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7—于都·2004·重光宝塔

(2012-12-13 16:43:05)
标签:

重光宝塔

于都

步青塔

于都的塔

于都文明塔

分类: 闽赣粤塔

于都重光宝塔,始建于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邑人曾绍、陈可暹发起,塔址为县城小西门外贡水河右岸(今长征大桥北端西侧),塔身七层,并含有一石刻,乃陈可暹记其造塔之由。因塔傍于唐所建之慧明禅院,故取名慧明院塔。宝塔历经千年沧桑,曾在宋、元、明、清几度修复,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再次修复后方改名为重光塔。

77—于都·2004·重光宝塔
     于都·2004·重光宝塔1

 

清宋启在《龙门石赋》中记曰:“雩城之西,宝塔之前,水萦洄而荡漾,山磐固而回旋。” 原重光宝塔呈六角形,塔身用火砖砌成,中间空,七级楼阁式,逐层收分明显。塔高47米,塔基面积宽大,厚3.3米;上层内宽1.5米,外宽3.5米;下层内宽1.5米,外宽5.5米。宝塔造型雄伟壮观,素有“于都文峰”之称。只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宝塔于1971年被拆毁,民众无不痛惜。公元2003年,于都县委、县政府尊重历史、顺应民意,决定重建“于都重光宝塔”,并因势扩展为宝塔公园。新塔址择于贡江镇永红村狮子岭,同年农历313巳时奠基,次年农历215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庆典和开光仪式。新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塔基5.32米,塔腹设旋梯升级,每级设游廊护栏;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基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古红衬灰,临江而立,蔚为壮观。
77—于都·2004·重光宝塔

    于都·2004·重光宝塔2

 

    于都南有桃江岸边的文峰塔和康石岩普通塔,北有梅江之畔的步青塔、凌云塔和六秀塔,而尤以西边贡江两岸的塔为最多,有巽塔、蜚英塔、重光宝塔、辛峰塔和回澜塔。其中文明塔、凌云塔、蜚英塔、巽塔已毁。
   于都古塔在同治版于都县志中登记的有:县城的重光塔、蜚英塔、水南的巽塔、文古石的辛峰塔、固院的文明塔、禾丰的文峰塔、罗坳的回澜塔、长兴里的凌云塔以及桥头的六秀塔等九座古塔。而在一九九一年版的于都县志中所记载的古塔只剩下五座:文峰塔、回澜塔、六秀塔、重光塔以及罗江的普同塔。
77—于都·2004·重光宝塔
    于都·2004·重光宝塔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