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围棋之路(一)
标签:
围棋芜湖袁枚大江晚报芜湖造船厂 |
作者:袁枚
最近看到网络上有不少PY都在写自己的学棋经历和围棋生活中的一些故事,觉得很有意思,也来写一写自己学棋的情况和大家交流。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到同学家里玩,看到了围棋,他也很认真的教我们什么叫“三三”,怎么样能吃掉棋,我记得好像说一种是四个包围一个,还有在一个棋子往外的四个小尖的位置包围住这个棋子也可以吃掉。(现在想起来是不可能的,可能应该是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那一种情况可能应该是枷吃)
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码长城,我下一步棋,然后对方靠过来我长一个,对方压一个,我扳一个,对方也扳,我再长,对方再长......最后总是把棋盘一分为二。我现在基本上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判断胜负的了,基本上当时还不会做棋、数棋。
1991年我到了南京上了南京铁路运输学校。第一年学校几个学长创办了围棋协会(这是我后来听说的,他们也就是这一年才建立的),举办了第一届校园围棋比赛。结果我们班参加的只有一个成领龙同学通过了第一轮,还是因为对手弃权。其他的人包括我在内全部一剑封喉,当场毙命。第一轮结束全部回家休息了。我还记得我第一轮的对手和我下棋时候第三步就来挂角,我还很奇怪,因为我当时只知道三连星和中国流!呵呵
我们班当时也搞了个围棋比赛,我得了第二,成领龙是第一。我记得我和他下的那一盘,死棋还从一路想跑出去,他简单的跳跳就打破了我的美梦(当时我还是以为他会挡住,给我断吃掉他的棋,可想而知水平多凹)。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到同学家里玩,看到了围棋,他也很认真的教我们什么叫“三三”,怎么样能吃掉棋,我记得好像说一种是四个包围一个,还有在一个棋子往外的四个小尖的位置包围住这个棋子也可以吃掉。(现在想起来是不可能的,可能应该是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那一种情况可能应该是枷吃)
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码长城,我下一步棋,然后对方靠过来我长一个,对方压一个,我扳一个,对方也扳,我再长,对方再长......最后总是把棋盘一分为二。我现在基本上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判断胜负的了,基本上当时还不会做棋、数棋。
1991年我到了南京上了南京铁路运输学校。第一年学校几个学长创办了围棋协会(这是我后来听说的,他们也就是这一年才建立的),举办了第一届校园围棋比赛。结果我们班参加的只有一个成领龙同学通过了第一轮,还是因为对手弃权。其他的人包括我在内全部一剑封喉,当场毙命。第一轮结束全部回家休息了。我还记得我第一轮的对手和我下棋时候第三步就来挂角,我还很奇怪,因为我当时只知道三连星和中国流!呵呵
我们班当时也搞了个围棋比赛,我得了第二,成领龙是第一。我记得我和他下的那一盘,死棋还从一路想跑出去,他简单的跳跳就打破了我的美梦(当时我还是以为他会挡住,给我断吃掉他的棋,可想而知水平多凹)。
然后我的幸运就来了,因为认识了我的学长,第一任学校围棋协会主席付强。他的棋很好,人也很好。我那个时候觉得学习的压力少了很多,又是第一次在外住校,空闲的时间就很多了,所以我经常去找他下棋,不过当时水平相差太多,所以一开始就是从让四个开始下的。付强从来不因为我水平低而不愿意和我下棋,而且每盘棋下完了,都跟我讲解,使我受益匪浅。因为他还喜欢踢足球,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天天去找他下棋,当时是每个周六我基本上都要去找他下棋。
我们班上当时还有前面提到的成领龙(现在好像还在江西贵溪,铁路改革以后不知道在哪里了),还有陈华容(现在考了公务员,已经不在铁路上干了,在景德镇政协办公室吧)、帅式勇(现在江西南昌开酒吧了)、林枝兴(现在也跳出铁路了)。我很奇怪大部分都是江西的呢。其他也有一些同学也和我们凑热闹下过一二,不过基本上不能算了。当时成领龙和我曾经一起到付强宿舍去找高年级学长下棋,有一个广东的同学,带了一副应式围棋,两面凸的,我当时也觉得很新鲜。他对成领龙评价比我高一些,让他两个,付强让我4个,所以我一直不太服气,总觉得自己和成领龙差不多,很是不平了一段时间。呵呵
后来由于成领龙比较注重于学习,他的学习精神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常早上和晚上熄灯后在走廊的路灯下看书,而我因为没有了学习目标,原来优等生的学习劲头都没了,开始参加学校的广播站、开始和大家疯狂的下围棋,我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买了第一本围棋天地的杂志,我的印象很深刻,登了马晓春和小林光一的名人赛的两盘,第二盘用老聂的话就是已经开始有胜机了。从那时起,我的水平在慢慢进步,当然这和付强每周一次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也和我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嘿嘿)!
第二年开始,付强让我3个了,当时我是非常高兴的!第三年是2个,直到他四年级毕业前夕,我是三年级,在我们临别前,我们终于下了几盘分先的棋!临别前,他还带我去新街口工人文化宫附近的棋社去下过几盘棋。
这四年是我围棋从懵懂到入门的起步阶段!当时,我真的是非常痴迷围棋,曾经和成领龙帅式勇他们到下关附近的一个叫张乃胜的开的棋社去下过棋,当时听付强说起过他,说他是职业四段,现在想来应该是业余棋手,也许是以前的老职业棋手?我不太确认。他好像是以下赌棋赚钱的,开棋社只不过是顺便了,我们请他让子,他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呵呵,后来总算同意了,和我下了一盘让两个的,棋谱我都记录下来了。后来付了5块钱,算是指导费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95年我自己毕业,其中学棋的经历确实令人回味。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付强已经毕业,他让我当了围棋协会的主席。也许他是为了让我更好的学习研究围棋,不过我基本上适合搞技术,并不是一个会管理的人,自己学习还不错,要是组织协调,管理安排等等还差不少。当时自己还在广播站播音,也基本上是做事情的,不是搞管理的。所以在我的领导下,围棋协会的一些事务惨淡经营。勉强继续了两届围棋比赛,因为我是前一届的冠军,(那一年付强没有参加比赛了,因为当时成立围棋协会时候有一些和付强差不多得高手,他们一起比赛才更加有意思,他们毕业以后,付强就基本上不参加比赛了,一般就是和我下下棋,组织组织协会训练,和组织比赛等等)所以紧接着得一届我组织比赛,让他们得第一名来挑战我,结果我赢了。第二次得时候我觉得这样不好,下不到棋,所以我也参加他们得积分循环比赛,结果因为一边比赛一边还要搞组织,很遗憾得输给了成领龙(其实那个时候,我得水平应该已经比他高一些了),所以只拿了第二。一边遗憾一边还在感慨确实不能一心二用啊!
在此之前,我经常去在老师宿舍区有一个退休教室的活动室,经常有几个老师下围棋的。有一个叫郭老师,还有一个是后来带我们专业英语的石鹤龄老师,下的最好的应该是俞柏树(音译,呵呵)老师。石老师后来带我们专业英语那一年,因为天气过热,导致好几个学生中暑,所以学校提前放暑假,石老师带的专业英语大型作业结果不了了之,每个人都是及格!成绩好的同学非常郁闷的说!俞老师和石老师对局最有意思,总是手上下棋,口中斗嘴,我们观战者在旁边总是十分开心!我刚和俞老师下的时候曾经输给过他几盘,因为他总是不停的攻击,其实棋很无理。可能是我一开始不太适应吧。对其他老师基本上都是赢的了。
在我做围棋协会主席的一年中,有好几件事情都没有做好。其中之一是曾经想组织一场师生对抗赛。应该说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去联系、协调,可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可能主要是因为老师怕输给学生,面子上不好看吧。当时我也没有注意和了解老师们的心里想法,没有很好的做好说服工作。其实付强走后,除了我,其他学生应该还是差一点的。
第二件事情,是选择接班人的问题。有一个学弟,我记得姓窦好像。就象以前的我一样,每周六都喜欢来找我下棋。我因为曾经受惠于付强,自然也不会拒绝。不过他始终不肯让我授子,一直坚持分先下。不过他当时的棋差的太多,基本上没法下。我也讲解一些,他却好像不太听的进去,只是喜欢下棋而已,搞的我很没劲。不过看在他这么喜爱围棋上面,我毕业前,推荐了他来做协会主席。可惜的是,他好像也不是一个适合搞管理的人。听说,围棋协会后来和象棋合并了!
95年,终于毕业了,说不尽的留恋和不舍,还是离开了永远值得我回忆的校园。回到芜湖后,我刚刚参加工作,事情不是很多,才19岁,精力也很旺盛,于是经常去长江路棋社下棋,其实就是一个露天的棋摊,下着下着,就有人说这个小伙子下得不错。也有人在我邀请的时候慌乱的说不下,呵呵。那个时候感觉还是很好的。
95年8、9月份的时候,我代表芜湖造船厂参加了芜湖市八运会。在此之前,我父母看我那么喜欢下棋,于是找了人,让我代表他们车间参加他们厂的围棋比赛,结果两次都拿了第二名吧,好像。呵呵,可能是出乎他们厂工会负责的杨胜本老师的意料了(杨老师前几年不幸去世了,我感到很惋惜,他是一个省级还是国家级的正规围棋裁判,在造船厂负责工会活动的组织,对我们围棋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有人提出来我不能参加他们厂的比赛,所以,杨老师就要我代表造船厂参加八运会,如果有成绩,自然可以平息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了。
可惜的是我的成绩并不理想,第一轮对市政的程伟,在他追杀我大龙的时候,在最后一步的时候,如果我扑一下再打吃的话,就可以吃掉他几个棋子连通,如果他不给我吃,他自己的一块棋就危险了,因为我的大龙气非常多。如果那样的话我就赢定了,可惜,少了一个扑的前奏,整个音乐都变调了,我一断,结果是后手,他安然做活,我的大龙安然死去!
其实这一盘棋是我下棋以来最认真的一盘,学校比赛自然不用说,就是在造船厂下,也没有这么紧张过。可惜功亏一篑,大大的影响了我的情绪,另外一方面自己的水平还不到,最后是胜5负4,结束了八运会之旅。这些比赛的棋谱我基本上都记录下来了,这次比赛的收获很多,还得以和8、90年代芜湖著名的二王一林之一的王长全老师下了一盘,当时我还不太了解他们,后来才了解的更多的。
那个时候,除了在棋摊下棋,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我单位有一个技术科的工程师叫王小强(冬雪花,弈城网名下同)的,听说了我围棋下的不错(因为我要参加八运会,所以当时去找车间请假的,然后就传开了),就找我下过几盘。他在上海铁道学院的时候也是围棋协会主席,还请李家庆去他们学校讲过棋。当时我和他下的时候一开始不习惯他的棋风,连输了不少,后来慢慢的了解了他的棋风,在平时下棋的时候基本上胜多负少了,不过他是属于比赛型的棋手,比赛发挥特别好,这是我后来才慢慢了解到的。
95年,终于毕业了,说不尽的留恋和不舍,还是离开了永远值得我回忆的校园。回到芜湖后,我刚刚参加工作,事情不是很多,才19岁,精力也很旺盛,于是经常去长江路棋社下棋,其实就是一个露天的棋摊,下着下着,就有人说这个小伙子下得不错。也有人在我邀请的时候慌乱的说不下,呵呵。那个时候感觉还是很好的。
95年8、9月份的时候,我代表芜湖造船厂参加了芜湖市八运会。在此之前,我父母看我那么喜欢下棋,于是找了人,让我代表他们车间参加他们厂的围棋比赛,结果两次都拿了第二名吧,好像。呵呵,可能是出乎他们厂工会负责的杨胜本老师的意料了(杨老师前几年不幸去世了,我感到很惋惜,他是一个省级还是国家级的正规围棋裁判,在造船厂负责工会活动的组织,对我们围棋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有人提出来我不能参加他们厂的比赛,所以,杨老师就要我代表造船厂参加八运会,如果有成绩,自然可以平息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了。
可惜的是我的成绩并不理想,第一轮对市政的程伟,在他追杀我大龙的时候,在最后一步的时候,如果我扑一下再打吃的话,就可以吃掉他几个棋子连通,如果他不给我吃,他自己的一块棋就危险了,因为我的大龙气非常多。如果那样的话我就赢定了,可惜,少了一个扑的前奏,整个音乐都变调了,我一断,结果是后手,他安然做活,我的大龙安然死去!
其实这一盘棋是我下棋以来最认真的一盘,学校比赛自然不用说,就是在造船厂下,也没有这么紧张过。可惜功亏一篑,大大的影响了我的情绪,另外一方面自己的水平还不到,最后是胜5负4,结束了八运会之旅。这些比赛的棋谱我基本上都记录下来了,这次比赛的收获很多,还得以和8、90年代芜湖著名的二王一林之一的王长全老师下了一盘,当时我还不太了解他们,后来才了解的更多的。
那个时候,除了在棋摊下棋,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我单位有一个技术科的工程师叫王小强(冬雪花,弈城网名下同)的,听说了我围棋下的不错(因为我要参加八运会,所以当时去找车间请假的,然后就传开了),就找我下过几盘。他在上海铁道学院的时候也是围棋协会主席,还请李家庆去他们学校讲过棋。当时我和他下的时候一开始不习惯他的棋风,连输了不少,后来慢慢的了解了他的棋风,在平时下棋的时候基本上胜多负少了,不过他是属于比赛型的棋手,比赛发挥特别好,这是我后来才慢慢了解到的。
那一阵子,还认识了芜湖东站的余成军(垂钓黑白),是通过东站的吕来好(很好先生)认识王小强,然后认识了我。余的棋现在应该比我好一些,不过他的棋运一直没有我好,呵呵,后面慢慢会说到。
那一段时间铁路一直没有比赛,芜湖的比赛也不多,自己的水平也不够,还是在慢慢实战磨练和打谱杂志的浸淫中......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到了98年2、3月份。这一天,我有一个同事张伟告诉我,南京分局有人到俱乐部了解围棋下的好的职工,据说要选拔选手参加比赛,问我想不想去。我马上就过去了。这是因为张伟的母亲王要武在芜湖铁路俱乐部负责图书借阅,所以了解到了这个情况,马上让张伟告诉我了,我到现在都非常感谢王师傅。没有她,在分局可能就没有人会知道我,就算以后会知道,也要过很长时间以后了。
我来到了俱乐部,王师傅帮我跟分局体协的崔安琪指导说了,于是崔指导让我参加选拔赛。当时因为吕来好和分局体协的人比较熟悉,所以已经让余成军来参加了。还有南京分局公安处的汤晓东、南京东机务段的钱小明,还有就是以前铁路俱乐部的第一高手刘鑫民,共6个人参加了比赛。比赛是单循环的,当时我和汤钱还有差距,结果分别输给他们了。对刘鑫民赢了,对余成军幸运的赢了2目半。余输给汤钱还有我,刘则是四战全负。汤钱之间就没有下了,因为用不着。后来我还听说一则趣闻,说是以前分局搞比赛的时候,他们两个搬来一本书,下了个四劫循环,然后并列第一了,而当时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南京铁路分局第一二的高手,所以芜湖这里没有人能够撼动他们的地位,也只能让他们得逞!呵呵!
崔指导让我们回家等消息了,我还和余在分析呢,觉得应该我们两个都可以上了。但是,后来确定的人员是我和我们单位的王小强。我后来了解到,崔指导因为不太了解围棋,所以肯定要征求汤他们的意见,而汤在和余下棋的过程中,余在劣势下下了几步俗手,给汤的感觉不好,所以汤把余给否了,又想起来王的棋不错,最终确定了参加江苏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围棋比赛的参赛人员:汤晓东、钱小明、王小强、和我袁枚。
4月份,我期待已久的,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省一级的比赛——江苏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我记得围棋比赛秩序册上好像叫德力杯比赛。这次比赛是在我的老家——常州举行的,比赛期间我奶奶还去看望我,可是我却没有时间去看看爷爷奶奶,心里还是有点愧疚的。这一次比赛也是高手云集,有号称“姚九”的姚建科、后来中国晚报杯冠军的李岱春、南京的高手钟强、景吉强、唐伟明等等。我对于这些高手处于一般棋迷对老聂的崇拜和敬仰之中,和他们是仰望而不可及的状态。而且因为我也参加比赛,甚至不能一睹高手对局风采而万分遗憾。
这次的比赛用的也是应式棋子,我偷偷的带了几颗回来留做纪念,也不知道是不是成了孔乙己之流的人物了,呵呵。比赛不准外人进入,所以我们崔领队(就是前文述及的崔安琪指导)也不能进去观战。而且全场禁烟,害的我们的汤5段只好经常出门抽烟。
在这次比赛中,有几盘我记忆中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盘,我和对手走村正妖刀,我选择下立的那一种,对角是我的棋,所以一般进行,我的征子有利。可是我没有注意在对手这一边,有一个边上星位拆边的棋子,结果他断了以后,我才发现,他有一个飞枷的好棋,本来我可以用小尖的妙手解围,结果现在形成反征子,他边上星位的棋子真好帮忙,把我的棋子全部能够吃掉!我当时冷汗就下来了,一开局就基本上崩溃了!!对手很同情的看着我,说:“没注意吧?”我差一点当场faint!!本来都想投降了,可是一下子我还是鼓起勇气,继续下去了!其实这一轮是在我连输好几盘的时候,对手已经不强了,在我的顽强反击之下,最后我居然翻盘了!通过这一盘棋,我深刻的领会了优势不赢棋的道理!对手终于郁闷的回去休息了!而我也通过这一盘找到了感觉。最后一盘,对苏州的瓮和老师,我下的很好,自己感觉是这一次十一盘棋中发挥最好的一局。下出了一步靠的手筋,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当然,后面也是进行了艰苦而持久的努力才最终赢下了这最后一局的!
我参赛的成绩一般,比我预想的好,因为我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自以为可能会成绩很差,结果6胜5负,居然保本了。我还是很高兴的。
回来以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的比赛是接二连三。我很是高兴能够大过棋瘾。
紧接着就是国庆节期间的皖赣线铁路职工围棋赛。这次比赛是我上班以后,铁路搞的第一次正式比赛。上一次,在俱乐部下的选拔赛基本上可以说是非正式比赛。这次比赛,都是皖赣线上面的铁路职工,于是我认识了林岭、王军等宣城的棋友。
比赛的组织并非十分好,从进程来看就知道,两天7盘棋!!非常紧张。比赛中,我在第四还是第五轮,输给了余成军,于是我觉得这次冠军非他莫属了。
后面下的就比较随意,结果对林岭一盘和对王军一盘都是十分惊险的才赢下来,差一点就输了。和芜湖东站的吴晓泓(一泓水)下的也很紧张!而余成军则可能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由于大意,在最后一轮输给了王军!
这个时候就看我和他的小分了。王小强和我们的领队董文军(他也是王工的徒弟,既是技术业务上的,也是围棋上的)十分有经验,一看机会来了,就热火朝天的算起小分来了,发现我们队的第三台吴宝兴如果输了,对我小分有利,于是在我们的暗授机宜下,吴工很干脆的输掉了!而那一边,芜湖东站队的吕来好先生则由于是双枪将,于是把围棋比赛的机会让给了程明陵(金鸡、快乐为本),他自己去下象棋比赛了。由于他的缺席,使得他们队对积分循环制的情况比较了解的人不多了。在最后一轮,只要程明陵输了,冠军就是余成军的了,结果程十分干脆的赢了!
在这么多的阴差阳错下,结果我居然得了冠军!这也是我前面说垂钓黑白运气不佳的主要原因!
比赛中,还有不少趣事。比如,林岭是个很自负的棋手,也是很本格派的,所以对其他人总是有些不在话下的感觉。他在比赛中分别输给我和余成军了,自然十分懊恼。比赛间隙,吕来好(很好先生、蓬水相逢)在看他们下棋,然后不知怎么搭上话,林就说和你下一盘吧,于是就下了一盘快棋。其实吕的实力是不错的,而林本身自负,加上不认识吕,下的太快,结果连输两盘!大惊,问他在第几台,吕指指象棋比赛区,说我是下象棋的!林于是郁闷一天!
98年底的芜湖铁路俱乐部的皖赣线比赛之后,我确实高兴了一阵子,不过也没多久,因为毕竟是铁路行业内部的比赛,而且南京那两个高手也没有来,所以很快就回到原来的棋社下棋,回家休息的状态中了。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99年的元旦,有一次机会悄悄的来临了。芜湖的原来的芜湖晚报改名了,叫做大江晚报,为了宣传一下,和芜湖市电信局搞了一个大江晚报电信杯围棋比赛。我得知后,马上告诉了王小强(冬雪花,他现在正在下棋呢)和董文军,董是我们单位工会干事,王工和工会主席关系也不错。在他们的熏陶下,主席同意我们组队参加比赛了。(当时,估计没有想到什么名次的问题)
为了增加实力,我特意邀请了余成军(垂钓黑白、惘石)参加我们的队伍,可是他第一天就因为夜大考试,无法参加第一轮!我也很郁闷,不过好在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就说无所谓。因为不是单淘汰的,是带淘汰的积分循环。不过要到五轮过后才开始淘汰。(这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搞单淘汰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交了报名费,只下一轮也太那个了,可是不淘汰人数就实在太多了,于是规定五轮以后积分垫底的N个人就被淘汰)
前三轮,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我呢,算是比较顺利的赢了。当时,确实比较专注,其他人的成绩我现在都不记得了。
我第四轮的时候,遇到了林衍蕃(就是前文述及的8、90年代芜湖市首屈一指的二王一林的那个林,好像叫徽帮老将),当时我不认识他,我们在棋盘前坐下以后,王小强从我们桌子前转了一下,说:“咦,和林老师下啊?那要好好学一盘了!”我这才明白这就是林老师。不过时间已经不容许我多考虑了,于是摆开站场,厮杀开来。可能林老师有点大意(也难怪,此前我在芜湖市是默默无闻的),一开始下的太稳,给我构筑了一块很大的模样,在林老师侵消的过程中,我下的很强硬,始终他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最后我终于赢了下来。
下完了以后,在旁边观战的朱梦清(斑斑驳驳、火车头04)指出了一步杀我一块棋的好手,当时我顿时一阵后怕。幸亏林老师没有下出来。
说起朱梦清,他也是铁路的,我和他的相识,是因为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因为不是围棋中人,恕我不写名字了,我的同学也是当时的芜湖水电段的,小朱也是的,所以他们是同事。我和我的同学后来上夜大又成了同学,聊起来以后,他知道我下围棋,就说他们单位也有一个高手,就是小朱了,所以后来我就和小朱联系上了。他一开始曾经住在化鱼山(现在叫芜湖西站)站内的水电段单身宿舍里。我曾经去和他下过。他在苏州铁路学校上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段位赛,拿到过2段证书。
回过头来,当时确实没有人知道我,就是在八运会前,为了参加八运会,杨胜本老师曾经让我晚上去厂里集训一下,当时让我和张萍下棋,张曾经是芜湖市仪表杯冠军(那次比赛是在我上学期间,棋谱登载在报纸上面,不过不像现在是印刷的,当时还是手写的。我还曾经拿给付强看过)下棋前,杨老师就说,你要是能赢张萍一盘就很厉害了!当时我确实水平还要差一些。不过后来在棋社下快棋过程中,我也和张萍下过,慢慢的开始能够赢几盘了,当时感觉自己的水平已经赶上来了。很高兴的说。
我参赛的成绩一般,比我预想的好,因为我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自以为可能会成绩很差,结果6胜5负,居然保本了。我还是很高兴的。
回来以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的比赛是接二连三。我很是高兴能够大过棋瘾。
紧接着就是国庆节期间的皖赣线铁路职工围棋赛。这次比赛是我上班以后,铁路搞的第一次正式比赛。上一次,在俱乐部下的选拔赛基本上可以说是非正式比赛。这次比赛,都是皖赣线上面的铁路职工,于是我认识了林岭、王军等宣城的棋友。
比赛的组织并非十分好,从进程来看就知道,两天7盘棋!!非常紧张。比赛中,我在第四还是第五轮,输给了余成军,于是我觉得这次冠军非他莫属了。
后面下的就比较随意,结果对林岭一盘和对王军一盘都是十分惊险的才赢下来,差一点就输了。和芜湖东站的吴晓泓(一泓水)下的也很紧张!而余成军则可能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由于大意,在最后一轮输给了王军!
这个时候就看我和他的小分了。王小强和我们的领队董文军(他也是王工的徒弟,既是技术业务上的,也是围棋上的)十分有经验,一看机会来了,就热火朝天的算起小分来了,发现我们队的第三台吴宝兴如果输了,对我小分有利,于是在我们的暗授机宜下,吴工很干脆的输掉了!而那一边,芜湖东站队的吕来好先生则由于是双枪将,于是把围棋比赛的机会让给了程明陵(金鸡、快乐为本),他自己去下象棋比赛了。由于他的缺席,使得他们队对积分循环制的情况比较了解的人不多了。在最后一轮,只要程明陵输了,冠军就是余成军的了,结果程十分干脆的赢了!
在这么多的阴差阳错下,结果我居然得了冠军!这也是我前面说垂钓黑白运气不佳的主要原因!
比赛中,还有不少趣事。比如,林岭是个很自负的棋手,也是很本格派的,所以对其他人总是有些不在话下的感觉。他在比赛中分别输给我和余成军了,自然十分懊恼。比赛间隙,吕来好(很好先生、蓬水相逢)在看他们下棋,然后不知怎么搭上话,林就说和你下一盘吧,于是就下了一盘快棋。其实吕的实力是不错的,而林本身自负,加上不认识吕,下的太快,结果连输两盘!大惊,问他在第几台,吕指指象棋比赛区,说我是下象棋的!林于是郁闷一天!
98年底的芜湖铁路俱乐部的皖赣线比赛之后,我确实高兴了一阵子,不过也没多久,因为毕竟是铁路行业内部的比赛,而且南京那两个高手也没有来,所以很快就回到原来的棋社下棋,回家休息的状态中了。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99年的元旦,有一次机会悄悄的来临了。芜湖的原来的芜湖晚报改名了,叫做大江晚报,为了宣传一下,和芜湖市电信局搞了一个大江晚报电信杯围棋比赛。我得知后,马上告诉了王小强(冬雪花,他现在正在下棋呢)和董文军,董是我们单位工会干事,王工和工会主席关系也不错。在他们的熏陶下,主席同意我们组队参加比赛了。(当时,估计没有想到什么名次的问题)
为了增加实力,我特意邀请了余成军(垂钓黑白、惘石)参加我们的队伍,可是他第一天就因为夜大考试,无法参加第一轮!我也很郁闷,不过好在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就说无所谓。因为不是单淘汰的,是带淘汰的积分循环。不过要到五轮过后才开始淘汰。(这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搞单淘汰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交了报名费,只下一轮也太那个了,可是不淘汰人数就实在太多了,于是规定五轮以后积分垫底的N个人就被淘汰)
前三轮,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我呢,算是比较顺利的赢了。当时,确实比较专注,其他人的成绩我现在都不记得了。
我第四轮的时候,遇到了林衍蕃(就是前文述及的8、90年代芜湖市首屈一指的二王一林的那个林,好像叫徽帮老将),当时我不认识他,我们在棋盘前坐下以后,王小强从我们桌子前转了一下,说:“咦,和林老师下啊?那要好好学一盘了!”我这才明白这就是林老师。不过时间已经不容许我多考虑了,于是摆开站场,厮杀开来。可能林老师有点大意(也难怪,此前我在芜湖市是默默无闻的),一开始下的太稳,给我构筑了一块很大的模样,在林老师侵消的过程中,我下的很强硬,始终他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最后我终于赢了下来。
下完了以后,在旁边观战的朱梦清(斑斑驳驳、火车头04)指出了一步杀我一块棋的好手,当时我顿时一阵后怕。幸亏林老师没有下出来。
说起朱梦清,他也是铁路的,我和他的相识,是因为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因为不是围棋中人,恕我不写名字了,我的同学也是当时的芜湖水电段的,小朱也是的,所以他们是同事。我和我的同学后来上夜大又成了同学,聊起来以后,他知道我下围棋,就说他们单位也有一个高手,就是小朱了,所以后来我就和小朱联系上了。他一开始曾经住在化鱼山(现在叫芜湖西站)站内的水电段单身宿舍里。我曾经去和他下过。他在苏州铁路学校上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段位赛,拿到过2段证书。
回过头来,当时确实没有人知道我,就是在八运会前,为了参加八运会,杨胜本老师曾经让我晚上去厂里集训一下,当时让我和张萍下棋,张曾经是芜湖市仪表杯冠军(那次比赛是在我上学期间,棋谱登载在报纸上面,不过不像现在是印刷的,当时还是手写的。我还曾经拿给付强看过)下棋前,杨老师就说,你要是能赢张萍一盘就很厉害了!当时我确实水平还要差一些。不过后来在棋社下快棋过程中,我也和张萍下过,慢慢的开始能够赢几盘了,当时感觉自己的水平已经赶上来了。很高兴的说。
后一篇:我的围棋之路(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