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955·云居寺存北郑村崇福寺辽塔内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标签:
佛教文化地宫云居寺陶幢崇福寺辽塔 |
分类: 晋冀鲁塔 |

房山长沟镇北郑村崇福寺辽塔旧影
北京房山县北郑村的一座辽塔,于1977年6月倒塌,在塔身中心,发现了辽代应历五年(955)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高3.2米,平面作八角形,由盖顶、身、基座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八面覆莲基座。幢身八面均刻楷书汉字经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陀罗尼真言并序、咒语及北郑邑人起建陀罗尼题记等。顶部由垂幔纹宝盖、长方八角形身、八坡瓦顶形檐、卷云纹托象征清净的莲花头顶组成。

崇福寺清末时山门朝南,山门两侧挂有楹联:“月入佛堂禅心静,日对山门塔影圆”。正殿前亦书联:“古庙无灯凭月照,山门无锁待云封”。正对山门,建有一座平面呈八角形的十三层密檐实心法身舍利塔。该塔在辽道宗重熙二十年(1051)重建,此塔是一座奉安释迦牟尼佛法身舍利塔。
辽代砖塔,位于北郑村西口高约二米台地上。原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南向,残高二十一点三米,塔下部是基座部分,塔基直径六点二米,砖砌塔基,分夯土和填土两层,最底下一层则是塔砖,亦铺在生土上。基座上承塔身,塔身高十四点三米。基座内有“地宫”。

房山·955·云居寺存北郑村崇福寺辽塔内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2(新浪博友“古迹寻游”摄)
在崇福寺佛教遗址和遗存中,最具历史价值的是:“法身舍利塔”和塔内装藏物品。一九七七年六月三日清晨舍利塔因年久失修倒塌。文物部门对佛塔进行彻底清理发掘,“地宫”内南侧中间,置长方形大理石函一个。函右侧面铭文“重熙二十年岁次辛卯三月壬子朔二十五日丙子午时葬记”,其他三面雕绘彩色花卉。在塔身及“地宫”石函内还出土了下列器物:石幢一件,置于地宫盖板上。石幢以上塔身中出土陶塔五件;陶幢居中,四面各立一个陶塔。共出土佛教圣物释迦牟尼佛法身舍利及二十多件珍贵文物。
其中经幢为汉白玉石质,幢身八面都刻楷书汉字经文,落款纪年为辽穆宗应历五年(955),现藏于北京云居寺。其幢造型浑厚,字迹清晰,为现存辽代应历年间石幢精品。在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陈列着五代后唐长兴三年的陶幢和陶塔,这两件文物是崇福寺塔内装藏的珍贵文物。也是北京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完整的五代时期佛教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