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成人世界里,对和错有时是模糊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的。
http://s9/mw690/002j2Rfzzy6KXtJjbte98
直接说正题吧。近日网络上有几起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一是@北京牙医苏建宏
水落石出倒也快。前者以百度词条隐蔽和德高望重的导师撰文以正视听落幕;后者@成都下水道 虽在新浪微博上被判罚,但在围观者投票中却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可见公道自在人心,虽败犹荣!
我作为一名医生,感觉到的是一种灵魂上的洗礼。 我是个温和的人,习惯于求同存异,虽然有时也会被正义感驱使拔刀相助、振臂一呼,但总觉得势单力孤,没有勇气做冒天下大不韪之举。而@北京牙医苏建宏 和@成都下水道 的风格更加鲜明犀利,在是非问题上绝不拖泥带水,值得敬佩!而正是这种近乎疯狂的对真相、真理的渴求,使得他们能够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不言退。从结果来看,最终不实宣传得到了抨击,警醒了民众,震慑了不正规医疗机构,捍卫了医者的良心底线,这种疯狂带来的绝对是正能量。
今天早上看到周姓导师的撰文,义正辞严,感觉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同门师兄弟的争论,最终由家师定夺,于情于理都应该一锤落音,皆大欢喜。而此前,@葉子张野 也已撤回词条,并在随后的微博中发表声明,表明坚决抵制美容冠的立场,虽然历经波折,最终结果也算是从善如流了。但我隐隐地有些后怕:万一这位导师糊涂了呢?万一词条不肯被撤回呢?一个道义之争,最后有可能演变为利益之争吧?
由此我开始思考究竟该信什么,该以什么标准作为是非的评判,尤其是当面对专业性问题的时候。球场上,我们信赖裁判;法庭上,我们信赖法官;网络上,我们该信谁?此时,网络大V们(包括百度这样的具有导向性的搜索引擎)由于他们在业界的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就逐渐被赋予了类似于裁判或法官的功能。但遗憾的是,犯错是概率性事件,只能降低,无法规避。体育裁判和法官都是需要经过严格资质考核的,即便如此,球场上的黑哨和法庭上的冤案仍层出不穷;而作为以粉丝量或点击率为衡量标准的网络大V,犯错的机会更多!犯错的原因有时是误解,有时则是由于利益或者压力。且不说网络大V,现实生活中,大V犯错的案例也不少:商界如纳斯达克前主席诈骗、医学界如Boldt教授自己炮制的羟乙基淀粉、政界就更不用说了吧。。。不得不承认,之所以他们的骗术能够成功或旷日持久未被拆穿,他们的大V头衔的确是令人不敢质疑的金钟罩,这也使得他们疯狂地在犯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如果说现实社会大V的金钟罩是他们的官职、学术地位,那么网络大V的金钟罩就是他的粉丝量或点击率了。粉丝量或点击率的多少由他们在业界的公信力和在公众面前的受欢迎程度决定,反过来也给了他们在公众面前演讲的超大功率麦克风。由于这麦克风实在是振聋发聩、波及遥远,因此大麦克的持有者们在说话之前还真是应该打打草稿,以尽可能使自己的话语客观、公允,不至于让铁杆粉丝们不加思辨地全盘接受后产生后患。说到底,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中,当监管不当或缺乏监管,或者盲目自信一叶障目,或者犯错成本过低,就可能犯错。
大V们固然需要自律,公众尊重常识和客观规律、保持冷静和批判性的思考、不迷信不盲从亦必不可少。好在,真理既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也不是声音越大越有理。法律深耕的土壤,敢于质疑的空气,和网友们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的免疫力,更是将大V们请下神坛的法宝。这样的辩论,就当是提高公众思辨能力的实战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