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大双人舞简介

标签:
文化 |
分类: 艺术评论 |
第三部分:grand pas de deux 大双人舞
大双人舞在古典芭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用来表现男女主角浪漫的“爱情故事”。通常有五个部分组成:出场(entrée)、慢板舞(adagio)、男、女变奏(variation)和结尾(coda)。大双人舞在各芭蕾名作中较常见,如《睡美人》、《天鹅湖》、《吉赛尔》等等。
3.1大双人舞结构详述:
出场(entrée):男女演员有时以类似的姿势出场,做一些托举、辅助旋转的动作。这部分音乐和舞蹈的节奏都适中,作为铺垫气氛,告诉观众好戏即将上演。
下图就是POB版《堂吉诃德》大双人舞出场,两位演员做了一个大跳出来。
http://s4/bmiddle/002j0mrvgy6INp7Of4L63&690
慢板舞(adagio):这其中通常会用一些penche(倾斜)的动作,还有捏指转等等,慢板舞并不是想象中的气氛热烈的对舞,相反,它是表达“浪漫色彩”娓娓道来的舞蹈语言。在这部分中,男女演员的配合默契非常重要,尤其是捏指转完毕后往往要求男演员撒手,女演员成立脚尖姿势并保持几秒,这非常考验演员的平衡力以及双方互动的感觉。慢板舞是非常耐看的双人舞蹈,这不仅可以感受两人动作上一致的“双宿双飞”,更可以从举手投足间感受到芭蕾语言描绘的浪漫爱情,不过相比现代舞,古典芭蕾更显优雅和含蓄,很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境界。
下图是POB版《堂吉诃德》大双人舞中的慢板段落:
http://s16/bmiddle/002j0mrvgy6INpaG5KTdf&690
变奏(variation):在慢板舞和变奏之前,有时也会加入一段由独舞演员(非主角)表演的舞蹈,作为给芭蕾舞两位主角的休息。倘若把慢板舞比作水磨腔的昆曲,那么变奏就有点像是皮黄腔的京剧了。在男变奏和女变奏中,男女演员会依次展示一些炫技的舞蹈动作,音乐也相对轻快,我们前面说到的诸如挥鞭转、原地转以及多种腾空动作都会在变奏中展示。
结尾(coda):在结尾中,演员将继续做出更辉煌的技术动作,随后两人再齐舞一段,最终会定格一个造型,这时整段大双人舞结束。
下图是POB版《堂吉诃德》大双人舞结束时造型:
http://s9/bmiddle/002j0mrvgy6INpcFEa4a8&690
在这里尤其需要提一点,就是双人舞段的鼓掌问题。整个大双人舞其实类似一部交响乐作品,有的地方是“幕间”,是不可以鼓掌的,更要说明的是尤其不要在演员跳舞的时候鼓掌,这就好比交响乐中突然打断演奏,或者,更为中国观众能接受的,在京剧表演中武行跟头翻到一半时,突然给他叫个好一样。大双人舞鼓掌的节点也同样如此,一般在某一段结束之后,演员做出定格动作了,再给予掌声,但是,需要注意,出场和慢板之间有时并没有分明的界限,这里尤其要保持安静,慢板舞十分讲究平衡,鼓掌将有可能分散演员的注意力,引起动作失败。所以一般从出场到慢板都是有点“屏住呼吸”欣赏的,直到两位演员定格动作,再鼓掌致意。变奏中通常是在跳完一段以后再鼓掌的,中国观众喜欢一看到挥鞭转就鼓掌,这可不怎么“礼貌”,也非常不“划算”,为什么呢?正如京剧武行,跟头翻一半打斗正酣时你忽然来叫个好,这个确实会影响到演员发挥。另外,变奏本来就比较短促,早早鼓掌会让演员有“收工”的想法,早早做出定格动作终止炫技。所以,大双人舞中太通常是在大段之间鼓掌,在炫技动作完成,定格之后鼓掌,多数时候是“屏息”欣赏,鼓掌一直熬到最后一刻再热情爆发。
1.2
《天鹅湖》是中国观众熟知的芭蕾舞剧,其中也不乏两人共同演绎的舞蹈段落,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典大双人舞则并非第二幕中王子与白天鹅奥杰塔共同跳的那段,而是在第三幕中, 王子齐格菲与黑天鹅奥吉丽娅的古典大双人舞。该段大双人舞出现在一系列个性舞蹈之后。出场是一段6/8拍,速度稍慢,在一些扶腰的旋转之后,女演员做出一段立脚尖沿直线转圈的chaines,随后男女演员继续配合舞蹈,在一个attitude之后,音乐转缓,进入慢板舞阶段。这一段中有不少倾斜动作和捏指转,这里奥杰塔的影像第一次出现。慢板舞结束之后,进入两人的变奏,男变奏比较多的是腾空的动作,如cabriole等,女变奏以足尖技巧和旋转居多。在结尾段中,音乐转为2/4拍,两人再次有一段炫技,其中女演员就做出了著名的32圈挥鞭转,男演员则是围绕舞台中央一整圈的大跳。整个大双人舞结束后,王子表示愿意娶骑士的女儿即奥吉丽娅为妻,这时再次出现奥杰塔的影像,王子醒悟。
http://s9/bmiddle/002j0mrvgy6INpfTE8gf8&690
同样是经典的童话芭蕾舞剧,《睡美人》中也在临近终场时安排了大双人舞,这段舞同样也是在个性舞蹈之后。公主阿芙乐拉与王子杰齐列双双出场,首先是辉煌的6/8拍,然后转入慢板舞,音乐富有感染力,接着开始男变奏、女变奏,炫技完毕后,转入2/4拍的结尾。《睡美人》双人舞的coda其实是一段性格民间舞——萨拉班德舞,音乐有十分高涨的情绪,热烈欢腾,全体一起加入了进来。
http://s15/bmiddle/002j0mrvgy6INpi6PUy8e&690
《胡桃夹子》中也有一段非常棒的大双人舞,但由于一般人都会把焦点放在克拉拉打老鼠还有那几段有趣的性格民间舞上,所以这段由糖果仙子与王子共同演绎的大双人舞并没有给太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与王子的大双人舞出现在著名的《花之圆舞曲》之后,出场和慢板舞细腻而舒缓,与其他版本的如胶似漆的感觉不同,这段慢板比较多地透出一些优雅。在变奏的炫技中,男演员做出的动作还是以cabriole居多,其中马林斯基的版本中,男演员连续做了10个cabriole derriere,在中速的音乐节拍下令人有些惊讶。女变奏的音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糖果仙子主题,女演员配合展示出的足尖技巧把轻盈和甜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中,男女演员再次分别以大跳和旋转出现,伴随一些托举、倾斜动作,最终大双人舞在一种典雅喜悦的气氛中收束。
http://s9/bmiddle/002j0mrvgy6INpk7JZmb8&690
《吉赛尔》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芭蕾舞剧,其中的双人舞始终被人称道。然而不同于其他舞剧,《吉赛尔》第一幕公爵与吉赛尔的双人舞并不靠炫技段的变奏取胜,而是通过大段的两人齐舞和丰富的人物心理刻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吉赛尔挽着公爵的手,两人做出一系列整齐的动作,整段双人舞将少女情窦初开时的兴奋和羞涩表现得特别美丽,这与第二幕中阴沉的维丽丝鬼魂形象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对比,令人观罢全剧回忆时唏嘘不已。
http://s5/bmiddle/002j0mrvgy6INpm6Zc834&690
其他芭蕾舞剧中的大双人舞同样各有千秋,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书目:《西方芭蕾史纲》
图片来自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