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东阳——老板!来一碗地道的上卢馄饨!

(2015-12-25 13:03:00)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8f281e1b292f0928d5715180154a005b.jpg

这几天北方的冷空气又来造访我们大东阳了,室外的气温也是直逼零下,刺骨寒风冻的东阳人民瑟瑟发抖。一个问题:怎么办?!!!!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34e5b869b121db770c59a0a1bb35c525.jpg
寒冷的冬天吃什么是最暖人心的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北方的人可能会说:这还用想吗!当然是来一次辣的尖叫的火锅才够味!寒冬温补的食物很多,不过我想在东阳上卢的人可能会想到的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上卢馄饨了。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ce43bd2693087724b3f1070cb2df9e26.jpg

▲餐桌上的上卢馄饨

上卢是一个集镇,过去农历每月的三、六、九日就有集市,整个集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a7bc13554f92fc85c767a7982cdfaacd.jpg

▲上卢集市

四邻八乡来赶集的人做好了买卖,有了点零钱,就吃一碗馄饨,权当点心。吃的人多了,馄饨挑子也就不断地多了起来,渐渐的形成了上卢特有的馄饨排挡。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6ec1d38e491abde408df78baa403912b.jpg

▲上卢馄饨排挡

上卢馄饨之所以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有名气不仅仅靠的是集市人多这个优势,最重要的还是独具特色的美味!

那上卢的馄饨到底具有哪些特色,首先上卢馄饨的选料很讲究,肉选用猪前腿与头之间的五花肉。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a5ca8b7bfa5985c0d0836a84ef0b4ad8.jpg

▲馄饨选用的五花肉

五花肉精多肥少,软硬适中。这样调制出来的馄饨馅料才会又松又软,而且非常鲜嫩!肉馅中必须添加姜末和胡椒,以增加香味。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1e8572315e377d4582e308694b39b72b.jpg

▲手工剁碎五花肉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肉必须是要用刀一下一下剁出来才能够细,够松软,绝对不可以是机器绞出来这么简单!

其次馄饨的皮也是相当的讲究,单纯使用面粉的皮绝对是给不了这么有韧性Q弹的口感的,面粉中估计是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红薯粉才会使得面皮又薄又Q弹!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acae682de8c1449847d1cf0fbb9567fd.jpg

▲包好的馄饨整齐的被摆放在抽屉里

再是用手工亲自擀出来的面皮,显得足够韧性,咬上去十分劲道。包馄饨时则要注意用肉签把肉馅刮到皮子上时,一定要将肉馅像画弧形一样均匀地刮在整张皮子上,否则肉馅就会煮不透,影响口感。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cc6125612bd786abbbff6a057f35e56.jpg

▲抽屉上满满都是岁月的痕迹

因为有这么讲究的馄饨包法才使得馄饨既不会因为肉太多包不紧实而散掉,又不会因为包的太紧而使得馅料太实失去了该有的口感!

紧接着还有上卢馄饨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喜欢吃肉多一点的馄饨,而有的人又不喜欢馄饨肉太多,反正众口难调,怎么办呢!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472b00245f12b29f9c937a6ef245aef7.jpg

▲大、中、小三种规格

当然有需求就有供给,上卢馄饨从小到大3种规格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不过小编当然是喜欢肉越多越好咯!

如今馄饨不再单独的拿来售卖,而常和其他饼类相佐就餐,如上卢麦角配上卢馄饨,南马肉饼配上卢馄饨,防军火灶饼配上卢馄饨,东阳烤豆腐配上卢馄饨等。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ce0f937f1f0c41475be4e69bfb6b1a83.jpg

▲东阳烤豆腐配上卢馄饨

如此多的套餐服务简直了,能不好吃吗!要知道其实这些配餐也全都是东阳地区非常有名的美食小吃!

其实主料和配料都十分简单,取之方便,配制也不难。那为什么单单上卢的馄饨与众不同呢?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8f281e1b292f0928d5715180154a005b.jpg

▲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烧制才是真的有讲究,上卢馄饨采用专门的烧馄饨锅台,这个锅台一看表面的成色就可以知道年数已久。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4f240dcaf791c6e0e2c8622c69473a18.jpg

▲古老的馄饨担子

它从一开始就存在了,并且伴随着一代代的馄饨制作人传承下来,沿用至今,这个古老的馄饨担只有在上卢才见得到哦!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97241d56d6940a032aa7f8977fe0fcb.jpg

▲旺盛炉火

每家小吃摊用的都是老式带抽屉的馄饨担,灶膛里的是出自岭北和罗山一带山区松柴爿(pán指经过截断、劈开的木头)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56aa71ac6c36007d80aaa71237b8218f.jpg

▲快要烧尽的松木

因为松木最耐烧又有油汁,燃起的火苗更大更旺,能使炉膛内火光通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热量全部释放,使得锅中的开水不停上下沸腾,以达到馄饨速熟之功效!东阳有句土话:“千柴万柴不及松柴。”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锅里煮开的水中央漂浮着不大不小的木盖子,很多人就会奇怪为什么煮馄饨的锅里有个不大不小的木锅盖子刚刚好与锅壁只隔了一圈水。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ca7f1eee8d14ad8ec1e4c3d8cf842f5.jpg

▲漂浮锅中央的木盖

这边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木盖不仅能使馄饨全部浸入开水当中让馄饨受热均匀,而且可以防止馄饨在煮的过程中翻滚过度而开花(馄饨皮肉分离)有效的保持馄饨的整体形状。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c938db2f51c2bef755e769ebdc455078.jpg

▲馄饨盛起的样子

看所有的馄饨出锅都有着完美的形状,不得不佩服以前人的智慧,当然这也是多年经历累积出来的经验!馄饨下水,烈火旺烧,浮起锅盖,捞出馄饨,盛入放好配料的碗里,一碗美味就可以享用了。当然,你如果要想味道再好一点,可以加点油渣(当地人叫猪油壳)和辣椒粉。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32b8f3fa2f7fe6fe6560b376a903d786.jpg

▲上卢进村口

“上卢馄饨必须得在上卢吃”,其中是有原因的,馄饨皮薄熟了之后需要尽快吃掉,不然就会失去了馄饨应该有的味道!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在集市里吃馄饨的那种氛围是餐馆里不能比的。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c05c3a8c42fb4c4c43181c30cc3574e8.jpg

▲热闹的馄饨排挡

       吃完馄饨随便的在附近散一下步,时不时的就可以走进上卢的农家小院,感受一下古朴的民风建筑,感叹一下东阳木雕技术的博大精深!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32f3c37ab3a7087e74fe83c3194df291.jpg
▲上卢的农家小院

       历史悠久的上卢馄饨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这就是东阳上卢的馄饨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