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修改版

(2014-08-03 10:38:39)
分类: 课题研究

 

雨中漫步老师:麻烦您再看看,前段时间有事,上传的太晚了。

立项号

2013XKT-XXYW130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

负责人

尤苗

工作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2112483730

完成时间

20145

成果主件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活动图片、教育案例、调研报告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

开题

中期

结题报告

 

 

 

 

 

2

《蓬蓬头教授的万灵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最强大的勇士》

《母亲节的惊喜》《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等课堂朗读实录

课堂实录

 

 

 

3

家长关于学生阅读的看法

随笔

 

 

 

 

4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问卷调查

 

 

 

5

绘本,一个缤纷的小世界

论文

讲座

 

 

 

 

6

《我为你笨拙的爱而感动》

随笔

 

 

 

 

7

学生写话

随笔

 

 

 

 

8

《每天都是星期三》绘本综合实践

照片

 

 

 

9

《自己种种看》综合实践

照片

 

 

 

结题报告关键词

绘本阅读、背景、依据、目标、方法、过程与步骤、结果与成效

结题报告摘要

    课题结题报告的中心是关于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探讨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实践基础及研究意义;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四、研究结果与成效;五、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

    背景:《阅读:新一代的知识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开始越有利。这段话从我们的教学经验可以得到印证,那些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阅读面广,阅读量大,对于学习过程总是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然而现阶段,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热爱电子产品而将书籍束之高阁。如今,手捧IPHONEIPAD的学生屡见不鲜,QQ、微信、网游是学生喜爱的休闲活动,刺激、新鲜而又浅显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越来越淡漠于书籍的阅读,越来越厌烦于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2.学生阅读书籍的种类漫画玄幻多文学名著少。通过观察研究,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喜爱阅读的书籍总是与最流行的动画片或是网络游戏相关,例如《植物大战僵尸》《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而高年级学生喜爱阅读的书籍则是玄幻武侠和漫画,例如《斗罗大陆》《阿衰》《豌豆》等,这些书虽然整体是以“真、善、美”为基调,但是要么情节庸俗、要么语言怪诞,多看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3.教师家长关注应试教育而忽略阅读素养的培养。由于现在小升初的压力,教师和家长也很无奈,总是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报各种各样的的补习班,轻视了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根本没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内外阅读,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这样的见解: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能回避分数,不可能回避考试,更不可能回避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因此,我们除了日常教学,更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界定: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习惯越早培养越好。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识字量小,绘本便是培养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阅读材料。

    绘本,也叫图画书,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它通常被规定在32页或40页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与文字结合在一起,把一个故事讲得清楚又好看。此外,许多经典的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左右两页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剧情。这种表现形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性思维特点,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 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需要老师重视和引导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识水平较低,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因此,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品味必须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而绘本的题材相当丰富,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也有关于勇敢精神、生命尊严、以及自然环境等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各个方面。如果低年级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从对图像的感知展开想象与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召唤相关的思维来响应图像的信息,阅读就能由外而内,发展成为心智的活动,并能将具体地图像转化为特定的意象,理解作者传递的思想,掌握主旨和意义。”通过这样反复、有效的阅读训练,低年级儿童便能逐渐被培养出具有抽象思维和观念的高层次阅读能力。基于此,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要以绘本为载体,想方设法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和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薛瑞萍曾说过:“比起其它艺术形式,图画书(绘本)更能帮助孩子亲近阅读、亲近母语。我们不仅不该把图画书和文字对立起来,而且不能把图画书看做越早超越越好的过渡阶段。重要的是孩子由中获得的幸福感,由中获得的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其次还有对于图书、对于阅读的亲切感。”可见绘本教学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使学生明白阅读的趣味,对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敏感之心,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不管是当代教育家的研究体会还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都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只有探究合理有效的绘本阅读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使学生在“悦”读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谈话、观察、调查问卷的方式,根据学生特点,推荐内容合适的绘本给孩子。

    2.读图时代,探索绘本与其他带图的书本质的区别,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3.通过各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孩子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  

4通过课题的研究,在低段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氛围,打造书香班级。 

   (二)研究内容

    1.了解其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和家庭亲子阅读状况,弄清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读物选择、阅读氛围方面的特点。

    2.分析本班学生读物选择的特点,成因,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为学生推荐合适的绘本,并在课堂中进行绘本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品味。

    3.优秀绘本的选择,为学生和家长推荐优秀绘本。

    4.每周在课内进行一次绘本阅读欣赏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绘本阅读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阅读彭懿所著《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了解优秀绘本的特点,加深对所持绘本的解读;阅读薛瑞萍所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了解其绘本指导的案例,与实际相结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调查研究法。在问卷调查,班级群讨论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从而因势利导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绘本进行阅读指导。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绘本阅读指导方法、策略,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绘本阅读框架与思路。

   (四)研究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35月至20139月),搜集相关的资料,初步把握课题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做好课题的设计申报工作。

    2.研究阶段(20139月至20144月),根据课题的设计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与研究,总结、积累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不断完善整个研究的内涵及体系,并对此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为了课题能够顺利有限地开展,我在20139月对本班51名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本班百分之九十的家长能够重视学生的阅读。但是近百分之五十的家庭亲子共读时光不多,只是停留在口头说教,不能时时引导,因此学生的阅读习惯并未养成。

   2)学生以及家长对于“绘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不明了。有的家长甚至将漫画书和绘本等同。

   3)只是注重于绘本中故事的体会而不去欣赏图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引起家长的重视,我在201310月末的家长会中特地讲解了绘本的重要性,并在201311月至20145月间,将每周五第一节课作为绘本欣赏课,全班共读一本书。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不仅仅对绘本文字进行品味,还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欣赏,阅读兴趣浓厚。同时,结合绘本内容,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本班在201311月和20143月围绕着绘本教学开展过集体捏彩泥和种植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每逢午休结束,学生便坐在教室中静静看书,阅读氛围浓厚。

    3.总结阶段(20144月至20145月),反思、总结整个研究过程,整体建构研究的成果框架,形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并申请和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效果:

   (一)学生方面

    1.阅读品味有所提高。过去常见学生拿着《植物大战僵尸》等读物,现在,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常常三五一群翻阅着《爷爷一定有办法》,《每天都是星期三》,《石头汤》等绘本,对于其中有趣的图案指指点点。

    2.阅读理解有所加深。例如,在共同赏析了《猫》后,学生王顺浩说小猫之所以变得勇敢是因为爱的力量,郭佳蓉对其中的以红黑为主的色调谈出了“那给人一种刀山火海的可怕的感觉”;在共同赏析了《爷爷一定有办法》后,学生联系实际上谈自己的亲人,从中体会到亲人朴实的行为则是对自己最真挚的爱。

   (二)教师方面

    1.思维方式有所改变。在给学生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我本人也深受感染和熏陶,并从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例如绘本《安的种子》中安种莲花的故事,语言清雅淡然,所配插图祥和宁静。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人是要有所追求,但不能急功近利,要安于等待,梦想便会不期而遇。就像自己的学生,他们就是一颗颗种子,做为教师,要做的唯有尊重、爱护、等待。

    2.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一是在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后,我逐渐明白绘本阅读并非一般课文教学,应注重图文结合,同时启发学生想象,而且阅读时不仅仅要注意正文阅读,还要注意封面、环衬、扉页和封底的阅读;二是在研究过程以及与家长的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小课题的研究层次。

    3.研究兴趣更加浓厚。每周五第一节课是本班的绘本阅读课,在学生畅谈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悟时,我会及时在本子上记录,课下尽量抽时间在博客中上传课堂实录,与家长分享精彩瞬间。在20143月,我在碑林区教材培训中以《绘本、一个缤纷的小世界》为题进行了讲座,分享了自己在绘本研究中的感受。在学生、家长、同行的鼓励下,我的研究之路将继续进行。

  (三)初步形成的绘本阅读步骤:

    1.读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佩里.诺德曼与梅维丝.雷默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得开门见山:“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封面是影响读者期待的最重要的因素。封面或护封上的图画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在阅读前让孩子欣赏绘本封面,并认识作者、译者、主人公等都有助于孩子对绘本的理解。例如《大嗓门妈妈》的封面上有一幅一只大企鹅拉着一只挣扎着的小企鹅的的画面,学生看到这幅画面后就会想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又是一只怎样的企鹅妈妈呢?由封面中的图画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

   2.读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因其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所以叫“环衬”。很多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疯狂的猫咪》环衬是蜡笔画的猫和狮子,提示着二者戏剧性的关系;《菲菲生气了》中的环衬是象征愤怒情绪的红色,因为故事里的菲菲一生气,就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我爸爸》《我妈妈》中环衬的图案分别是爸爸、妈妈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3.读正文。每一本绘本语言或者活泼有趣,或者温馨感人,而所配图画是与文风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正文时,我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融入到故事中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欣赏图画,使学生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欣赏《蓬蓬头教授的万灵药》时,当教授的助手恩佐偷了教授的万灵药并进行试验后我不急于翻过画页让学生看结果,而是让学生先猜,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后,我翻过画页,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并对戏剧性的结果哈哈大笑,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颇具匠心;在阅读《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群小猪向麦克尼尔太太告状的画面,并请他们回忆自己告状的情景,整个课堂亲切而温情;在《遇见圣诞熊》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小熊妹妹所写的超长的圣诞礼物清单;《大卫,不可以》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大卫所看到的天上的云的形态体会大卫思绪的纷飞……每一节课,学生都是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上天入地。

   4.读封底。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的想象留下了空间。许多封底的画面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如《大嗓门妈妈》中,妈妈与儿子相依回家的场景与封面妈妈拉扯儿子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的具体成果,分别以结题报告、课题论文、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活动纪要、调查问卷总结等主件和附件的形式展现。详见博客内容。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可以说本班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绘本阅读兴趣,并能在丰富的图画和温润的文字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绘本内容选择较单一。我在选择绘本内容时,人文关怀和儿童情绪管理方面较多,然而自然科学较少。

    2.课内影响大,而课外影响小。在每周一次的绘本交流课上,学生参与程度高,参与人数多,阅读兴趣浓厚。然而在课外,仍有部分学生不能主动看书,不能被书籍中的情节所吸引。因此,对于绘本阅读,除了每周一次的课堂引领,更要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互相推荐,互相讲述。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3.实施绘本阅读策略研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爱上阅读,而不仅仅是爱上绘本阅读,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我们任重而道远。因此,绘本阅读应与其它各种类型的阅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薛瑞萍《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

2.     彭懿《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3.     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4.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5.     《语文课程标准》

6.     《阅读:新一代的知识革命》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尤苗

34

小学语文一级

教师

组长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审查意见

 

(指导专家签章)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章)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