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苍岩山的塔

标签:
井陉仍有妙法莲花经隋文帝苍岩山福庆寺 |
分类: 晋冀鲁塔 |
福庆寺在井陉县著名游览胜地苍岩山中。福庆寺原名兴善寺,创建于隋代,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相传,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曾深居苍岩山,以石泉水沐浴,治愈癣疥,後削发为尼,长居於此,故建该寺。

1—福庆寺经幢
另还有一说,说隋代开国皇帝隋文帝女妙阳公主曾在此修行。苍岩山上现仍有南阳公主祠,是福庆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西朝东,内倚绝壁,外临断崖。祠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九脊顶,上盖黄绿琉璃瓦,檐下飞头全挂风铎,铎声在悬崖绝壁间来回悠荡。祠内正面有三个佛龛,各塑坐像一尊,主尊为“南阳公主”,两侧为站立乐伎,作手执乐器演奏状。两侧山墙上有清光绪年间(1875—1908)绘制壁画,工笔彩绘,线条流畅,颜色分明,内容为公主修身得道、济世救人故事。在龛后北面有洞,为公主寝殿,里面原有南阳公主木制像一躯,侧身而卧,现已不存。祠南有一座高约十米明代砖塔,平面八角,塔座较高,塔身出五层檐,每层檐角出木角梁。

2—福庆寺公主殿塔
苍岩山峰奇、石异、谷幽,自古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山”之盛名。福庆寺所倚山峰海拔九百八十三米,凭苍岩之山势,又经历代修建,逐渐演变成为佛教圣地。现存建筑大都是清代遗物,具有十分明显的地方特色。

3—苍岩山顶新修的塔林
福庆寺建筑群,按其空间布局大体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层次。主建筑物在中层断崖峭壁之间。下层依次为山门牌楼、山门钟楼、苍山书院、碑院戏楼、万佛堂、千手观音殿(已毁)、行宫(已毁)、跨虎登山以及三百馀级石阶梯等。福庆寺山门前,白鹤泉从岸边石罅中涌出汇入寺沟,瑟瑟之声如漱,前人誉为“风泉漱玉”。福庆寺浴龙池左上方的滴水崖及迥音谷瀑布,悬崖壁立,平日水滴下落,似“睛天飞雨”,如遇大雨,水帘飞卷,分外壮观。中层建筑砍次为灵宫殿、龙王庙、天王殿、桥楼殿、大石桥、力佛殿、栈道、梳妆楼、关帝庙、藏经楼、烟霞山房、子孙殿、先贤祠、莲花经塔、公主祠、猴王庙、南天门、东夭门等。寺庙主体桥楼殿的设计构筑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桥楼殿修建在高达二十多丈、南北对峙的悬崖绝壁上,这里飞架着单孔弧形石桥三座,其中两座桥上,建造了形制相同、大小有别的两座建筑,即天王殿和桥楼殿。桥楼殿高耸险峻,构造精巧,为二层楼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殿顶盖琉璃瓦,大脊为琉璃花脊。殿内有壁画,梁枋施彩绘,金碧辉煌。桥下为一长涧,建石蹬三百六十多级。石蹬尽处,天王殿建筑秀丽多姿,“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草书金字对联,高悬在殿门前,潇洒古雅。从涧底仰望,青天一线,桥楼凌空,宛如彩虹高挂,故称“桥殿飞虹”。更令人惊绝的是,由於空中彩虹流动,好似桥殿也在跟着飘动,古人有诗赞曰:“千丈虹桥望人微,天光云彩共楼飞”。站在桥上凭栏俯视,百丈断崖,其势撼人;涧底香道游客,高不盈尺。总之,桥楼殿将涧、桥、楼、殿融为一体,天趣与人工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地。自桥楼殿北行,禅房、碑碣、峰迥轩、古塔,迤逦不绝,直达公主祠。祠内倚绝壁,外临断崖。祠中有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塑像,两壁塔上有大幅壁画。这些壁画与寺中桥楼殿和天王殿中的画幅一样,均为四点六五乘二点零五米,线条流畅,人物自然,施彩精细。上层部分有公主坟、玉皇庙、王母殿和塔林。古老的妙法莲华经宝塔於金末元初修建,至今屹立在僧人塔林之中。寺中现存碑石计一百六十五通,有宋碑二通、金碑七通,元碑一通、明碑十通、清碑一百零七通、民国碑十二通,重要的有福庆碑、透龙碑;其中列为苍岩山十六景之一的“尚书古碣”,碑文撰写书丹,均出自明代吏部尚书乔宇之手,在书法、文献方面均有相当的价值,碑文勒刻与碑身雕琢等,均属上乘之作。福庆寺古今匾额题咏众多,共五十馀首,或抒情,或状景,有着浓厚的雅气、画意与诗情。北魏年代的玉玺墩配,为省级重点文物。福庆寺内古柏苍劲傲然、雄伟挺拔,白檀包石贴岩千姿百态。白檀学名青檀,是苍岩山独特的名贵树种,它根系发达,皮薄心空,奇形怪状,构成福庆寺又一大景观。

4—苍岩山福庆寺远眺
塔位于公主殿南,六角五层楼阁式仿木实心塔,高约十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高二点二六米,原为须弥座,因基座局部坍塌,维修中将须弥座改为方形座.塔身高七米,出五层檐,檐均仿木一斗二升拱,拱上用挑檐枋,拱下普柏枋,每层斗拱下圈饰悬鱼式花边,每层檐角出木角梁,以挂风铎,风铎今已不存。塔的第一层最高,正面劈券龛,门楣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青石匾,上面镌刻“大乘妙法莲花经宝塔铭”。背立面,设对开式方形假门,门楣上有青石匾,镌刻“经塔宝记”。其它四侧面均设有假窗。塔刹今已不存。塔创建年代今已无任何记载,风格上看不早于金代。
和尚坟塔林和经幢位于今寺垴村内,已无存。据说,过去该处塔幢林立,该处及附近的经幢到处可见,没有一个完整。今存于南天门处经幢,就是从此搬迁的。经幢高二点七米,由十二块灰青石雕筑而成,刻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80),其中八棱柱上正面刻“苍岩山福庆禅寺洪福大师宗主灯公寿塔经幢记”二十个大字,其它侧面刻陀罗尼经及和尚排名,中小八棱柱上线刻佛像。
福庆寺景区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特点。福庆寺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又有着关於“苍岩圣母”南阳公主,民间叫三皇姑的传说,致使香火久盛不衰。在历史上福庆寺是临济宗较大的寺庙之一,加之历代均有扩建修葺,从而积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目前虽然带有较浓的“三教合一”色彩,但仍以佛为主,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相融相即的一种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