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山云叟
碧山云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28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2013-12-24 05:24:39)
标签:

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木塔

金城镇佛宫寺

木塔

中华第一塔

分类: 晋冀鲁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Verum供图)


木塔建在四米高台基上,塔高六十七点三一米,底层直径三十点二七米,平面八角。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间使用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复梁式木架。有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三千立方,约二千六百多吨重。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2


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有木梯,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第一层为释迦牟尼,高十一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 

塔顶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3(198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七宝庄严供图)


应县木塔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重楼形式,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五十四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组合形式,每层都形成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达到最高水平。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4(1987年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七宝庄严供图)


木塔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率军北伐,驻宿应州,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1508)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五十四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塔内发现一批辽代文物,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经卷长达三十多米,国内罕见。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5(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出版的明信片,七宝庄严供图


    应县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平面八角形,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1195年)增修完毕,纯木构大塔,国内孤例。塔身第一层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内部实为九层,现在塔内一、二层开放可参观。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6


   木塔位于县城内西北处佛宫寺内,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处于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据估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7(可乐摄)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可惜现在出于文物保护只能登至二楼。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8(江河湖海四方客摄)


    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9(宜宾客供图)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科学的建筑结构使得得这座木塔经受了900多年风雨侵蚀以及多次地震、战争的破坏,依然巍然耸立。塔建成200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天日而安然无恙;1926年阎奉军阀战争期间,塔身中200多发炮弹,除打断了两根柱子,别无损伤。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0(国保摄)


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1(崇寿寺摄)


【攻略】
     [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地址]应县县城西北;
     [交通]步行即到。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2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3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4(竹君子摄)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5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6(感悟山西摄)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7(感悟山西摄)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8(感悟山西摄)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
    应县·1056·金城镇佛宫寺释迦木塔19(感悟山西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