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迈入岁尾的十一月底,被几个关键词标记了:罗一笑、白血病、小铜人。一篇让人动容的文字,在经过了百万级的转发之后真相大白:人气和捐款双赢的父亲,其实并不缺钱。
一时间,各种媒体纷纷发声,各种以“罗一笑”为题目的文字再次刷屏,用这个关键词在朋友圈、公众号、文章中搜索出来的结果,竟然下拉好几次都没完。一个孩子再次激起了公众对诚信、善良、营销的讨论。小铜人和罗尔的合作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他们成功地证明了一种营销方式的巨大潜力。当然,他们还捎带手检测了一下这个社会的善良指数,真不低!但是,当真相大白后,社会诚信受到质疑,这个指数迅速跌至崩盘边缘。这大概就是整件事情持续发酵的基本经过。真相真的让我们如鲠在喉。
很多围观群众表示很受伤,赞赏的、转发的。是的,这心情如同得知天桥乞丐在用你捐给他的钱炒股。于是,愤怒的人们开始以恶制恶,扒出作者的家世背景,本来正在掬洒的同情泪还没来得及拭去,一口浓痰已经唾向作者。刚刚开启的善良心扉砰然关上,世界又恢复了从狭小的门镜中观察的冷静。谁让我们被伤了心呢?!我们的善良将如何安置?
其实有一个人伤得比我们都重,虽然恐怕连她自己也不知道。那就是罗一笑小朋友。她小小年纪不幸地患了白血病,当她在ICU里生死未卜时又被懵懂地卷进了一场喧嚣的舆论中。她的头像,清晰地出现在每一篇转发的帖子上,无论是病前扎着两个小辫子还是病后光着小脑袋,笑容都定格在那里,仿佛与她被裹挟其中的阴谋毫无关系。我不知道,当她有天康复了去上学,会不会有老师或同学对她说:原来,你就是罗一笑!
她是整件事的主角,可是她也很无辜。
在无数次转发声讨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她的面部开始被打上了马赛克。大概,人们终于意识到对她的伤害其实是不应该的。即便,她的父亲参与伤害了我们。在声讨的声音之外,也有一些默默祝福笑笑早日康复的文字,读来让人温暖。我想如果罗尔先生读到应该也会感动的吧。跟着,我也看到了罗尔先生表示“后悔赞赏的可以退回赞赏金”,并准备用收到的捐助做慈善基金等等。我不知道这是迫于舆论的压力,还是基于对善良过度消费后的惭愧,或者是对公众觉醒后仍然存在的善良的感动。
在《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因为无心的过错被社会惩罚了十九年,从一个善良青年变成了一个危险阴暗的有前科者,甚至向无私帮助他的主教伸出罪恶的手。而主教却用磊落的言行救赎了他的罪恶,让他从此由一心想报复社会的罪犯变成了充满爱心的绅士。转机就在主教那句“你忘记一起带走了我送给你的烛台。”这种善良植根于智慧,它不因得知真相而颓丧。相反,它会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选择相信和拥抱。
有人担心类似的事件多了人们将不再有善良的心。但是从第一眼看到孩子脸上被打上马赛克,我知道不会的。有一种无声的善良一直妥帖地存在心底,仿佛土地下的清流。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荡涤一个需要拯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