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山云叟
碧山云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28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9—繁昌·明万历·板子矶镇风塔

(2012-10-24 12:50:22)
标签:

板子矶

镇风塔

兵家必争之地

荻港镇

长江二十四矶之首

分类: 沪苏皖塔

    镇风塔在板子矶顶,明万历年间建。现存最底下两层,且中间开裂。塔青砖砌成,“砥  大观”,残毁厉害,上面长满枯草和藤蔓。登塔楼梯狭窄陡峭,塔二层上墙上有一些浮屠砖雕。

    板子矶,又名鹊起矶,在繁昌城西北二十五公里荻港镇江中,人称“长江二十四矶之首”,《中国名胜词典》称它“惊险异常,为大江上下之要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板子矶兀立江中,既有嵯峨巨石,又得汹涌江流,古塔、碑碣、炮台、土垒掩映于修竹银杏之中,真是山水相依,人文悠然。

29—繁昌·明万历·板子矶镇风塔
       繁昌·明万历·板子矶镇风塔

 

    板子矶是长江中一幅雄伟壮丽画卷,一根势吞吴楚砥柱。板子矶头接翠岑,兴来倚棹漫登临。悬崖云树晴犹湿,近岸烟楼昼亦明。山拥画图浮水面,天垂星斗入江心。势吞吴楚千年壮,稳镇中流亘古今。明代川籍进士、时任繁昌县令宋棠的这首《板子矶》,不仅描摹矶头翠岑葱郁、悬崖之树高洁和近岸烟楼繁盛,更以拟人、比喻、夸张和想象突出板子矶山浮水面、星入江心雄奇壮观、峭拔险峻之美。石上红花低照水,山头绿筱细含烟。天生一本徐熙画,只欠鹧鸪相对眠。宋代张舜民笔下《板子矶》就是一幅婉约缠绵山水画,清代诗人王士祯居然也同样将多情目光锁定在板子矶那楚楚可怜红花”“翠筱之上:板子矶前路,风帆之字行。红花将翠筱,的的可怜生。真是竹翠花红,烟雨朦胧,温婉妩媚,风情万种。
29—繁昌·明万历·板子矶镇风塔
     板子矶半坡塔楼样古建筑

 

    板子矶不愧为“天生一本徐熙画”,是长江上一处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据《繁昌县志》记载,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它就不断成为战争舞台,东吴据此筑江防,南宋凭险抗金兵,明末凌波拒清军,于是吟咏板子矶古代诗歌中也多有凭吊英雄、怀古伤今之作。“黄家战血楚江流,故垒萧萧烟水浮。北望孤忠空拒左,南驱遗恨失吞刘。鼓声夜壮北青峙,荻影风摇白马洲。一代将军无麦饭,丹崖片石已千秋。”(清古世余《板子矶怀古》)诗中的“黄家”即黄得功将军,他是明末史可法部下,封靖南侯。清军渡江南下,他率军决战于板子矶,坐小舟督战,仓卒中流矢,知事不可为,于是拔箭刺喉而死。清代修建在板子矶上的黄公阁,至今依然在诉说着这个东北汉子忠烈事迹。“板子矶,荻梢舞。中有将军血箭痕,泪红洒入江流苦……将军化鹤夜归来,月淡烟荒秋一坞。”(清陆纶《板子矶咏古》)“长风爽气散江沱。壮士空悲敕勒歌……不有将军称后死。千秋遗恨汉山河。”(清汤燕生《江上吊黄靖南》)这一曲曲悲歌,哀婉凄切而壮怀激烈,既体现诗人对千古英雄仰慕和讴歌,也蕴含对家国人生忧愤和慨叹。它们久久激荡在板子矶的苍松银杏、红花翠筱、废垒坍壕和残碑危塔之上,和着江上千堆白雪,汹涌澎湃着一直向我们的心底涌来。““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雄壮而不失秀丽,苍桑而富于灵动,这就是板子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