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7dfc7679jw1eyuvuy230vj205o080jrn.jpg
这辈子,与你的孩子成为母女或父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缘分。
从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你的人生从此不同了。不管你已经事业有成,还是茫然无措,有一个比你弱小的生命需要依靠你,多少人是从那一刻才真正开始体会到,什么是责任。新的生命带来欣欣然的希望,从此浪子回头、脚踏实地,人生多了一种新的可能。都说孩子应该感恩父母,可我总觉得,父母更应该感恩孩子。从孩子到成人的转折,不是年龄,而是责任。
记得女儿小时候,每次出去玩,回来的路上总会在我的怀里睡着。头沉沉地压在我的臂弯里,胳膊又酸又僵。可是为了让她睡得安稳,我会一连几个小时保持着这个姿势。后来,经常跟女儿开玩笑说,亲妈就是再沉也不会把你扔掉的那个人。一个小生命,轻轻巧巧地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个转折,补全了我们的人生。为此,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恩吗?
感恩的理由远不止这些。
曾经被虫子吓哭的女孩儿不知不觉中变身了,别怕,有妈妈在!因为孩子,我们变得更坚强了;孩子在成长,我们也跟着重温了一遍童年的懵懂和青春的羞涩,体会成长的烦恼和快乐,人生因为孩子的存在而多了一种体验,好像重新活了一遍;好多过去的坏习惯必须改改了,不然孩子有样学样怎么办?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网游、微信换成读书学英语,多少不可为从被动伪装变成主动自律,因为孩子,我们变得更接近完美了。。。。。。
更重要的,我们该感恩孩子给我们带来的那些快乐!成人的世界太多的功利,带给自己快乐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呢?晋升、加薪、乔迁。。。可是孩子没有给我们这些,相反还有各种辛苦:喂哺、抚育、牵挂,可我们却为孩子稚嫩的笑容心醉,为孩子蹒跚的行走欣喜,为孩子的点滴进步高兴。这种舐犊之情,大概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唯一保存的非功利性的动物本能,是一种纯真的快乐。这种快乐,有责任,没负担。
有了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变得宽容,不再动辄对孩子颐指气使、求全责备,我们在为孩子做事时就会心甘情愿、不躁不恼。发现吗?你越是心甘情愿、觉得一切自然而然,孩子越会心平气和、懂得平等待人。孩子的天性可以用纯良二字形容,他们总是轻易地原谅我们、迁就我们。与之相比,成人却非常自私。我们都有逗孩子玩耍的经历。在我们有空的时候,我们去陪孩子玩,孩子玩得正开心,你的时间到了,你一定会走,而且走得理直气壮——我有工作,是正事!孩子可能会哭一阵儿,等你回来,他还会对你笑。孩子都能做到宽容,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
做父母的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不懂感恩,严厉有余;一种是感恩过度,卑微低下。不懂感恩的父母,色厉内荏,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教育出的子女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和父母反目成仇。感恩过度的父母呢,惟孩子马首是瞻,活得没了自己。岂不知如果没有人格上的平等和独立,即使付出再多,也绝没可能从子女那里收获尊重。当然,还有一种摇摆于两者之间、阴晴不定的,高兴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不加考虑全面满足,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横眉立目,哪怕是正当的要求也全盘否定。付出得心不甘情不愿,时不常用“都是为了你,我才。。。”这样的句型说话,除了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更有望成为长大成人的孩子心目中的loser!
当代父母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加上独生子女的缘故,都倾向于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但多数人并没弄清楚爱的第一要务,不是给予,而是接纳。接纳孩子的弱点:软弱、胆小、犹豫不决。接纳孩子的先天缺陷:身体上的残缺、疾病、长得不美。造物主总有不完美的作品,来到人间,需要借父母的亲情来弥补这些缺憾。父母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我爱你,不是因为你考一百分,也不是因为你长得如此美丽,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I just lovethe way you are.
其次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他还没有经济独立之前,他可能早已有了思想的独立。这种思想的独立常常让我们又爱又恨:既希望孩子有主见,当孩子的意见跟我们不一致时,又觉得他翅膀硬了不服管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超过我们是必须的,是迟早的,否则社会怎么进步?但可能我们太过于沉迷孩子小时候对自己的依恋了,在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孩子已经悄悄地长大了。我对女儿有时也会控制不住发脾气,有一次女儿在我吼完之后,平静地说,“你是想让我跟你吵,还是不理你,你选一样。”我瞬间石化,女儿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不可以在把自己的情绪凌驾于她之上了。瞬间的失落后,我平静地接受了女儿长大了这一事实。那个小乖宝宝不复存在了,她将越来越成熟、独立、有思想。好在我平时教育女儿还有平等心,还不至于太过措手不及。
有了感恩、接纳、尊重这几个前提,我们对孩子所有的打造都会是善意而用心良苦的。我们希望他们考出好成绩,不是为了自己的颜面,而是为了培养他的上进心;不是为了考第一,而是为了超越自己;不是因为死记硬背多么有趣,而是教育他凡事都要坚持到底。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会首先责骂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的责任;不是恨铁不成钢,而是认真考虑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有了这个前提,我们会在原则面前坚持,陪伴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克服困难、分享成功。有个这个前提,我们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任何进步或成绩都不是交换爱的理由。
有了这些前提,我们就可能从与孩子的摸爬滚打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既不苦孩子,也不苦自己。
所以,父母的爱是经常变身的。为孩子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面对危险时挺身而出,爱是呵护;犯了错误,要严厉批评,爱是引导;孩子遇到困难退缩,要加油打气,爱是鼓励;孩子有梦想,要为他创造条件,爱是支持;孩子有任何小小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为他高兴喝彩,爱是分享。所有的这一切,其实就是家庭教育。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亦师亦友。做好了,就是惊喜。搞砸了,就是两相亏欠。无论如何,都是一段无法重来的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