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金飛雪 1102_101 枸杞花


标签:
茄目茄科枸杞屬枸杞花杂谈 |
分类: 央金飛雪 |
【2012-11-02】_ 枸杞花 _ Matrimony Vine 「地骨皮_仙人仗」
【 關於 _ 枸杞花 】 枸杞(拼音:gǒu-qǐ)是茄目茄科枸杞屬(Lycium)的植物,果實稱枸杞子,嫩葉稱枸杞頭,常見種類爲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而主要的藥用種類爲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並能抗動脈粥樣硬化。 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夏秋開淡紫色花;卵圓形紅漿果。 早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正如古藥書《本草匯言》所載:「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故常用作中藥,用作中藥時功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主治目眩昏暗、多淚、腎虛腰酸等症。根皮有降壓、退熱、抑菌作用,功能清熱涼血、退虛熱,主治虛勞發熱、尿血等症。 功能與主治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拉丁學名】 Lycium chinense Mill. 【科屬歸類】 茄科 Solanaceae, 枸杞屬 Lycium 【植物形態】落葉灌木,植株較矮小,高1米左右。蔓生,莖幹較細,外皮灰色,具短棘,生於葉腋,長約0.5-2厘米。葉片稍小,卵形、卵狀鞭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5-2.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狹楔形,全緣,兩面均無毛。花紫色,邊緣具密緣毛;花萼鐘狀,3-5裂;花冠管產和裂片等長,管之下部急縮,然後向上擴大成漏斗狀,管部和裂片均較寬;雄蕊5,著生花冠內,稍短于花冠,花花丁字形著生,花絲通常伸出。漿果卵形或長圓形,長10-15毫米,直徑4-8毫米,種子黃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田梗或丘陵地帶。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分佈于全國大部分地區。 藥材主產於全國大部份地區。 枸杞子: 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一清,腰膝酸軟,陽痿貴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枸杞葉: 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枸杞子: 內服: 煎湯,5-15克,或入丸、散、膏、酒劑。枸杞葉: 內服: 煎湯,鮮品60-240克;或煮食;或搗汁。外用: 適量,煎水洗;或搗汁滴眼。 【應用舉例】 1. 治肝腎不足,生花歧視,或幹澀眼病: 熟地黃、山萸肉、茯苓、山藥、丹皮、澤瀉、枸杞子、菊花。煉蜜為丸。(《醫級》枸菊地黃丸) 2. 治勞傷虛損: 枸杞子三升,幹地黃(切)一升,天門冬一升。上三物,細搗,曝令幹,以絹羅之,蜜和作丸,大如彈丸,日二。(《古今錄驗方》構杞丸) 3. 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或雲器遮睛: 甘州枸杞子一斤。好酒潤透,分作四分,四兩用蜀椒一兩炒,四兩用小菌香一兩炒,四兩用脂麻一兩炒,四兩用川棘肉炒,揀出枸杞,加熟地黃、白、白茯苓各一兩,為末,煉蜜丸,日服。(《瑞竹堂經驗方》四神丸) 【藥用部位】 以葉和根皮入藥。中藥名: 葉: 枸杞葉;根皮: 地骨皮。 【採收加工】 枸杞葉: 春季至初夏採摘,洗凈,多鮮用。地骨皮: 早春、晚秋採挖根部,洗凈泥土,剝取皮部,曬乾。或將鮮根切成6-10厘米。長的小段,再縱剖至木質部,置蒸籠中略加熱,待皮易剝離時,取出剝下皮部,曬乾。 【主要成份】 地骨皮含甜菜鹼(betaine),苦可胺(kukoamine)等生物鹼。 【藥理作用】 地骨皮: 降壓作用、解熱作用、降血糖作用等。 【性味功能】 枸杞葉: 苦、甘,涼。地骨皮: 甘,寒。枸杞葉: 補虛益精,清熱明目。地骨皮: 清虛熱,瀉肺火,涼血。 【主治用法】 枸杞葉: 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地骨皮: 陰虛勞熱,骨蒸盜汗,小兒疳積發熱,肺熱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枸杞葉: 內服: 煎湯,鮮品60-240克;或煮食;或搗汁。外用: 適量,煎水洗;或搗汁滴眼。地骨皮: 內服: 煎湯,9-15克;大劑量可用15-30克。 【應用舉例】 1. 治小兒肺盛,氣急喘咳: 地骨皮、炒桑白皮各一兩,炙甘草一錢。上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小兒藥証直訣-瀉白散) 2. 治雞眼: 地骨皮、紅花同研細。於雞眼痛處敷之,或成膿亦敷,次日結痂好。(仁朮便覽-金蓮穩步膏) 11月2日 枸杞花 (Matrimony Vine) 花語 ﹕母愛 占卜﹕您喜歡照顧別人,有一種安定人心的能力,朋友樂意找您傾訴,而您公正、不偏不倚的正直感令人心服口服。但是情人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要分清楚,不要暗中談戀愛,應坦白地公開發展。 箴言 ﹕無論是愛人抑或被愛,都不會嫌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