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测评培训稿
(2023-01-16 13:41:33)
标签:
信息技术 |
分类: 示范引领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是城关小学徐海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繁重性等等各种会议都说了很多,。可能部分老师首次接触这个工作,特别是说到信息技术,还要提升,就有压力,不知道怎么干、无从入手。记得在2017年,我申报安徽省信息技术课题《小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特色建设的研究》时,大家都不敢参加,课题成员都招不满,还是一个一个去做工作。2021年结题后又随即申报了个《“双减”背景下人工智能进校园特色实践研究》,这次想参加的人就多了,因为在参加上一个课题的时候,大家发现开始办公软件都不熟练的女同志最后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做好肯定不是遥不可及事。所以我告诉大家:不慌、不急,思想转变过来,滤清思路事情就简单了。下面我就测评具体工作从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微能力认证规范
下面我通过几个能力点结合事例来分析下微能力认证的标准。每一个标准,他主要从4个方面来说:一个是能力维度,一个是我们需要提交的任务材料,再是评价标准和案例分析。
我们以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来具体说明。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奠定基调。首先看一下他的能力描述。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被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这是它的概念的界定,下面是a5能力在教学中表现的描述。
再来看看需要提交的材料,需要提交一份描述,一份课堂导入设计和一份课堂导入片段,还有三份材料中要推荐的关键要素,三是评价标准,指的是完成任务的要求及材料的评价标准。
我们用名师工作室成员周老师的一份设计来解读课堂导入设计。这份设计包含基本信息,导入目的,导入环节设计、媒体资源。对照评价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此设计内容符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要求,导入目的明确,清晰阐释,充分契合教育主题和学习需要,通过媒体资源呈现学生前期学习成果的方式引发学生注意,使其产生探索意识、学习成就感。导入环节设计科学合理,能够很好的引入教学内容,有效支持导入目标达成。
再来看看实践建议。一定要看,(因为他说明了这项能力点应当注意体现方面,还为我们扩展了思路。
再以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为例进行来解读。
首先看一下他的能力描述。这是它的能力概定,下面是A10能力在教学中表现描述。
再来看看需要提交的材料,需要提交一份活动方案和一份简报,还有二份材料中要推荐的关键要素及评价标准。
对照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这份设计方案包括对象、目的、形式,环境方案,内容要素完整,主题教育明确。在活动方案设计中,教师通过播放小C的故事这个动画让学生体会个人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故事分析得出数据信息在获取、加工、存储和应用中都存在安全的风险。在数据安全活动设计中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利用Excel开展主题为“密码是怎么设置的”现场实时调查,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让学生体会并反思自身的密码设置问题。第二个部分是密码测试模拟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密码安全级别设置,体会密码的安全级别和总结设置安全密码的方法,最后还添加了交流讨论环节,通过师生互动谈论,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掌握科学密码设置的方法。这样通过不同环节的真实案例,支持学生深度思考,有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和迁移,学习借鉴价值高,完美达到评价标准。
再来看看活动简报,这是我校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活动制作的,A10的能力点只要我们达到图文并茂,反应活动过程就行,所以不是很难。
再来看看实践建议我们知道,如果你不是信息技术老师你不用焦虑,你还可以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安全教育。
B2学生体会:不是对你微课制作技术的评价,而是看你微课后,从微课内容上有什么收获。(制作后面有一个演示)
B7家校交流与合作
首先看下“实施建议”,清晰地说明了钉钉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对其应用情景和应用策略进行了详细说明,完全符合评价指标。
再仔细阅读实施建议,我们可看出采取的形式多样,有刚说的钉钉群方式,还可以微信、QQ群、校校通、博客、在线问卷,异曲同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总结:通过对以上微能力点的解读,我们也发现。这个微能力点的认证,不是一件脱离我们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事。无论是你是教什么学科,甚至仅仅做一个辅导员,它都可以给你对应的平台不和切入口,找到与你教育教学相契合的部分,只要把自己平时的资料疏理一下就可以。当然,提交材料认证之前,一定要明晰该能力点在能力界定中他的具体表现。对提交材料一定要包含它的关键要素。另外就是好好地阅读我们的实践建议,有时当你山穷水尽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给你柳暗花明。
二、素材来源
实际上我们手中的素材本来就很多,只要进行梳理,然后补充完全能够做好这次测评工作,例如前面说的疫情期间各校一定开始了线上家长会,不知大家是用什么软件,我校就是利用钉钉,只要把直播回放下载下来,然后再配上PPT传上去就可以,从而来解决B7微能力点的任务,还有大家平时上课及参加活动的微课、课件、资源,抖音、朋友圈、都可以拿出来使用。
三、基本软件
信息技术是离不开技术,讲白点也就离不开软件的使用。我们是老师,最大的工作是教育教学,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我认为不要过多的去钻研大量软件的使用,用极简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就可以了。针对本次2.0样本应用考核省级抽检技术层面的工作,我们发现,它需要工具只有二类,一个是转化为PDF格式的文档类,一个是视频编辑类。
一、转pdf格式。经调查当前用得最多的文档处理软件是wps,毕竟免费,而且没有office破解后不稳定的风险。把文档、表格、演示文稿转化为PDF格式,会的老师感觉特简单,至于不会的老师特别是软件版本较低的老师,老版本只能转化页张,后面就需要开会员,这就给她形成了压力。(演示)我主要做个提醒。
二、录屏软件。我们提交的有些视频需要配合ppt、需要教师出镜,所以需要录屏,当下录屏的软件很多,如全能录屏助手、金舟录屏大师、超级录屏、迅捷录屏、EV录屏、希沃剪辑师,我个人更习惯用Camtasia,基本功能可以用,如果要高级功能可开会员,当然网上破解版也一大堆。下面我演示一下其用法。(画中画、缩放、剪辑)
虽然录屏软件能进行视频编辑,但我更喜欢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这类的软件也很多,像女同胞最喜欢用的剪影、剪映、还有狸窝、格式工厂、会声会影等。我最喜欢用的是威力导演。下面我演示一下。(标题、转场、幻灯片、换声音、多机位、格式、压缩)
四、交流整校推进工作
首先,我分享一下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在学校里我从2013年就参与了信息技术有关的活动,最大的感受是: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部分老师感觉不需要技术,一支粉笔就足矣,所以有些工作推进起来力不从心。围绕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对策。
先说一个在座的应该参与的事,现在评职称在网上填报,需要把材料转化为pdf格式,是一个极为简单的事,但对有些老师却是一个艰巨的问题,无论你怎么推荐软件怎么介绍,她就感觉那是高尖端技术遥不可及,但他的抖音、视频号玩得比别人都熟练为什么?因为她需要发抖音、发视频号。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就是,没有需求,没有压力和动力,压根儿学不会,因为没有学的意识。一旦有切实需求,立马不一样。
这件事告诉我们,需求决定态度。只有思想认识过来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我校采取任务为导向、需求结合、生活结合、分层推进的模式。
1.培训团队到年级组。我们学校采取的是年级组集体办公模式,我们每个年级组至少有一名培训团队人员,保证时刻有专业人员引领。
2.信息化工程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我们学校的宗旨是2.0信息化培训尽量不增加教师负担,不增加教师工作量,采取用中学、学中用的模式。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活动用到了信息化技术,像疫情期间,我们老师利用钉钉开家长会、直播课,利用微信QQ收集学生信息、班级群打卡、网上下视频,这时我们的信息技术培训组就立马跟进。有的老师需要发布美篇、朋友圈、抖音……,这个时候,滤镜、瘦身、裁剪等功能的图片美化技术、视频剪辑的培训立马跟上。
3.我们还利用好课标培训、校本研修等活动。每一年老师都有大量的比赛活动需要参加。例如上级安排的信息化大赛、微课比赛、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六项电教,学校内有个性化作业设计、学生个性化发展视频制作等等。
通过以上措施,把信息技术与需求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在潜移默中达到技能提升。
今天我用了几个实例来谈AB环境下微能力认证考核的理解,如果有不到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