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2018-04-13 10:30:52)
分类: 读书畅谈


http://s15/mw690/002j24m8zy7jEA3mwNM0e&690

2017年伊始,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如今虽已落下帷幕,但由诗词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仍在继续,其余热仍在影响今天我们的生活。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比赛的形式比拼诗词知识并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类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盛赞为“一股清流”,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影响。对我们在教育战线的一线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是影响重大。

清晨,你可懂得享受“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的静雅?

黄昏,你可曾羡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初春,你可懂得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丽?

严冬,你可曾遇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

表达爱情,你可曾忆起“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千古绝唱?

说到亲情,你可曾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温暖母爱、拳拳孝心?

抒发友情,你能否感受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厚谊?谈起离别,你能否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寸断柔肠?

这就是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带给我们的美好情感,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有了这些诗词的熏陶,你还会囿于词穷而羞于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吗?从平常人们熟视无睹的平淡中发现新奇,并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是诗人的敏感与表达能力。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恰恰也需要这份才情。那么,如何来培养自己的这份敏感与优秀的表达能力呢?如何才能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拥有才情的语文教师呢?我想:去阅读与领略更多优秀的古典诗词,并从中汲取力量,然后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与素养,这才是我们的正途。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既是这个意思。试想:一个拥有诗意化语言的语文教师上出诗一样有韵味的语文课,这样的老师能不受孩子们欢迎吗?

 

当然,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拥有诗人的敏感与才气,不一定人人都有诗歌一样的优秀表达。但是,既然诗人“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看”,我们就得利用好,借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思考人生,了解自己,滋养自己。我们要学会培养情趣和领略情趣。那么,最起码的是:我们要多读诗,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学会欣赏,首先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朱光潜说:“每个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欣赏力的高下,欣赏时能够给予多少,与个人的平时素养有很大关系。所以越是不读诗,就越难以领略到诗歌之美。那么,多多读诗,走进古典诗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发重要了。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除了努力去做一个有诗意的人,也希望至少得拥有诗意的生活。让忙碌的自己闲暇下来,多多走进古典诗词,这样的生活因为有了古典诗词的参与,便有了情趣。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汇地用到教材体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巨大影响。今天,我不谈这个大问题。我只想在这里发出一声呼吁: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能力,提升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愿我们每一位语文同仁都能在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保持一种自律和清醒,给被边缘化了的文学开拓更广阔一点的空间。不是说嘛!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中国诗词大会》这类优秀的文化节目之所以能在今天引起这么大一个群体的呼应,这既是古典诗词自身的强大魅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价值取向的回归。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掀起一股古典诗词的狂澜,尽情享受她、传承她。

霍山学校  唐丽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