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垃圾食品绿色人生科普活动方案
(2022-12-15 14:22:26)
标签:
教育信息技术科技创新 |
分类: 学习情况 |
拒绝垃圾食品绿色人生科普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妈妈,我要吃火腿肠、热狗、牛排……”每天一放学儿子就往学校旁边的小摊上凑,真是让人担心死了。当前,学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中小学校周边的小食摊、小卖部的食品安全及卫生状况成为担忧的焦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吃零食的危害。
2.通过办板报、手抄报,写标语等形式对全班及全校同学进行“吃零食的危害”的宣传活动,提升我们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在活动中亲历采访调查、资料收集的活动历程,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学会锻炼动手实践,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尝试如何在活动中进行与他人交往,和更有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各种零食的危害,零食与健康的关系等。
难点:食品考察,调查采访时对有关专业术语、概念理解。
活动主体方案
1、活动内容:围绕:(1)什么是零食?(2)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饮用不同的食物(麻辣食品、烧烤食品、膨化食品)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危害?(3)现在身边的食品变化及原因(4)倡议拒绝零食、关注饮食健康等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
2、活动方式:通过网络查询,明确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各种零食与健康的关系等。(2)向长辈们了解或网络查询食品的加工过程、考察食品车间卫生状况等;(3)调查本校学生吃零食的情况。(4)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总结。
3、活动过程和步骤
、活动时间步骤
a、活动准备阶段:9月15日----9月30日
b、活动方案实施阶段:10月8日-11月15日
c、活动总结阶段:11月16日-12月5日
(2)、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座谈、讨论,确立本次活动的调查、访谈主题及内容。
第二阶段:进行调查、访谈:
1、深入学生生活,搜集并交流调查情况,制定调查问卷表,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吃零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2、搜集资料,采访调查
(1)小组成员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零食的危害。
(2)采取板报、手抄报、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片、开主题班会等方式宣传零食的危害。
通过前期的各种调查和采访,以及搜集到的有关零食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为了大力宣传其危害,使同学们远离零食,彻底告别零食,班里办一期宣传零食危害的板报,制作一期手抄报,同时为了引起全校同学的关注,在校园内张贴标语,如:“拒绝零食,从我做起!”“拒绝零食,引领健康生活!”“我与零食说再见!”“珍爱生命,我们拒绝零食!”等等。同时制作宣传片,并召开“拒绝零食,关爱身体健康”的主题班会。
第三阶段: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在调查过程出现不理解术语,如果时间不允许,就课外再查找资料解决。
对食品的成分认识低年级学生较难,本活动过程主要以定性认识为主。
分析、总结时低年级的学生综合知识不够,教师要多加引导。
这些一般要根据当时情况去解决:如活动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课外知识、活动中根据实际问题采用适当方法去处理、活动后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有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鼓励学习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去探索解决,倡导学习在“做中学”。
4、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活动相片、宣传标语、调查表格、调查取得资料、分析总结、倡议书、手抄报等展示。
活动心得与感受的交流
向全校学生宣传“零食与健康”专题知识(小报、板报、广播等)
活动的评价标准与方式
1、过程评价——建立活动手册:学生把每一个活动后的感受、收获、困难、建议和创新想法记录在手册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即兴评价。
2、总体定性评价——评价表: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自我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评价 |
活动态度 |
活动有兴趣,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
|
|
|
组织合作 |
完成小组分工任务,与他人合作愉快 |
|
|
|
搜集资料 |
能用多种方式搜集有效的信息资料 |
|
|
|
创新发现 |
善于发现问题,能提出创新的建议 |
|
|
|
活动成果 |
能恰当地运用文字、图表表达活动过程及结果 |
|
|
|
活动预期达成目标: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能友善交往,动手动脑,创造思维,科学探索,分工协作;同时还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可以接触社会,走进社会,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括了视野,增长了才能,增强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与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分析,我们知道了这些我们经常食用的零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呼吁同学们:一定要拒绝零食,多吃正餐,多吃绿色食品,关爱我们的身体健康!
对青少年“益智、养德”等方面的作用
本次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活动观。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来开拓。保证创新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进行。本次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他们实践、探索的兴趣,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去了解、体验、参与现实生活,并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他们乐于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文化情操。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