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皖风棋韵
皖风棋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747
  • 关注人气:3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十年代以来高邮围棋人物年龄排序(转)

(2015-07-20 14:44:15)
标签:

高邮

扬州

围棋

袁金露

聂卫平

八十年代以来高邮围棋人物年龄排序(转)
袁金露

昔日围棋月刊上曾先后登载朱伟先生撰写的《文革时期围棋轶事》、《沪上棋坛旧事》两个专题,写老上海的围棋人物及故事。这些市井话题过于平凡琐碎,入不了围棋正史,但对于寻常老百姓来说,不失为故乡的流金记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但故乡依旧是生命之源,文化之根,是人的灵魂。


最近跟老家人联系较多,其中包括很多围棋界老友。今日用餐时灵感忽至,于是便有了此文。当然,八十年代之前的人物一定大有人在,但70后的我是无法晓得的了。鉴于中国围棋的热潮大约始于1985年左右,之前民间会下围棋的寥若晨星,从八十年代写起,亦无不妥。


本文仅限于自己的记忆,按照年龄排序,不以棋力。


王光照老师、葛老师(为尊者讳)、刘伟老师、刘老局长等


(简注:大致相当于中国棋坛的过惕生顾水如王幼宸一代。王老师是启蒙老师,在实小上他的暑期班大约两个月,不过他没有专门带过我,我父亲说他特长很多,是高邮师范的一代才子。葛老师,是我长时间的老师,带了我大约四年,毋庸多言。刘伟老师,葛老师的好对手,老袁自称年轻时曾多次跑到他那里下棋。刘老局长,他家是最早的高邮围棋活动中心,估计当时没有之一。)


袁金露老师、王向标老师、花祺老师(可能不是这个字)、刘世俊、户德林、施爱萍、纪惠国、沈登飞、张宏祥、张福春、丁长福、张海峰等


(简注:大致相当于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一代。袁,无论当年棋艺地位还是授徒开业均堪称高邮棋界的聂卫平,他在凤凰桥的住宅是90年代前期高邮绝对的围棋活动中心,热闹非凡,没有之一,这段历史是高邮围棋繁荣兴旺的难忘一页。王,与袁可称黄龙周虎,当然袁是龙,王是虎。花,风格很像林海峰,与王堪称一时瑜亮。刘,好杀,但实力逊色于上面三位。户,机关领导,据说棋力也曾是与上面几位并列的一代高手,但我一直没有见过。施,中学老师,戴眼镜看上去有点厚钝,棋力忽高忽低。纪,当年老袁家里麻将桌上的常客。沈,我父亲好友之弟,其实年龄介于这代与下一代之间,好玩故事很多。张,高邮的老裁判,裁判至今。后一位张,我母亲单位同事,我喊叔叔,高邮最早下棋但不在主流圈的一批人。丁,银行老干部,我高中同学之父,不过是离乡上大学之后才认识的。张海峰,忘了职业,参加过高邮老段位赛,我大约五年级时他喊我去他家里下过一盘,我输了)

八十年代以来高邮围棋人物年龄排序(转)
蒋杏朝


蒋杏朝、蔡勇、于工、乐荣、夏冕、王真龙、俞建权、袁耘、张志宏、徐海波、房洁浩、闵健、郭晨(名或有出入,与沈登飞交往多)等


(简注:相当于马晓春刘小光钱宇平江铸久曹大元一代。这一代层次最厚,人数最多,年龄普遍比我高半个辈分,但学棋时间跟我几乎一样,都在中日擂台最火的那一段,棋力有参差但也跟我基本一个水平线,可以说抛开年龄在围棋上他们跟我可以算同一代。这些年全国围棋形势持续飘红,大家的棋力也不断水涨船高,但至今仍然是相差不大,都是没有接受过职业科班训练、靠纯自学达到业四业五的一代人。他们不少都是八十年代后期出入电影院录像厅桌球室的街头青年。95年后王真龙与沈登飞在老邮中斜对面开过飞龙游戏厅,后关门,这段经历可能对老王后来在苏南的生意发展极有帮助,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无数小混混变成稳重事业人的精彩故事。老蔡曾对我自称“痞气未脱”,没想到他现在居然会写散文读佛经,猛张飞写毛笔字,摇身一变成痞子蔡了。但作为围棋人,他们几乎都参与过九十年代前期凤凰桥袁家济济一堂的盛况,目睹我们从小孩长成大人的过程。时光飞逝,没有这代中坚,就没有今天的高邮少儿围棋。)

 

八十年代以来高邮围棋人物年龄排序(转)
于工


王康、曹露、陈晖、陈新征、刘彬、史文、茆永明、刘通、张军等


(简注:相当于俞斌张文东一代。前面七个都是葛老师门下,王康稍大,连同陈晖曹露是我师兄。陈与我,师兄弟至少三次共同参加扬州少儿赛,而今已天各一方,我在厦大读研时曾经在南大小百合BBS上收到陈晖呼叫,他说在香港。陈新征,高邮著名漫画家陈景国老师的公子,我刚转到葛老师班上时,很惊诧他要陈新征让我九个子,但我还是输了,大约到六年级我反超。史文,上海知青子女,一口普通话的胖子,葛门搞笑人物,连同茆永明是我师弟。刘通张军,我同辈好友,不过学棋稍晚。)


李经纬、徐晨、汤智、李超


(简注:相当于常昊王磊周鹤洋罗洗河一代。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下岗待业之风劲吹,人人无心下棋自谋出路,袁家的热闹时代结束,围棋开始成为大家谋生的工具。这四个孩子比我小半个辈分,是高邮真正付费拜师正规学棋的第一代,他们的老师是老袁。李,我眼中的老袁这代开山弟子中天赋极高棋感极佳的一位,性格看似乖巧可爱,其实聪明灵动,布局大气流畅之极,中盘力量凶悍且几乎不用深算便能置人于死地,执白尤为出色,我一直认为他很像朱伟笔下的学棋幼童钱宇平,曾对老袁说即使李不再接受进一步的名师指点,凭天分也能自然到达业四业五(当时高邮最高只有业三!),老袁赞同。九五九六年的于工俞建权对他不占上风,与我是南海邻居,对弈极多,精彩难忘。徐,天分较李大为逊色,反应较慢,后来赴扬州跟姚伟鼎先生学棋,成为高邮较早的业五。汤,父母受徐家感染,带他到上海谢裕国教练处学棋。后一位李,名气稍低。)


由于上大学离乡,且长期不回江苏,下面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就超出我的具体了解范围之外了,对许多人仅仅是知道而已。他们相当于古力孔杰谢赫柁嘉熹江维杰朴文垚连笑陈耀烨时越芈昱廷范廷钰杨鼎新,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相比我们,他们的学棋条件已经空前改善,有了网棋、软件、视频、电子书、职业指导。用大竹英雄的话说,这是最最幸福的一代。


陈蔺蔺、方晨、王昊(真龙之子!)


管业铭、徐尧禹、刘立群、钱家正


孙诗伟等等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人,他们有政府和企业领导,有医生,有围棋教师,其中不乏棋力甚高者。只是我离乡后接触得少而已,他们也不一定熟悉我。


文至结尾,本人吟歪诗一首:


江南好,好得不得了。天王盖河妖,宝塔镇地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山代有才人出,世事如棋局局新!(梦游天姥吟留别/文)

八十年代以来高邮围棋人物年龄排序(转)
刘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