吗?我什么事都以书为标准了吗?我自认为我不是这样的人。知识或者说“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反作用于生活,到实践中去验证、修正、补充。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很爱书,爱看书,从书中学习,从书中找乐。最近一两年来,我对书的感情加深了,一大半是为了孩子。我每天都看书学习,一天不看书就难受,就觉得有件事没做似的,书成为我精神上的伴侣了。书是别人经验的总结,我们看书,就是在学习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少走弯路。当然,每个人即使遇到同样的事情,由于时间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加上性格的不同,所以处理方法也不可能相同。但是,我们能借鉴他人的经验啊。譬如《卡尔威特的教育》,它最适合准备要孩子的夫妻或孩子刚出生的父母阅读,可我的孩子都上初中了,我为什么还要读它,这就是我对理论的灵活运用。因为这本书,除了老卡尔谈早教的经验外,它还以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的孩子,只要他不是弱智患者,通过后天的正确教育(方法很重要),他都会成为优秀的人才的。我认为,看过这本书,明白了这一点,就得到了这本书的精髓了。那么厚的一本书,我把它读薄,压缩成一个论点,应该说不是一个书呆子所为吧?就因为这个论点,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和别人谈家庭教育时,我有了依据,我就敢说:对我们的孩子,在智商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方法得当(包括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都能教育成材。至于有的孩子,学习暂不优秀,要从家长的方法和孩子的习惯上找原因。
我除读了上面提到的书外,还有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特别是周国平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多篇论文,都让我受到很大教益,收获颇多,对我影响很大。现在,一个以前与教育不沾边的财务人员的我,对教育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当然尚需进一步完善)。起码当下,我不会人云亦云,今天引用这个人的方法,明天试验那个人的做法。没有稳定的思路,将会使受教育者无所适从。
尽管目前我孩子的成绩不算太优秀,但由于我有了理论武装自己,我的内心很强大。我不片面追求孩子的功课成绩,不太在意排名,我更注重她真正学到知识,更注重她的心智健康,更注重她的素质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在家里尽力为应试教育下的她在减负。目前,孩子的学习状态是良好的,学习总体上是快乐的,对此,我很欣慰。
其实上,只要家长多虚心学习,就能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就能把孩子的家教做好。如果家长不学习,就想引导好孩子,那除非家长在家教方面有天赋,或者孩子本人有着特别自觉和独立的秉性。我相信大多数孩子是需要家长教育的,我家的就是其中之一。
我爱看书,还有一个需求,那就是我喜欢写点小文。不读书,我就写不出来任何东西。古人黄山谷就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是把读书当作汲收精神和文学营养的,我读一读书,就能把一些生活素材加工成文字。哲学家周国平说,阅读是享受,是收入,写作是劳动,是支出。财务上说,没有收就没有支。哲学、文学和财务在这句话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真是太妙了啊!
我喜欢林语堂的两篇散文《论读书》和《读书的艺术》,在这两篇散文里,他把什么是真正的读书、该怎样去读书说得非常透彻,没有谁比他说得更全面、更到位的了。我觉得,我现在是真正地读书,因为,我不是为了考试去读书,不是为了提薪去读书,也不是为了娶老婆去读书,更不是为了争仕途去读书。我读书,是因为我心灵的需要;我读书,是因为我想把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当然,我读书,也想把真正的教育弄懂。总之,我之读书,已将功利排斥,我在追求林语堂的读书境界。
如果喜欢读书就是书呆子的话,我就情愿当个书呆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