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朗读手册>读书笔记 第四章

(2012-06-01 18:26:31)
标签:

朗读手册

读书笔记

育儿

分类: 学习贴
第四章、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朗读要领 
 1)朗读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也会越好。 在孩子婴儿时期我们可以先使用简单的黑白插图,然后用彩色绘本,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受。 这时给孩子朗读的内容主要是文句重复的书;随着孩子的成长,再增加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到这个时候可以偶尔在关键的词或句子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说出关键的内容。 
2)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频繁地为孩子朗读。 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开始可以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逐步进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及小说。 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夕促成。不过父母再选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难易程度与孩子的阅读水平相当的书,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的接受程度来变换书籍的长度与主题。 
3)亲子阅读是大家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请孩子帮忙翻页,鼓励参与。在开始朗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不论你已经读过这本书多少次了。 
4)在孩子能够自我表达以后,我们可以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 朗读时,也可以经常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5)朗读要有始有终。一旦开始读一本书,我们要把它读完,除非发现这真的是一本极差的书,不妨大方的承认选错了书。
6)我们可以但也只可以偶尔读一些内容较深的书,挑战孩子的头脑。 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的年龄相差两岁以上,那么个别朗读会给每个孩子较大的收益。
7)除非孩子的想象力与注意力足够成熟,否则应避免朗读太长的描述性的句子和段落。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缩减或删除。预先看一遍并可以用铅笔给这些长句作上记号。并标出语气需要增强的句子。 但我们不能读完一个故事时,我们可以在悬疑处打住,让孩子意犹未尽。 
8)阅读前的心情很重要,我们可以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定下心来聆听故事。如果读的是一本小说,在开始时问一下昨天讲到哪里了。不要用"现在坐好,安静"等命令式的口吻。
9)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一本书可以启发思想,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带来发现。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但关键是用孩子自己愿意的方式。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解释。  
10)在朗读时,家长要声情并茂,大量运用表情,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对话的人物。 
11)阅读时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 
12)在朗读前或朗读中,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我们可以阅读书中作者的介绍,并且带着孩子到图书馆去查作者的背景资料。我们可以让阅读变得立体化,将故事利用道具进行情景游戏。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带着孩子一起查参考书或工具书,找寻答案。这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并培养孩子熟练运用图书馆资源的技能。 
13)在家中挂一幅读物表,让孩子知道自己读了几本书。毛毛虫、蛇、虫子与火车的造型都很适合做这种表,每一节可以代表一本书,一节接一节连下去。你也可以挂一幅世界地图,根据书中故事的地点,在相应的位置上贴上小图标。 
14)等孩子足够大的时候鼓励孩子做读书笔记,看到值得背下来的美文佳句时,在旁边做个小记号,画个小星星。
15)父亲在给孩子朗读方面应该更加努力。父亲在孩子年幼时进行亲子共读,可以让儿子认为书与运动同样重要。 
16)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阅读(即使只是翻翻书、看看图画也可以)。
17)以身作则。除了朗读时间外,要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了休闲而阅读,与孩子分享你的阅读热情。
 18)当孩子希望为你读书时,宁可挑太容易的,也别挑太难的书。可以鼓励大孩子读书给小孩子听,但只能偶尔为之,不能完全取代你。
 19)控制孩子耗在电视前的时间。研究显示,一周看电视超过10小时的孩子,学习成绩会下降。看电视过度会上瘾,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当孩子看电视时,播放声音的同时要显示字幕。但是对于知道如何阅读,却懒得看书的孩子,不妨关掉声音,只播放字幕。 

朗读禁忌 
 1)别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恶情绪会表现在朗读上,造成负面效果。 
 2)如果发觉选错了书,立刻打住。承认错误,重新选一本。不过要给每本书公平的机会。有些书要慢慢体会才体现价值。
 3)不要阅读超出孩子理解范围的书,不要选择许多孩子在电视上看过或听过的书。一旦知道了故事情节,孩子的兴趣就消失了。不过你可以读完一本书,然后带孩子观看由书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体会到文字比影像表达得更丰富。 
 4)在选择朗读的小说时,避免对话太冗长的书。因为这种书朗读起来有困难,聆听也不容易。读者看到引号,就知道这是新的声音,是另一个人在说话,但听众却听不出来。如果作家没有在对话结束后加上一句“墨菲太太说”,那么听众根本不知道是谁在说话。 
 5)不要被奖项所愚弄。一本书得了奖并不能保证它是一本适合朗读的书。一般来说,奖是颁给写作品质的,不是颁给朗读品质。
 6)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做好这件事,不要开始朗读。读一两页就停下来,非但无法刺激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会扼杀阅读兴趣。
 7)朗读时,不要被孩子,尤其是小小孩的提问吓倒了。如果这个问题不是为了顾左右而言他或拖延睡觉时间,请耐心回答。朗读没有时间限制,但孩子好问的天性却有时间限制,机会稍纵即逝。请以耐心的回答来滋养孩子的好奇心———接下来再朗读。
8)不要向孩子解释故事内容。故事只要有趣味即可,不必要有前因后果,但仍然有许多讨论的空间。 
9)不要误以为朗读时间越长越好。每天专注而热情地朗读10分钟,在孩子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超过孩子独自看电视两小时。 
10)别把书当成威胁———“如果不收拾房间,今晚没故事听!”当孩子看见你把书当成武器时,对书的态度会由积极转向消极。 
11)不要企图与电视竞争。如果你说:“故事或电视,请选一样!”孩子通常都选电视,这就好像让一个9岁的孩子选择“蔬菜或甜甜圈”一样。不过既然你是大人,你就有选择权,“我们家8点半以后关电视。如果你要听睡前故事,没问题。如果不想听,也没关系。但8点半后不准看电视。”可是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不能看电视,是书本害的。 
个人观点: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不是单纯的随手拿来一本书就开始张大嘴巴念一遍就ok,我们得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状态随时调整,而且要让阅读变得精彩纷呈,这样孩子就会喜欢。Jing现在14个月,心情好的时候能听我读完一篇安徒生童话故事和杨红樱森林谜案里面的一个故事,一般读完要十五分钟。我在读故事之前一般会先自己读一遍,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好怎么读,在读的时候把自己放到故事的情景中去,一般在读故事时我自己都会明显感受到自己情绪上的波动,Jing也会随时对我的情绪波动作出回应,似乎能听懂妈妈在朗读的故事是何等的精彩。如果是读绘本故事,我也会根据妮子的状态随时调整,有时候会把短故事说长,有时又会把长故事说短,再加上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和肢体表现,Jing都能一口气看上十几本甚至二十几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