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山云叟
碧山云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28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2012-09-19 13:09:38)
标签:

辛弃疾

铅山

瓢泉

稼轩府堂

停云堂

文化

分类: 古迹探秘

    辛弃疾瓢泉故居:瓢泉在今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东南13公里处。宋淳熙十二年(1185),辛弃疾访铅山期思渡见此泉。泉水自石罅中涌出,过一大石梁,上有两窝,一如臼、一如瓢,泉经“臼”再入“瓢”,水质清澈甘凉。辛弃疾出生于泉城济南,甚爱泉,乃购得,将原名“周氏泉”改为“瓢泉”,取自《论语》颜回律身自好之意,并填词《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一首,又作《水龙吟·题瓢泉》云:“一瓢自乐,贤哉回也。”瓢泉依山傍林,泉边有方青石,长约1.3米,当年辛弃疾常倚石苦吟,填词赋诗。现存稼轩词600多首中,“瓢泉之作”就达225首。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1

 

    辛弃疾得瓢泉后,就近营建房舍,颇具规模,主要建筑有稼轩府堂、稼轩公馆和秋水观、停云堂以及蛤蟆塘、花园等。“飞阁面高岑”,“东南结构深”,宋人丘崇、清人查继尹在诗词中对瓢泉建筑都有所描述。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2

 

    如今在铅山县稼轩乡横畈村瓜山下有吴氏宗祠, 是当年的“稼轩府堂”旧基,“稼轩府堂”是辛弃疾会客处。稼轩曾进宝谟阁、龙图阁待制,当地人至今仍称稼轩为辛阁老。吴氏宗祠楹联为:“立祠由古址脉接花园问此地名称阁老,发迹自建阳支分江右看他年派衍横林(即今横畈)。”祠堂门前的稻田原为池塘,传为辛弃疾放养青蛙之所,称养生塘,现在当地群众称为蛤蟆丘。辛词《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即指此塘。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3

 

    吴氏宗祠的右侧直至瓢泉,皆为稼轩府堂花园,花园遗址后部的山垅,现仍叫花园垅。越过花园垅口的山岗上,当年建有停云堂,又名接云亭,惜早已毁坏,仅留残砖断瓦。该山岗现名接云岗。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4

 

    紧邻瓢泉左边的山脚下,为秋水观,是辛弃疾瓢泉卜筑的重要建筑之一。当年紫溪河从此流过,秋水观有部分建在河面上,现在河道仍依稀可辨。由辛词《六州歌头》(晨来问疾)“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须。被山头急雨,耕垄灌泥涂。谁使吾庐,映污渠”及《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潺……”可知秋水观大致轮廓。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5

 

    在瓢泉南面半里许,隔河相望,石塘河与紫溪河汇合处,有一大型建筑群遗址,当地村民称为“稼轩公馆”,系当年辛弃疾起居处。这里现名五堡洲。稼轩公馆原为三进九厅,今仅有一房的三根粗大木柱及木门为当年遗物。此外,在五堡洲村还散存了大量稼轩公馆的石墩、石板、青砖、木柱等建筑遗物。 
    瓢泉如今秀色依旧,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6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7


16—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
    铅山·辛弃疾故居·瓢泉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