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为九华山开山祖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扬,是九华山寺院的“总丛林”。寺宇东临东崖,西接神光岭,南对芙蓉峰,北依虎形峰,四周环山如城,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曰“九华”。唐开元年间,僧人檀号居之,寺额曰“化城”。至德初年(756),乡绅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崖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旧地构筑台殿,请僧地藏居之。建中初年(780)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化城”于该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僧地藏传经授徒之所。贞元十年(794)僧地藏圆寂,后僧众视其为地藏菩萨应化,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菩萨道场。现在的化城寺,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大雄宝殿和后厅为十九世纪重建,寺内辟有九华山文物展览馆。“化城”源出于《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传说释迎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忽为山险所阴,小徒饥渴交加,坐地不起。释迦牟尼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小徒顿为振奋。所谓城实乃佛祖点化而成。

青阳·九华山化城寺娘娘塔
化城寺位于九华街,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娘娘塔”和当年地藏放生的月牙池。寺殿前後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後进和藏经搂。此四进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甚石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殿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后殿有明代崇祯皇帝御书“为善最乐”横匾。
化城寺前之娘娘塔,
现在只剩塔基。娘娘塔传为金乔觉为其母所建,传金地藏母亲得知金地藏卓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山寻儿回归,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了。金地藏用广场边一口井中泉水为母亲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金地藏用心侍侯母亲,并向她细说佛教因缘,母被感悟,终于留山助儿护佛,后人在广场建塔纪念,称“娘娘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