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北齐—北宋·灵泉寺的塔

标签:
灵泉寺万佛沟塔龛灵泉寺北齐双塔灵泉寺唐代东石塔灵泉寺唐代西石塔(翌新摄) |
分类: 豫鄂湘塔 |
灵泉寺及石窟群,在安阳市区西南二十五公里的宝山之麓,位于安阳县善应镇南坪村南。这里山青泉碧,谷幽林深。


2—灵泉寺唐代西石塔(翌新摄)
双石塔建成之后,唐太历六年夏四月,有四位文人到此游览,诗兴大发,是诗于东塔曰《题灵泉寺》:

3—灵泉寺唐代石塔塔心室雕刻(翌新摄)
灵泉寺西侧山坡上有北齐双塔,建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双塔东西并列南向,相距三点二米,单层方形石塔,由塔基、塔身、塔顶组成,型制较小。西塔通高二点二二米,东塔通高二点一四米。乃道凭法师的烧身塔,上刻“宝山寺大论师道凭法师烧身塔”塔铭和“大齐河清二年三月十七日”的题记。道凭法师为东魏和北齐两代著名高僧,唐代道宣《续高僧传》有载。双塔是目前国內发现最早的亭阁式双石墓塔。

4—灵泉寺北齐双塔
由寺院向东西方向延伸的宝山沟,即万佛沟,现存石窟二座,塔(殿宇)龛二百四十五个,佛、僧雕像数百尊,高僧铭记百余篇。位于寺东的大留圣窟,由道凭法师凿造。窟内镌汉白玉石佛3尊,躯体雄浑高大,雕琢光洁柔美,可惜头被窃去。位于寺西的大住圣窟,隋开皇九年(589)开凿。窟门雕迦毗罗和那罗延神王,身躯魁伟,顶盔贯甲,手持剑叉法器,脚踏牛羊,威然挺立。窟外的墙壁上遍凿佛龛及雕佛刻经。窟内雕镌释迦、弥勒等佛像近百尊。窟顶呈宝相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凌空飞舞的飞天,为沉寂的洞窟增添了无限情趣。以两窟为中心,从东到西千米有余,浅龛造像密布山崖,刻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历时六百余年。灵泉寺万佛沟按年代编排,可看出塔式的沿革,可谓“宝山塔林”,堪称全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石刻艺术史、佛教史的珍贵文物。灵泉寺石窟一九九六年被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