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2013-08-24 21:33:13)
标签:

双塔

刻石

郫县

鱼嘴

灌口镇二王庙

分类: 陕川黔塔

    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祀庙。在都江堰市西门外玉垒山麓。原为望帝祠,齐明帝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郫县。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崇伟功德,将原望帝祠改建,改名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又称二王庙。

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1—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塔


    前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风光绮丽,有“玉垒仙都”美誉。 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山门“二王庙”是冯玉祥将军手笔。庙门前壁上有清代末年绘制《都江堰灌溉区域图》。庙内观澜亭下,丹墙石壁上镌刻两则治水《三字经》。

     一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灌县知县胡圻依据历代都江堰治水经验编成《三字经》:“六字传,千秋鉴,挖河心,堆堤岸,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笼编密,石装健。砌 角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泼罐。遵旧制,复古埝。”

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2—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大殿右侧焚香塔(柏石曼摄于1908年)


另一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府知事文焕对原《三字经》修改又重刻于二王庙石壁上:“深掏滩,低作埝。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后人总结治水《八字经》“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是饱含哲理治水真谛。

二王庙前、后殿分别塑李冰及其子二郎像。前殿李冰着袍服,正襟危坐,手拿半裹绢图,凝神沉思治水方案;后殿二郎草履便服,手执铁插,英姿勃勃,充满青春豪迈激情。庙内匾额、对联、诗文、石碑甚多,有清果亲王手书“功垂不配”、光绪帝书“功昭蜀道”及“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等,都是对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赞颂。李冰殿后陈列商代古木,明代铁花瓶、铁蜡台,及近代画家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绘画碑刻,有很高考古和艺术价值。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二千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损毁严重,古建筑群全部垮塌。

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3—清道光年间建造在二王庙大殿前两侧的“字库塔”和清咸丰年刻石碑1

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4—清道光年间建造在二王庙大殿前两侧的“字库塔”和清咸丰年刻石碑2

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5—都江堰•灌口镇二王庙殿前双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